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番話讓王詡有好些琢磨。

  “上次的苗、王二人謊報軍情,險些致使折可適被殺,便是一例。好在許侍郎明察秋毫,章經略和邵牧你們也寬宏大量,否則追究起來,也會牽連甚重。哎,說來說去,都還是朝廷鬧的。”郭景修嘆息道,“朝廷歷來重文輕武,好大喜功,只想聽喜不願聽憂,西北諸多邊將出生入死,有功則賞輕,或是賞長官。出錯,那麼就會重罰,罰將兵。長年累月下來,就造成了西北諸將士視功如渴,恐罰如虎,將校欺壓小兵,長官竊取下官功勞比比皆是。”

  郭景修看了看王詡,誠懇地道,“之前並未告訴邵牧,是怕影響邵牧你對西軍的看法,害怕你對西軍有所偏見,所以只是提醒了幾句。出了苗、王的事,捂也捂不住了。索性今天我就全部告訴你了。”

  王詡也不知道該如何接口,西軍的這等頑疾不出,打起仗來人人貪功懼過,小兵小校衝鋒在前,面上刺字,升遷無望,戰鬥力只會越來越低。究其原因還在朝廷的政策,這亦不是一兩天能解決的問題。

  見王詡表情有些凝重,郭景修淺笑道,“不過問題也不甚嚴重,咱們涇原路的折家軍、秦鳳路的種家軍個個都是好男兒,能征善戰的勇士。”

  王詡明白郭景修的話不是寬慰之語,折家軍的戰力他是親眼見過的,沒煙峽一戰便是很好的詮釋,說來說去,還是因為折家軍和種家軍有精神,有信仰。所以,要讓西軍不光是折家軍、種家軍,其餘的禁軍甚至是廂軍能打仗,打勝仗。推廣儒魂七律,改變朝廷政策,提高軍士待遇才是最終的解決之道。

  “最後便是西軍的士兵們,他們總是沖在戰場的最前面,受到的傷害自然也是最大的。但是,邵牧你也有親身經歷,習三為何要在城門前勒索生人,其原因就是受傷後,衣食沒有著落。折家軍和種家軍都還好些,兩家氏族總會多少補貼一些,但亦是杯水車薪。其餘的士兵,莫說衣食。就連傷了都很難得到及時有效的醫治,往往會落下終身殘疾。大夫、藥材這些都需要錢。”郭景修又是重重地嘆了一口氣。深深地看著王詡,“所以。邵牧你是西軍將士的大恩人吶!”

  王詡連忙扶起想要鞠躬的郭景修,“邵牧本是江南商人出身,有些錢財能為國分憂,當然會竭盡全力,柏永兄何以言謝呢。”

  說實在的,若在新絲綢之路尚未重新打通之前,醫館、書院倒還真是困擾王詡的累贅,工學院好歹還能接點生意,但是自從有了紡織院效率驚人。產出迅速的毛織品,以及七大商號、孔家、行商會聯繫起來的南北交通線,通過重新打通的絲綢之路,將南北貨物和來自西域甚至西方的黃金、白銀、象牙、香料等等物資轉運販賣。醫館和書院用的錢,根本就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若是全天下的商人都有邵牧這番想法,咱們也不用年年都為西北的物資糧草發愁了。”

  王詡呵笑道,“今年江南來的糧草不是很是便宜,又很快到達西北了嗎。”

  “但願年年都有這等好事。”郭景修期盼道。忽然話題一轉又有些擔憂道,“涇原路此番折損了這麼多兵馬,守城一事經略安排的是哪一路的人馬?”

  “秦鳳路,種家軍。”

  “嗯”郭景修點點頭。想了想對王詡囑咐道,“精兵強將好是好,不過兩家軍均是能征善戰的兵。聚在一起恐怕彼此不服,難以協作。”

  “伯永兄就不用太過擔心。郭成既然很知兵,想來應該有好辦法。”王詡出言安慰道。他現在擔心的是涇原路受傷的這幾千士兵今後該怎麼辦,若是手腳尚且靈便,還能繳稅種地那還好,因為工學院已經日趨飽和,對軍械的改造只有原縣工學院在做,其餘工學院並無什麼項目,沒有能力收納這些人。

  離開了醫館,王詡又去了渭州城外的安居寨,那裡玻璃大棚和新型農具應用得已經很是熟練了,現如今已經成了重點的屯田區。雖然眼下玻璃大棚和新型農具已經在西北能屯田的地方全面鋪開,但是受制於西北的地理和氣候,糧食依舊主要靠著朝廷和買供應。

  王詡今天來此的目的並不是來看農田狀況的,而是來檢查儲存在這兒的守城材料的。

  正巧王詡剛一下馬,就碰見了多日不見的霍建功和平老三,“立業兄,真是巧啊!”

  霍建功一看打招呼的人正是王詡,一展笑顏迎了過來,“邵牧,多日不見,你如今可是涇原路炙手可熱的人物了,想見你的面都還見不著。”

  二人寒暄調笑一陣,王詡這才問道,“立業兄,你們來這兒是?”

  “都是你害的!”霍建功忽然板起臉來。

  “我?!”

  “哈哈哈,當然是邵牧你,要不是你弄的這麼些農田農具,咱們涇原路四處屯田,我也不會這麼忙。”霍建功忽然笑出了聲。

  “這還不都是你這個錄事參軍分內的事。”王詡亦是笑道,正巧遇見了霍建功,他也能從側面了解下糧食產量,“立業兄,這屯田的產量如何?”

  說起了正事,霍建功收斂起了玩笑的神情,“邵牧,咱們邊走邊說,進安居寨。”

  隨即,霍建功讓平老三牽著馬,三人一路走進安居寨的一間茶鋪,安居寨和大多處在邊境交界的寨子不同,倒是像一個村子,主要是為了屯田的士兵安居樂業之用,防禦力倒是沒有多大的體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