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鄧穎超身負重任,憑窗遐想。

  伴隨著鋼琴聲進入毛澤東書信的聲音:“慶齡先生:全國革命勝利在即……”

  02

  121.上海宋慶齡寓所

  毛澤東的信:……建設大計,亟待商籌,特派鄧穎超同志趨前致候,專誠歡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駕蒞平,以便就近請教,至祈,勿卻為盼!”

  鄧穎超在給宋慶齡看信。

  宋慶齡:“我由衷地祝賀你們的勝利,請轉告毛主席,北平我不想去。”

  鄧穎超:“為什麼?”

  宋慶齡站起身來,目光里泛起久蘊的悒鬱:“北平是我的傷心之地,我怕到那裡去。”

  牆上,孫中山的照片。

  122.北平香山碧雲寺孫中山衣冠冢殿

  白色大理石棺槨,上面仰臥著孫中山的雕像,雕像和棺槨上面落了一層灰塵。

  毛澤東在孫中山的石臥像前久久肅立,沉思。

  寺內傳來木魚聲聲。

  房樑上,棲息的燕子,撲蔌蔌飛了起來,一塊糞便落在雕像上。

  毛澤東從口袋裡掏出手絹,遞給閻長林。

  毛澤東:“去擦乾淨。”

  閻長林接過手絹,前去擦拭。

  門響,周恩來悄然走進來。

  毛澤東:“恩來,孫夫人不願再踏上北平的土地,我們要理解她呀。”

  周恩來:“是啊,孫中山抱病北上,病逝在北平,宋慶齡一直在陪同。”

  毛澤東:“當年她才三十二歲,創巨痛深哪!那些打著孫先生旗號,而行反對之實的人,更傷透了她的心……”

  周恩來:“我告訴小超,要耐心等待。”

  毛澤東:“政協大會,要掛中山先生的畫像。”

  周恩來:“在主席台上嗎?”

  毛澤東:“對!中山先生百折不撓推翻了封建帝制,開創了中國民主共和的新紀元,是我們民族的一面旗幟。這面旗幟我們要抓住不放,就是我們死了,還要傳給我們的兒子、孫子。”

  123.孫中山衣冠冢殿外

  李銀橋帶著警衛人員持槍站崗放哨。

  側殿裡那個額頭長有痣的老尼姑在敲木魚誦經。

  03

  124.美國華盛頓白宮

  字幕:1949年7月2日華盛頓白宮

  國務卿艾奇遜來請示總統杜魯門。

  艾奇遜:“司徒雷登在南京來電,中共最高當局已經同意與他在北平會談。他希望國務院批准他去北平,此行將有利於美國與中共的互相諒解。”

  杜魯門:“國務院怎麼看?”

  艾奇遜:“眾說不一。”

  杜魯門:“你怎麼看?”

  艾奇遜:“我,不知道應不應該讓司徒雷登去,請總統定吧。”

  杜魯門:“我在內閣會議上說過,我們不跟共產黨政權打任何交道。”

  艾奇遜:“司徒雷登就不與中共見面了?”

  杜魯門:“不要見了。”

  艾奇遜:“中共就要掌握整個中國的局勢,我們不該放棄這個機會。”

  杜魯門:“放心吧,中共解決不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總有一天,他們會跪下來求我們。”

  艾奇遜:“總統在講一個預言嗎?”

  杜魯門:“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艾奇遜:“中共正在籌備政治協商會議,準備成立一個聯合政府。”

  杜魯門:“聯合政府?我們美國絕不承認。”

  125.蘇聯·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紅場

  126.克里姆林宮內

  字幕:1949年7月11日蘇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室

  史達林、莫洛托夫、馬林科夫、貝利亞、米高揚等出席。

  劉少奇、王稼祥、高崗、師哲等中共代表團成員出席。

  史達林叼著菸斗略帶歉意地:“……少奇同志,由於我們對於你們的情況不了解,出過一些錯誤的主意,是不是妨礙過你們呢?”

  劉少奇謹慎地:“沒有。”

  史達林:“在你們渡江時,我們擔心美國插手。但是你們在毛澤東的指揮下,把握了局勢,打得很好。”

  劉少奇:“現在我們推翻國民黨,沒有人說我們不對。”

  史達林:“勝利者是不受審判的。”

  劉少奇:“現在我們集中力量解放華南各省。”

  史達林:“打算什麼時間成立中央政府?”

  劉少奇:“初步定在1950年1月。”

  史達林思索片刻:“為什麼那麼晚?國民黨政權實際上已不復存在了,你們具備掌握政權的一切條件。千萬不要錯過時機,要警惕帝國主義利用所謂無政府狀態,出兵干涉。”

  04

  127.北平中南海菊香書屋

  毛澤東:“……史達林的意見很有道理,中央政府應當儘快成立,提前三個月,10月1日怎麼樣?”

  周恩來:“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工作,要加快步伐。”

  毛澤東:“小超同志那裡有消息沒有?”

  周恩來搖了搖頭:“沒有。她陪孫夫人在上海參加了幾次市委組織的活動,但沒有說定什麼時間北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