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一層王詡也想到了,就目前的形勢而言,他的價值遠遠低於魚躍江沒有死之前,但是他料定行商會目前內部不穩,水匪情勢不明,白天南不會冒險對王詡這個同夥翻臉。但是若白天南穩定了行商會內部,吃掉了水匪勢力,那麼就該輪到他王詡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既然白天南可以利用他和蘇槿兒對付水匪和自家兄弟,那為何他不可以利用水匪和行商會內部的派系對付白天南呢?

  見王詡篤定地說出了這句話,馬華也相信王詡有這個能力做到,忽又想起杭州的生意,“公子,咱們的酒和棉織品被轉運司上報了朝廷,現在朝廷要和買大量的棉衣和酒,酒坊場還在提點刑獄司的手上,面對朝廷的壓力,祁裕可能撐不了太久了。而木棉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夏桑本想在杭州城外買些地種植木棉,但是誠如公子所言,地價太高,最後夏桑還是放棄了。眼下才入冬,離著播種的季節還有幾個月。”

  馬華的話倒是讓王詡吃驚不小,沒想到能接到朝廷的訂單,“祁裕要一個台階下,總不能讓他一個提刑官來低聲下氣,那樣也傷了和氣。至於木棉的事,還是照我說的做,去南方靠近河運的地方買地種植。”

  “馬某待會就休書一封,將公子的構想告訴夏家父子和朱桂、裴健,他們應該知道怎麼去做。行商會那邊還得靠公子。”馬華倒上了一杯茶,把他該說的都說完了。

  “那就有勞馬先生了,行商會那邊情況複雜,要先找到槿兒再說。”王詡叫來了坐在一另一張桌子的丁強和石勇二人,正要吩咐的時候,又聽馬華道:“李老爺西去兩年多,李家靠著管家常年和官府和買糧食入中糧草,他家和行商會有些聯繫,公子不妨去先去李家打探。”

  該來的總會要來,不過從之前王詡已經知道了李家小姐不大好的名聲是由於打理家業和農戶多有接觸造成的,而且從馬華的話中,王詡也知道了一件事,李老爺死了兩年多,那麼李家小姐應該還在守孝,所以就算是現在見面也不能成親,先去看看再說,找到槿兒是眼下最重要的事。

  王詡打定了注意,帶著石勇和丁強,雇了一輛馬車就朝李宅而去,而馬華依舊留在了蘇州,只是著人帶著王詡的計劃回了杭州交給夏家父子。

  第九十三章 李家小姐

  南方的冬季沒有雨雪,在繁花似錦的蘇州城,熱鬧的人流和買賣吆喝聲驅散了寒意,給原本蕭瑟的季節平添了一分暖意。

  王詡看著車簾外匆匆而過的屋舍行人,街攤小販,想著要見到素未謀面的李家小姐,沒來由的一陣寒意直襲心口,不自主地緊了緊裘皮大襖。

  “吁,三位公子,李府到了。”

  王詡下了馬車,面前兩條威武的石獅踩著繡球傲視著前方,朱門寬闊,門檻甚高,王詡在心中暗自比較,李府的這個門面比他之前所見到的任何一家都要奢華。

  “公子,李家這種門庭恐怕是逾制了。”一向慎言少語的丁強忍不住開口。

  王詡眉頭一皺,他只覺的這門面太過鋪張奢華,倒是沒想到有逾制這麼一說,“怎麼說?”

  “大宋律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採為飾,仍不得四鋪飛檐。庶人舍屋,許五架,門一間兩廈而已。不過公子不比擔心,雖然有這麼一說,但是沒有太多人會嚴苛地遵守。但是,大多是鋪張在庭院之內,很少像李家一樣在門面外這麼張揚。”丁強將他所知道的都告訴了王詡。

  按說李家孤女一個,怎麼會這麼做,而且李老爺乃是開拓家業之人,更不可能連這點規禮都不懂,即使是陳家奢華鋪張,但也是像丁強所說的,在庭院之內,馬華說李家和行商會有些關聯,莫非這其中有什麼別的緣由。

  王詡正自思量著,前去叫門的丁強便回來了,一個下人從門內出來,打量了二人幾眼,便領著他們進門了。

  待走進了李家大門,王詡驚詫更甚,掩映在蒼松古柏,疊嶂清幽中的豪門大院脫去了一般的浮華,偶露崢嶸的樓閣屋檐卻更顯庭院深闊。

  穿過朱前門,入眼便是古樸蒼柏、精緻雕窗、淡雅梅蘭。行至庭院,視野頓時開闊,其中峭壁、峰巒、洞壑、澗谷、平台、磴道等山中之物,應有盡有,極富變化,氣勢連綿,渾成一片。

  一路走來,王詡在心中比較著,李府較之陳府因該所費更甚。

  三人被下人帶到藤蘿遮蔽,清雅寫意的前廳候坐,花梨木的案几上瑞腦金獸不斷噴吐著薰香,米芾的四個“清幽雅靜”四字掛在了正中。

  王詡環視著周圍,不大的前廳確也配得上米芾的那四個字,他剛一端起茶杯,忽然聽得一聲嬌喚:“詡哥哥。”

  聞聲看去,只見一女子穿著天藍翡翠漏地鳳穿花縐紗衫,下襯著絳紅縐紗衲襖,系一條素羅落花流水八副湘裙,緊罩著點翠穿珠蓮瓣雲肩宮袖,顯然是精心裝點過的。白皙的臉上露出紅撲撲的腮紅,兩顆虎牙點綴著羞怯的笑容,五官雖然平淡,但經過一番細心的打點,也著實有一番風情。

  女子有些扭捏地看著王詡,一向大大咧咧的她不知道為什麼此刻卻露出了小女兒的模樣。

  “溫禾見過王公子。”女子身後的中年男人見二人似乎有些尷尬,立刻站出來,朝著王詡拱手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