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3頁
丁俊傑的視線所及,鰲拜身先士卒的率領著大軍殺來。身後的蒙古騎兵射擊的同時,北伐軍的那些使用超遠射程火銃的射手們也早已開始了對他們的射擊。別人不提,光是鰲拜就能輕而易舉的感受到,起碼有不下五支火銃始終瞄準著他,但卻沒有一發子彈能夠命中的。
不可否認,這是莫大的運氣。鰲拜在御營就已經得到消息,說是這等火銃不光是射程超遠,命中率也尤為驚人。此刻能夠有此好運,鰲拜也立刻將其看作是順治的洪福齊天以及滿清的氣運所致,胸中的信心也更是加強了幾分。
這場戰事到了現在這個局面,武衛右軍的突然崩潰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不過當他率領騎兵趕來,青年近衛師也沒有繼續追擊,而是變幻做了防禦陣型。這樣一來,武衛右軍就可以緩上一口氣來,等待拱衛軍抵達後重新鞏固住這片戰線。
清軍的決勝關鍵在左翼,北伐軍的同樣是如此,但是一個南向,一個北向,雙方的左翼就分處於兩個不同的方位。
鰲拜很清楚,他現在來援,為的就是堵住缺口,同時儘可能的對當面北伐軍造成更大的殺傷,甚至是將其擊破,以便給予左翼的禁衛軍以更加充足的時間來擊破那邊的敵人。此時此刻,騎兵呼嘯而來,距離方陣已是越來越近。下一刻,打馬轉彎,扭腰勁射,或許不需要幾輪就可以破開缺口——誰讓這支青年近衛師沒有長矛手呢。
大隊的騎兵奔涌而來,丁俊傑已然注意到了遠處帶頭的那個清軍大帥,他的甲冑與其他清軍相比,更加華麗,看上去也更加堅固。然則如何將其射殺,對他來說卻也並非是心中所想,此間地面上傳來的震動越來越大,大到了他的腦海中已經只剩下了對於開槍射擊命令的渴求。
「第一排,射擊!」
清軍騎兵的先鋒已入五十步的範圍,命令下達,方陣的第一排登時便是一陣砰砰作響。硝煙瀰漫,遠處亦是多有清軍騎兵被當場射殺、射傷,亦或是戰馬中槍倒地,登時便是一片人仰馬翻。
距離還比較遠,命中已算是有限,起碼鰲拜也僅僅是頭盔的頂端中槍,連帶著將系在下巴處的繩子崩斷,以至於頭盔掉落了下去,露出了鰲拜光禿禿,僅僅是腦後一條金錢鼠尾的腦袋出來。
久經戰陣,這樣的場面見過實在太多,不過這支江浙明軍全然不似其他明軍那般只要請軍稍微挑逗便會忙不急的放槍射擊,唯恐被清軍湊到近前。能有這樣的沉穩,實屬精銳,鰲拜不敢托大,亦是將身子下伏,將上半身保護在馬首和馬頸的後面。
轉瞬之後,清軍的騎隊已到近前,大隊的騎兵轉向勁射硝煙背後的青年近衛師方陣。憑藉著記憶,這些遊牧騎兵堅信著他們一定能夠射殺對手,然則沒等他們開始射擊,方陣的新一輪的射擊卻先一步展開。
「第二排,射擊!」
清軍騎兵距離方陣已經不足二十米的距離,這個距離向目標更大的騎兵射擊,哪怕僅僅是依稀的能夠從硝煙中看到模糊的身影,也完全是足夠的了。
又是一輪射擊,又是一輪的人仰馬翻,這一次比之上次,清軍的傷亡多上了幾倍之多,就連鰲拜的幾個親兵也紛紛被射殺在了當場。
這支江浙明軍根據情報顯示俱是由新兵組成,可是戰鬥至今表現出來的戰鬥能力卻已經突破了他的認知。至少在他印象中,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一支軍隊,哪怕是渾河之畔的那支戚家軍只怕也完全並非是他們的對手。
