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十九章 人禍天災

  8月11日,當中美兩國最後一批戰俘交換儀式完畢後,美國並沒有履行它的承諾立即從東三省撤軍,對此無賴行徑中國方面早已有心理準備,根據以往的慣例美國人不被打疼了是不會輕易退出戰爭的,更何況新當選的美國總統威爾遜又是政壇上著名的鷹派人物。不過,就在中國積極鞏固收復的失地,積蓄力量準備再一次與美軍在戰場上一較高下的時候,“天使之淚”流感病毒也出現在了中國的大地上。

  可怕的病疫好像幽靈一樣,從地獄深處冒了出來,不論是中國內地,還是侵華聯軍控制的沿海城市,都發現了“天使之淚”的蹤影。由於當時人們還沒有認識到“天使之淚”流感病毒具有潛伏期長,反覆發作的特點,許多患者病癒後經過觀察認為沒有問題被放出了隔離區,這導致病毒在更大範圍被散播,不久便爆發了大規模的疫病流行。一開始人們還像救火隊一樣,哪裡出現疫病災情就將那裡設為隔離區。被設置的隔離區從一棟樓,擴大到整條街道,又從整條街道擴大到整個區,後來不得不將整個城市設為隔離區,就是這樣還是控制不住疫病的流傳,最後絕望的人們只好將未被感染流感的人群進行隔離,就是這樣疫病還是像個無所不在的幽靈四處流竄,當人們終於發現無形的罪魁禍首是那些已經痊癒了的病體攜帶者時,“天使之淚”流感病毒已經掃遍了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鄉村。

  戰後據官方統計,在這場駭人的疫病大流行中,中國大陸死於“天使之淚”流感病毒者高達2600多萬人,居世界各國之首,造成如此大規模死亡的原因除了某些人自身生理免疫力差的原因外,還與長期戰爭圍困所造成的人們普遍營養不良有直接的關係。

  在飽受戰爭蹂躪的中國大地上,缺少衛生的飲水和足夠的糧食是一種普遍現象,國家考慮到戰爭的殘酷性和長期性對各類戰略物資和生活物資實行戰時配給制度。從事軍工生產的工人每天還能保證最低限度的口糧供給,而一般的成年市民每周只能領取2公斤糧食,不足的部分就要靠自己想辦法了,至於農村地區則連這點可憐的糧食配給都享受不到。而為了支援前線的將士們奮勇殺敵,後方的廣大群眾還不得不勒緊褲腰帶,儘可能的省出僅有的口糧支持戰爭。所以當已經被飢餓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人們,又遭遇到恐怖的流感病毒襲擊時,生命中那根脆弱的弦終於承受不住超負荷的重壓,被崩斷了……

  在這場人禍天災的打擊中,痛不欲生的人們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父母、子女、愛人、戰友一個個在自己懷中慢慢死去,永遠閉上了雙眼,那種撕心的疼痛和悲哀成為他們終生的噩夢,在有生之年始終縈繞在心底,揮之不去。

  “天使之淚”的橫行肆虐,迫使人們不得不在時停止一切戰爭活動,全力以赴投入到這場抗擊死亡疫病的運動中。國際紅十字會排除千難萬險組織了龐大的醫療救援隊趕赴中國疫病重災區,協助中國同行分析病毒變異,研製控制疫苗,爭取挽救更多的生命。在這場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賽跑的競爭中,國際組織對中國的援助是巨大的。在國際紅十字會的幫助下,世界各地的人們通過隨行記者的電視鏡頭,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中國人民在戰爭和病魔雙重折磨下的苦難與悲痛,廣大海外華人和同情中國的國際友人紛紛捐錢捐物,購買大批救援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中國。迫於國際社會的強大輿論壓力,美國和日本不得不開放對中國海岸線的封鎖,開闢了幾條綠色通道,讓國際捐助的救援物資可以通過占領區直接運送到中國內陸各個省份。不過為了防止武器和戰略物資輸入中國,侵華聯軍堅持要對所有的物資進行監督檢查,而且規定只能通過陸地運輸,不能使用飛行工具,這種強橫的刁難行為大大延緩了物資的運送速度和數量,直到戰爭結束,還有大批國際社會捐助的物資尚未被運送到各個重災區。

  10月1日,國慶節,中國國家主席程光發表了電視講話,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共渡難關,爭取最後的戰爭勝利。但有些城市和地區卻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戰遊行,遊行的群眾打出“反戰爭,反飢餓”的標語口號,並與警察和武警部隊發生了流血衝突,大批參與遊行的人被逮捕,後來都被以煽動叛亂罪處決。

  10月23日,中國軍方碩果僅存的元老俞飛,因感染流感病毒去世,臨終前他向中央和軍委提交了自己的最後一份軍事分析報告,這份報告只有五個字——提防北極熊!

  第二十章 莫斯科之夜

  沉沉的暮色中,一架豪華專機穩穩降落在莫斯科郊外空軍基地,經過衛生防疫部隊嚴密的消毒和安全檢查後,機上的美國貴賓才被允許踏上俄羅斯的領土,在俄羅斯外長伊萬諾夫的陪同下,美國副總統威廉士直接驅車前往克林姆林宮,會見正在那裡等候的俄總統梅金及其內閣主要成員。

  雙方經過儀式性的互致寒暄問候之後,就立刻切入了主題,美國副總統威廉士直截了當地說:“總統閣下,我們需要您的幫助,來立即結束這場戰爭,血已經流得夠多了,我們現在的共同敵人是‘天使之淚’,如果戰爭再繼續下去,人類將面臨自我毀滅的命運。”

  見威廉士如此坦白地攤出自己的底牌,梅金也毫不客氣地說:“我完全同意您的觀點,戰爭是應當立即結束了。不過貴國打算如何結束這場戰爭,俄羅斯又能得到那些利益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