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基本上什麼都沾上一點,只有有錢賺。”魯克峰迴答道,他倒想看看眼前的少爺能有什麼辦法力挽狂瀾。

  王詡點點頭,沉默了片刻,又問道,“他們都是宋人?”

  “是。”

  “有做得很大的蕃商嗎?”

  “秦州有一家,算是蕃商里做得最大的,卻是連第三的古家都比不上。”

  “咚”王詡將茶杯放在木桌上,嘴角泛起一抹邪笑朝二人道,“你二人附耳過來。”

  第一百五十六章 西北兵丁

  開設工學院需要人,置辦醫館需要人,所以王詡騎著馬就找到了郭景修。

  “郭指揮,王某冒昧打擾了。”王詡站在郭景修租住的小院門前,這小院還真是小院,只有簡簡單單的一扇門和一個不大的院子,院內就是郭景修的住處,倒是比王詡之前在杭州酒坊場旁買下的小院還要小。

  “王簽判哪裡的話,快快請進。”郭景修笑著側過身子,想要將王詡讓進去。

  “進屋就不用了,還得勞煩郭指揮帶王某去見一個人。”王詡婉拒了郭景修,直接道明了來意。

  郭景修奇道,“見誰?”他想來,王詡剛到西北,哪裡會有故人可見。

  “獨眼習三,莫非郭指揮這麼快就把咱們之前的約定忘了?王某想去瞧瞧他們這些傷兵的情況,說不準還能為他們謀條出路。”王詡開門見山,也不避諱。

  郭景修長眉一揚,原本瘦鼓的眼珠睜得更大,“簽判所言當真?”

  “那是自然,王某豈能矇騙指揮。”王詡笑著答道。

  “那就實在是太好了,若能替朝廷解決了這個大問題,不僅是簽判的政績,更是邊境將士們的福祉。郭伯永在此先謝過簽判了。”郭景修退了小半步,深深地一躬。

  王詡連忙將其扶起來,“郭指揮實在嚴重了,這辦法也是王某從汴京一個商人那裡學來的,實不值郭指揮如此嚴重。”

  王詡沒想到郭景修對士卒如此關心,之前沒有處理習三王詡還認為有可能是為了自己不捲入爭鬥的漩渦,此際一想,恐怕還是更多地為了這些個士卒。

  郭景修的舉動讓王詡頗為感動,攀住郭景修的手臂道,“咱們既都為朝廷效力。在涇原路為官。王某有個提議,今後若非是客套的場合,咱們以表字相稱如何?”

  郭景修之前於城門習三一事便看出王詡是個豁達的人,此際又聽他要以德報怨,幫助習三等士卒,心頭更是對其佩服,但臉上卻出現了一絲難色。半響才開口道,“伯永還有一事相請,望邵牧答應。”

  “伯永請講。”王詡似乎記得自己沒有告訴過郭景修自己的表字,他是如何知道的。

  郭景修又猶豫了片刻道,“伯永久聞邵牧的名聲,雖然身在邊關。是一舞刀弄槍的粗人,但是於弄墨一事上很有些癮頭。所以,若邵牧不嫌麻煩,還望邵牧抽空多指教一二。”

  王詡心頭嘀咕,難怪這步軍指揮使為何有一番儒氣,原來是自己勤學苦練而成,連忙點頭道,“小事一樁。說不定邵牧還須得向伯永請教。”

  兩人說笑一陣。遂翻身上馬,朝著秦州城外而去。

  秦州雖是邊關重鎮。但是西夏人遠沒有實力侵擾到這裡。所以,宋朝的堅壁清野政策在這裡卻是不施行的,不僅不施行堅壁清野,反倒是在秦州城外開墾了大片的良田,為的就是解決士兵的糧食問題和安頓傷殘的士兵。

  二人一路走,郭景修一路給王詡介紹情況,王詡從郭景修那裡知道了,如今的秦州城外,能用於種田的土地已經不多了,除了引兵就糧(招募蕃人或是青壯,閒時墾地,戰時入伍)所需的土地外,分給傷員的也是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就是他們這種當官的官職田。

  而更糟糕的是,由於紹聖初年復行開邊政策,連年戰爭下來,宋軍傷亡激增,安頓好這些人朝廷每年支出不少,所以,即便是傷員的撫恤田也是要抽稅的。

  秦州所在的秦鳳一路,由於不受戰火侵擾所以安置了大量的傷員,加之土地氣候等原因,能耕種的土地越發稀少了。

  二人騎馬來到離秦州城外不遠的一個村子,遠遠看去,像是一個寨子,又像是一個堡壘,皆是黃土堆徹而成,三三兩兩的土坯房子,寒磣得讓人心酸。

  “邵牧到了,這裡就是菜園堡。”郭景修拿著馬鞭指著眼前的村落。

  “菜園堡?”

  郭景修微微一笑,解釋道,“邵牧可能還不知道,這些個不起眼的村落作用可是很大的。秦鳳路由於受到西賊的侵擾較少,所以這些堡寨的功能就主要是作為屯田,安置傷兵所用。而像是咱們任職的涇原路還有其他幾路,堡寨功能就很多。”

  二人下馬牽著馬朝村里走,郭景修一邊走一邊解釋道,“堡寨早在太祖建隆年間就已經有了,最開始數量並不多,分布也很零散,主要用於控制羌戎蕃部。後來,西賊竊土,建立了西夏,堡寨就從太宗至道二年到仁宗慶曆初年開始猛增,為的就是穩固邊境,和西賊爭奪羌戎部族的控制權。現如今,整個西北五路堡寨數不勝數,為的就是屯田護耕,守護糧道。”

  “屯田護耕,守護糧道又是如何體現?”王詡儘可能地問得詳細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