如此強悍的戰力,實在過於恐怖,但也更加加深了鰲拜對於將其殲滅的決心。然而沒等鰲拜將這份心思付之於行動,隨著方陣第三排的射擊響起,更大的傷亡襲來,尤其是當鰲拜胯下的良駒在一聲哀鳴過後便重重的倒在了地上,也直接打斷了這支清軍的進攻步伐。
第一百三十八章 逆轉未來(八)
第一排的火銃手完成射擊,蹲在地上,銃劍斜指,哪怕是火銃的長度遠遠無法和長矛相比,那片鋒銳的叢林所攝出的點點寒芒也足以對清軍的輕騎構成足夠的威懾力。
方陣的第一排如此,第二排亦是如此,他們構成了一道拒馬陣,這就形成了一道阻止清軍騎兵沖入陣中的屏蔽。但是隨著距離越來越近,第三排的射擊響起,對清軍的騎兵的殺傷也更為巨大起來。
當第三排的一根又一根火銃從第二排的士卒之間探出,硝煙漫捲,不遠處的清軍騎隊正開始轉彎勁射,便是成批成批的應聲而倒。
胯下的漠北良駒陡然一震,自胸腔中發出的哀鳴顫動著鰲拜的心弦。交戰之時,戰馬被當場擊斃的從未少見,鰲拜久經戰陣,對此心知肚明。此刻一旦感受到胯下戰馬受創,鰲拜便毫不猶豫的棄馬,腳蹬手推,身體騰空而起,隨即在落地的瞬間便是一個打滾卸去了墜落的力道。
鰲拜的動作一氣呵成,雖說是多年不曾在戰場上與人速死相搏,但經驗上還是足夠的,眼看著戰馬的四蹄打了幾晃,便再也支持不下去,重重的倒在地上,鰲拜也是不由得長舒了口氣,至少避免了被戰馬壓在屍身之下而不能自拔的窘困可能。
此時此刻,清軍的騎隊遭逢重創,攻勢為之一頓。所幸硝煙遮蔽視線,還不至被那些持線膛槍的獵兵狙擊。可是正帶著鰲拜找尋戰馬的功夫,落馬的後遺症出現,從第一聲「瓜爾佳大人死了」開始,主帥「陣亡」,各部落的台吉們有的想要繼續進攻,有的則想著保存實力,這支漠南蒙古各盟旗支援的騎隊登時便是一陣大亂。
不可否認,這是莫大的運氣。鰲拜在御營就已經得到消息,說是這等火銃不光是射程超遠,命中率也尤為驚人。此刻能夠有此好運,鰲拜也立刻將其看作是順治的洪福齊天以及滿清的氣運所致,胸中的信心也更是加強了幾分。
這場戰事到了現在這個局面,武衛右軍的突然崩潰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不過當他率領騎兵趕來,青年近衛師也沒有繼續追擊,而是變幻做了防禦陣型。這樣一來,武衛右軍就可以緩上一口氣來,等待拱衛軍抵達後重新鞏固住這片戰線。
清軍的決勝關鍵在左翼,北伐軍的同樣是如此,但是一個南向,一個北向,雙方的左翼就分處於兩個不同的方位。
鰲拜很清楚,他現在來援,為的就是堵住缺口,同時儘可能的對當面北伐軍造成更大的殺傷,甚至是將其擊破,以便給予左翼的禁衛軍以更加充足的時間來擊破那邊的敵人。此時此刻,騎兵呼嘯而來,距離方陣已是越來越近。下一刻,打馬轉彎,扭腰勁射,或許不需要幾輪就可以破開缺口——誰讓這支青年近衛師沒有長矛手呢。
大隊的騎兵奔涌而來,丁俊傑已然注意到了遠處帶頭的那個清軍大帥,他的甲冑與其他清軍相比,更加華麗,看上去也更加堅固。然則如何將其射殺,對他來說卻也並非是心中所想,此間地面上傳來的震動越來越大,大到了他的腦海中已經只剩下了對於開槍射擊命令的渴求。
「第一排,射擊!」
清軍騎兵的先鋒已入五十步的範圍,命令下達,方陣的第一排登時便是一陣砰砰作響。硝煙瀰漫,遠處亦是多有清軍騎兵被當場射殺、射傷,亦或是戰馬中槍倒地,登時便是一片人仰馬翻。
