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也是夏桑告訴你的?”

  “是任遠少爺。”丁強如實地回答。

  任遠心思果然縝密,計算也是很到位,還好當初聽了叔父的話,收攏了任遠,王詡心頭暗想。

  “究竟是為什麼鳳翔府的紡織院開設不起來?”

  丁強坐直了身子,認真答道,“小的來秦州之前去過鳳翔府,聽魯掌柜說了,據他說,咱們的紡織院剛開始還辦得不錯,但是只辦了一個來月就辦不下去了。一方面是收不到毛料,另外一方面招募的僱工都忽然之間不做了。小的到鳳翔府的時候,魯掌柜直吐苦水,說紡織院的生意沒有了,還連累了原來的生意。”

  “有人使壞?”王詡眯著眼看向虛空,仿佛是在自說自話。

  丁強點頭道,“魯掌柜也是這樣說的,咱們的紡織院效率太高,紡織出來的毛織品價格又低。所以引得很多鳳翔府的商人們不滿,魯掌柜猜測,他們是聯合在一起了,應該不是一家兩家。”

  在江南一家獨大,對於手工業發展對原有利益集團的衝擊王詡還沒有什麼感受,直到現在,才不得不考慮這個問題了,“他們願不願意接受合作?就像咱們在江南做的一樣,讓他們或是出錢,或是出人,待毛織品出售之後,給予相應的分成?”

  “這個小的不大清楚,要問了魯掌柜才知道。他已經跟著小的來了秦州,不過,據他說,這群商人里有好些個是和西夏人做私冒的,很是強硬蠻橫,估計很難。”

  王詡撫著下顎,思量著即便是有個別人可以不在乎利益,但是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不在乎,能拉過來幾個算幾個,這事還得見了魯掌柜再說,“不急於一時,待見了魯掌柜再議。你不是說你帶了些東西來嗎?帶的是什麼?”

  “公子你還記得你離開杭州的時候讓小的去種田的事嗎?”丁強說著,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

  “玻璃大棚實驗成功了?”王詡“蹭”地站了起來,激動地抓住了丁強。

  丁強沒料到王詡有這麼大的反應,愣了愣才點頭答道,“起先做了幾塊田,都沒弄成,要不是苗死了,就是枯黃。後來小的才發現,這什麼…玻璃大棚也是需要通氣,後來小的又琢磨這著,冬天不夠暖和,在裡面放了個炭爐子。這苗就一天比一天好了。”說完,丁強臉上展現出了農人特有的喜悅。

  “兩季水稻?”

  “嗯,是兩季。第一茬不用玻璃大棚,只有土肥水足,就能長得好,第二茬就需要了,不然挨不過冷天,苗就得凍死。”

  “太好了!玻璃大棚在江南開始推廣了嗎?”王詡興奮地問道,如果能大範圍地推廣開,糧食問題就能解決不少。

  “小的給任遠少爺說了,他就讓李家去試,開始的時候只拿出了幾畝田試,現在應該都用上了。不過,有些田到了夏季要受洪澇災害,有些田水不充足。所以,現在能用上不是太多。”丁強頗有些惋惜。

  王詡點點頭,收斂了些興奮勁頭,能邁出去這一步就已經很不錯,“杭州的工學院開始治理太湖周邊的河道問題了嗎?”王詡忽然記得上次給蘇槿兒回信的時候,他一再地強調這個問題,讓她不要捨不得梳理河道的錢,要為長遠打算。

  “小的離開杭州的時候,工學院就已經開始動手了。”

  王詡盤算著,馬華在京城接下了入中和糴的差事,太湖河道治理之後玻璃大棚鋪開,江南對朝廷的糧食供給也有了充足的保證,剩下的就是西北的事了。

  “哦,公子,小的這次來就是帶來了裴山長改良的製作玻璃的工藝,現在的玻璃能做得很平展了,而且效率也提高了不少。我離開杭州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的窗紙都換成了玻璃,還有平常用的器皿也是,畢竟這東西比瓷器便宜不少。”丁強一一匯報著自己的知道的事。

  “瓷器現在還有人買嗎?”王詡想知道瓷器的製作和買賣是不是朝著自己設計的方向走去。

  “有,當然有。現在瓷器做得,那叫一個精細,咱們鋪子裡的瓷器,個個看著都是晶瑩剔透,熠熠生輝的。不過,就是賣得太貴,一般百姓都不買了,來往的儘是達官貴人。”

  聽了丁強的話,王詡心頭就踏實多了,將瓷器由日常用品變成奢侈品,然後提高附加值,就是他一直追求的,“賣得怎麼樣?”

  “好著呢,越是做得久,越是精貴的瓷器,越是有人肯花錢買。”

  瓷器走上了精益求精的線路,正是王詡想看到了的。

  “對了公子,我這次來,還帶了不少工學院改良和設計的新型農具,二夫人說,公子你可能會用得上,就讓我帶來了。”

  蘇槿兒貼心的舉動讓王詡很是感動,這樣伶俐聰慧的女子,何處去尋覓,“東西現在什麼地方?”

  “在我租住的小院裡,離著這裡不遠,我帶的東西多,又很重要,所以一路上都不敢住客棧。”

  “辛苦你了,今天先好好休息。”王詡計算著,赴了游師雄的宴會,還得在秦州多待上幾天。

  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北掌柜

  王詡坐在一家酒樓的隔間裡,他的對坐正是王家在西北的大掌故魯克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