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這樣的公子。”丁強為人老實,急忙解釋道,“咱們在秦州做的那些一套,隨著七大商號被分拆整合,資財充裕,漸漸地有了很大的發展。受傷退伍的兵丁有了生活保障,孩子們無論蕃宋,都有了學堂上。普通百姓也能花費很低就能穿上毛織品。還有就是蟲草先生的醫館,更是為將士們解決了不少病痛折磨,也造福了秦州百姓。所以,秦州的新任知州鍾傅對公子讚不絕口,章知州知道後,打趣道這麼好的事情,不先在本路試用,反倒便宜‘外人’,就說是要找公子麻煩。”

  原來是這樣,王詡笑著想到,自己正準備在渭州推廣這些事,有了章楶的支持,必定事半功倍,繼而又問道,“你在秦州種的糧食情況怎麼樣了?”

  丁強摸摸頭,不好意思的笑道,“都種下了,小的仔細檢查過了,也把我種糧的經驗告訴了農戶和兵丁們,還留下了一批新型的農具。小的見沒什麼事,就來渭州了。”

  王詡笑道,“你還來得真是時候。”

  渭州的貪腐官吏和絆腳石清理乾淨,那麼接下來的事,當然就是在渭州推廣秦州的那一套,解決民生和分擔一部分朝廷的負擔,“不過…紡織院那裡遇上了什麼困難沒有。”

  毛織品積壓的事,一直掛在王詡心頭,醫館雖要收錢,但是終究是帶有惠民福利性質的,秦州離著前方較遠,老百姓還能掏錢看病,若是前方鎮戎軍等地百姓連年受戰亂之苦,恐怕是連吃飯都吃不飽,還談什麼看病就醫。再說工學院,西北富戶遠不如江南眾多,加之西北動盪,其風氣更偏向於守財,更不如江南人一擲千金,揮財如土。所以,工學院能夠承接的生意是有限的。再者,工學院還要研發一部分軍用物資,不可能向百姓出售,換取錢財。這樣工學院就更吃緊了。書院就更不用說,完完全全地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的機構,不過其雖無實際利益,但是漢化蕃人的意義重大。

  “哎”王詡不禁嘆了一口氣,他本想在西北開辦報社,但是想想,西北出於戰地,先不說朝廷許不許,就算是朝廷答應了他一家,那麼其他人也可開辦,如此就毫無先發制人的優勢可言。再者,西北百姓生活拮据,也出不了多少錢買報紙。而王詡更擔心的是,報紙的輿論力量若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影響戰場局勢就麻煩了。

  所以,眼下唯一能夠依仗的便是七大商號的盈利和紡織院了。不過,七大商號要養底下一幫人,同時,三年後還要將利潤對半分給原來的東家,所以不能過度依賴。

  紡織院如何能賺錢才是重中之重,王詡皺著眉頭好半響,才問道,“丁強,紡織院的情況如何了?”

  第一百九十章 問題來了

  “魯掌柜還能等多久?”

  “魯掌柜說,目前依靠著孔家和行商會,能把毛織品賣到其他地方去,但是賣不了多少。他說長則一年,短則**個月。”丁強如實將魯克峰的話帶給王詡。

  王詡計算著時間,心頭估摸著,那條路必須儘快打通了。

  “丁強,新式的農具你帶來了嗎?”王詡先將毛織品的事擱置了下來。

  “帶來了,不僅帶來了農具,還帶著人來。”

  “誰?”

  “習三和許多巧手的工匠,他們非要跟著我來,他們最近新弄出了一個弓弩,說是要跟農文比試比試。”丁強有些無奈道。

  “來得正好。”王詡心頭高興,要準備要開始研發武器,這些工匠就送上門來了,讓這個不服輸的種家軍以及匠人們和農文比試比試,說不定還能推動研發的進度,“習三還有匠人和農具現在何處?”

  “都在客棧候著呢。”

  “待我寫封信,你拿上,找到習三帶上農具,就直奔原縣去,交給原縣縣令丘一林,以後工學院就設在原縣,他會幫你。”王詡說著,就讓婆子拿來筆墨紙硯,一邊寫一邊道,“農文我會稍後就讓他去原縣協助你。他會帶去一些西軍裝備的軍械,還有渭州招募來的工匠,你們先將渭州所需的農具生產出來。之後,工學院照著秦州的方式,開設下屬三院,招募頭腦手腳靈活的學徒。不承接任何生意。要做的便是改良軍械和製作軍械。尤其是弓弩,射速越快準確度越高殺傷力越強越好。”

  王詡放下了筆,將信摺疊好交給丁強,“這是個漫長的過程,原縣不似秦州繁華,甚至比不了渭州,待在那裡肯定會很乏味。而且武器裝備的製作也不會太順暢。所以,還請你們咬緊牙關,堅持過去。原縣工學院所有的工匠我都會按朝廷八品官吏發放月錢,所有學徒全部按從八品發放。有改良創新,並有效果者,每人每次獎勵銅錢十貫。”

  “公子。你這是…”丁強對於王詡的重獎有些不解。

  “我要的不只是抵禦西夏,而是徹底將其收復,從新納入我大宋朝的版圖。為此,我王詡將不遺餘力,傾力而為。”王詡重重地拍拍丁強的肩膀,算是將這個重任交給了他。

  “公子放心,丁強一定會竭盡全力。”丁強重重地點頭,給王詡了一個保證。

  “原縣的工學院安排好了之後。你還得在原縣做你的老本行——種地。教會了原縣百姓。你須得再回來,教渭州百姓。”王詡雖是笑著說的。但句句都是正經的要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