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詡將趙煦的病情看在眼裡心裡泛起一陣的糾結。一方面渴望歷史照著原來的面貌發展,趙煦駕崩趙佶繼位,一方面見眼前的帝王如此勤政。又器重自己,心頭很有些不是滋味。

  “王卿。今日不講經,給朕講講你在西北經歷。朕很想聽!”趙煦剛一坐上龍椅,便指著王詡說道,臉上露出期待的神色。

  皇帝要求臨時改變題目,那就變吧,王詡心想著,便立刻將自己在西北說做的一切,所經歷的一切,當然包括幾次驚心動魄的戰爭盡數講給了趙煦,雖說之前給趙佶講了一遍,但這次講給趙煦聽王詡更加側重於內政而不是戰爭,因為趙煦本來就是全力支持新黨,力圖開邊,所以讓他聽一聽感受一下西北的民情疾苦會更好,而趙佶剛剛成年,很多事不懂也還不能體會,需要激發他的鬥志。

  君臣二人你問我答,趙煦聽得如痴如醉,恍若親歷了王詡的西北之行一般。

  “王卿真乃社稷之能臣也!若非是資歷受限!言官勸阻,朕定要授你宰執之職!”趙煦聽得激昂,忍不住大加讚賞起來。

  因為情緒激動,趙煦再次大聲咳嗽起來,內侍端著茶水上前,趁著機會趕緊勸道,“陛下講經時間已經過了很久了,若再不讓王說書出宮,恐怕就要關宮門了。”

  趙煦穩定了情緒,“王卿,今日時辰不早,你先且退下吧,後日朕再聽你的治國之道。”

  “臣遵旨!”王詡低著頭,小步退出了崇政殿,按照蔡京的之前交代的事,經筵官應該是每逢單日講經,而且需要輪換,眼下趙煦是聽上了癮,看來自己還得繼續把這書說下去了,王詡心頭想著,在內侍的引領下出了宮。

  汴京城的冬季別有一番韻味,即便是在城郊,也是人來如織,穿行不息,恰是這種旺盛的人氣,讓汴京的冬天更有了一份溫暖。

  王詡做足了準備,特意帶上了山誠一道來到了城郊的書院,匡尚在處理完巴家的事情之後就要接手報社了,今後帶在身邊的就是山誠了,所以王詡要讓山誠熟悉和了解自己,也同時能讓自己熟悉和了解他。

  書院位於城東廂,出了春望門不一會兒就到了。王詡下了馬車一瞧,這排場還真不小,此時的書院外已經聚集了不少人,一眾下人們或是攙扶或是指引著自家老爺們進入書院,而書院外大大小小各色各樣的車馬更是讓王詡的馬車相形見絀。

  站在書院門口的匡尚眼尖,認出了王詡之後立刻走了過來。

  王詡見匡尚走來,立刻便問道,“谷全有到了?”

  “已經在裡面吃喝開了。”匡尚笑道,“公子已經給您準備好了一個位置。”

  “走吧,我們先進去再說。”王詡帶著山誠和匡尚一道進了書院。

  如今這汴京書院已經是當初的三倍大小了,王詵和趙佶為了讓書院適應馬球賽,將書院大大的擴大。同時又將書院打馬球的地方和學生們讀書的地方分割開來,說是書院的一部分但已經成了單獨的一處。

  王詡一路走來。身邊不時有穿金戴銀的王公貴族們談論著今天的賽事匆匆而過,而亭台樓閣。水榭假山,屋檐迴廊俱是雕刻精細,融合南北韻味獨特。

  “看來王詵和子墨兩人對這書院沒少下功夫。”王詡不禁嘆訝,這種奢華兼俱優雅的構造他只在李夢瑤府上見過。

  “這些天小的在駙馬府上,駙馬爺也說這書院用了很多錢,是他的嘔心之作。他還說,要不是這種排場,這種場面斷然吸引不來這些挑剔的王公貴族。”匡尚說著不由得伸手拍拍身邊堆徹精緻的太湖石。

  “馬先生的人到了嗎?”王詡和匡尚以及山誠刻意選擇碎石子的小路走,避往來人群眾多的大路。

  “都已經到了。馬先生已經等候著公子了。”匡尚撥開垂下的柳條,讓王詡過去。

  王詡繞過層層疊疊,由大大小小植物紛繁交錯用以阻隔視野的屏障,眼前豁然開朗,人群的嘈雜聲頓時紛紛入耳,那一瞬間王詡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中世紀歐洲的歌劇院,穿絲著綢的皇親國戚圍坐在一個個搭建得精緻典雅的隔間裡,身邊侍女姬妾縈繞,而他們的隔著場地對面的隔間裡則是喧囂異常。個個神情亢奮的豪商巨賈。

  雖說宋朝對待商人已經偏見很小了,但是這種社交場合,還是有一定門第之見的,王詡暗想道。隨即問匡尚,“這些商人都是馬先生找來的?”

  “是的,公子你可能不知道。前些天小的去了趟報社,這才明白蹴鞠館和馬球社有多大的影響力。只要一開展活動,那必然占據各家報紙的頭條版面。這些個腰纏萬貫的商賈早就躍躍欲試了。想要來看看了。”匡尚激動地解釋道。

  王詡負著手看了看兩邊,心中暗忖,這報紙還真是個好東西,否則要讓這些深居簡出的王公貴族們參與進來,還得費一番周折,“以前王詵他們沒有邀請過商人?”

  “之前也請過,後來就沒有了。俱駙馬爺說,蹴鞠館和馬球社開始的時候,他們還親自去請人,後來有了報紙宣傳,再加上人口相傳,人就來得多了。駙馬爺手頭的錢也經不住那般折騰,於是後來就限制商人們來,但也只是限制那些和皇族沒有結姻的商人,那些和皇族有姻親的商人牽扯得太廣,若是不讓他們來參加,恐怕會得罪太多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