距離還比較遠,命中已算是有限,起碼鰲拜也僅僅是頭盔的頂端中槍,連帶著將系在下巴處的繩子崩斷,以至於頭盔掉落了下去,露出了鰲拜光禿禿,僅僅是腦後一條金錢鼠尾的腦袋出來。
久經戰陣,這樣的場面見過實在太多,不過這支江浙明軍全然不似其他明軍那般只要請軍稍微挑逗便會忙不急的放槍射擊,唯恐被清軍湊到近前。能有這樣的沉穩,實屬精銳,鰲拜不敢托大,亦是將身子下伏,將上半身保護在馬首和馬頸的後面。
轉瞬之後,清軍的騎隊已到近前,大隊的騎兵轉向勁射硝煙背後的青年近衛師方陣。憑藉著記憶,這些遊牧騎兵堅信著他們一定能夠射殺對手,然則沒等他們開始射擊,方陣的新一輪的射擊卻先一步展開。
「第二排,射擊!」
清軍騎兵距離方陣已經不足二十米的距離,這個距離向目標更大的騎兵射擊,哪怕僅僅是依稀的能夠從硝煙中看到模糊的身影,也完全是足夠的了。
又是一輪射擊,又是一輪的人仰馬翻,這一次比之上次,清軍的傷亡多上了幾倍之多,就連鰲拜的幾個親兵也紛紛被射殺在了當場。
這支江浙明軍根據情報顯示俱是由新兵組成,可是戰鬥至今表現出來的戰鬥能力卻已經突破了他的認知。至少在他印象中,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一支軍隊,哪怕是渾河之畔的那支戚家軍只怕也完全並非是他們的對手。
如此強悍的戰力,實在過於恐怖,但也更加加深了鰲拜對於將其殲滅的決心。然而沒等鰲拜將這份心思付之於行動,隨著方陣第三排的射擊響起,更大的傷亡襲來,尤其是當鰲拜胯下的良駒在一聲哀鳴過後便重重的倒在了地上,也直接打斷了這支清軍的進攻步伐。
第一百三十八章 逆轉未來(八)
第一排的火銃手完成射擊,蹲在地上,銃劍斜指,哪怕是火銃的長度遠遠無法和長矛相比,那片鋒銳的叢林所攝出的點點寒芒也足以對清軍的輕騎構成足夠的威懾力。
方陣的第一排如此,第二排亦是如此,他們構成了一道拒馬陣,這就形成了一道阻止清軍騎兵沖入陣中的屏蔽。但是隨著距離越來越近,第三排的射擊響起,對清軍的騎兵的殺傷也更為巨大起來。
當第三排的一根又一根火銃從第二排的士卒之間探出,硝煙漫捲,不遠處的清軍騎隊正開始轉彎勁射,便是成批成批的應聲而倒。
胯下的漠北良駒陡然一震,自胸腔中發出的哀鳴顫動著鰲拜的心弦。交戰之時,戰馬被當場擊斃的從未少見,鰲拜久經戰陣,對此心知肚明。此刻一旦感受到胯下戰馬受創,鰲拜便毫不猶豫的棄馬,腳蹬手推,身體騰空而起,隨即在落地的瞬間便是一個打滾卸去了墜落的力道。
鰲拜的動作一氣呵成,雖說是多年不曾在戰場上與人速死相搏,但經驗上還是足夠的,眼看著戰馬的四蹄打了幾晃,便再也支持不下去,重重的倒在地上,鰲拜也是不由得長舒了口氣,至少避免了被戰馬壓在屍身之下而不能自拔的窘困可能。
此時此刻,清軍的騎隊遭逢重創,攻勢為之一頓。所幸硝煙遮蔽視線,還不至被那些持線膛槍的獵兵狙擊。可是正帶著鰲拜找尋戰馬的功夫,落馬的後遺症出現,從第一聲「瓜爾佳大人死了」開始,主帥「陣亡」,各部落的台吉們有的想要繼續進攻,有的則想著保存實力,這支漠南蒙古各盟旗支援的騎隊登時便是一陣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