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恐怕不妥吧。”

  尹盛余低聲道:“沒什麼不妥的,都是用募役錢雇來才來沒多久的人,他們拿的錢也沒幾個,我想,跟著公子他們也願意。”

  王詡細細琢磨著,有兩個名義上從提點刑獄司出來的人,既不違律,也能壓服那群乞丐,看來尹盛余的這個人情,是必須要欠了。

  “那就多謝尹知事了。”王詡端起酒杯,敬了尹盛餘一杯。

  “哪裡的話,王公子何必客氣。再說,前些日子蘇州那裡不太平,弄兩個人也周全。公子要是遇上什麼可疑的人,著那兩人給我通報一聲就行了。”尹盛余舉杯回敬王詡。

  王詡好奇地問道:“蘇州那兒怎麼會不太平?尹知事可否告知一二。”

  “這本也沒甚說的,蘇州雖不及我杭州商賈雲集,船舶往來,但也是一等一的富庶,就靠著太湖,那周圍的地可肥著呢。原本也算是好事,可是公子還記得熙寧和元佑年間的太湖水災嗎?那一下淹死了不知道多少人。而且,那幾年正是王相公和司馬相公鬧著變法的時候,變來變去也沒變出個花樣來,天災人禍,這流民就多了。”說著,尹盛余不無嘆氣地灌了一口酒,又道:“這都還不算完,本來這事兒後來慢慢也就了了,地方上也給慢慢解決了,但是紹聖二年,蘇州自夏至秋又地震了,這一來二去的反覆折騰,流民就更多了。”

  尹盛余抹了抹嘴又說:“本來朝廷下旨著地方安撫,朝廷沒錢,地方也沒錢,都淹了震塌了,人死了不少,地租收不回來,哪來的錢。安撫不了,流民們自然就要鬧。這樣下來就產生了麻煩,沒有安撫的流民就變成了流寇,常在太湖一帶流竄,有時還會騷擾江寧府,他們原本是太湖一帶的農民,對地形又熟悉,能入水又能上山,進了蘆葦叢鬼都找不著。”

  “還有,公子你不知道吧,這緝拿流寇的事,官府無能為力了,就動用了廂軍,那廂軍更不得力本來都是挨餓的饑民,讓他們去追,沒追著流寇,就得給累死,大家都是饑民,有些人追著追著也成了流寇,哎,麻煩吶。”

  尹盛余趁著酒勁說了一大堆,見王詡不接話,以為王詡是駭著了,趕緊又寬慰道:“不過王公子放心,杭州乃是東南重鎮,流寇輕易不騷擾。”

  “哦,那就好,那就好。”其實此刻的王詡擔心的並不是尹盛余口中的太湖流寇,而是另一個人。

  二人酒足飯飽之後,王詡扶著有些醉意的尹盛余上了馬車,自從他的酒坊場出酒之後,杭州城幾乎每天都能看見從酒樓和青樓左搖右晃走出來的人。

  送走了尹盛余,王詡絲毫不歇地趕回了家,一看見冉兒站在門口笑盈盈地看著他,他也總算放下心來。為了不讓冉兒擔心,王詡向往常一樣和冉兒有說有笑,什麼都沒有提起。

  第三十八章 組織乞丐

  翌日,還未到中午,兩個精神抖擻,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就來到了王詡家門口。

  “小的石勇,見過王公子。”

  “小的丁強,見過王公子。”

  “二位不必多禮,快快請進。”王詡一見兩人,便知是尹盛余派來的,遂將兩人迎進了門,然後吩咐姜麽倒上了茶,並且叫來了燕三,說是一起認識認識。

  燕三拄著杖,剛進門口,快速地打量了兩個年輕人一眼,而後方才坐了下來。

  王詡見人到齊,相互介紹道:“這二位是提點刑獄司的官差石勇、丁強,這位是我的本家親戚燕三。”

  “見過燕公子。”兩個年輕人拱手道。

  燕三聽了王詡的前半句話,先是一愣,待王詡說完,神色複雜地看了王詡一眼,朝著二人還禮道:“粗人燕三,見過二位差爺。”

  “以後的事,還要勞煩二位。”王詡客套道。

  “王公子哪裡話,尹知事吩咐過,我們哥兩聽從公子安排。”石勇回答道,丁強也跟著點頭附和。

  王詡一邊給三人倒茶,一邊不動聲色地問道:“二位可曾聽聞太湖流寇的事?”

  石勇回答道:“聽是聽過,都是些坊間傳聞,若公子想聽,我就說給公子聽聽。”

  王詡點點頭,心想這石勇倒是個機靈的人,不知辦起事來,會不會偷奸耍滑。

  石勇見王詡點頭,便將自己聽到了全都說了出來,也和尹盛余說的八九不離十。

  “聽說最近的一次,不是官府清剿造成的,而是他們之間的內訌。”

  “內訌?難道太湖周圍的流寇還有好幾伙?”王詡問道。

  “這個小的就不知道了。”石勇回答道。

  王詡在和石勇說話的時候,一直觀察著燕三的表情和變化,雖然燕三在極力克制,可是王詡還是看出了他在石勇說到今些日子流寇作亂時的關心。

  “兩位這幾日先住在寒舍,這裡還有一間空房間,帶我物色了好的房子,再讓二位搬過去。二位意下如何?”王詡看著兩人問道。

  “這…”兩人對視了一眼,最終還是石勇答道:“既然尹知事讓我哥倆聽從王公子的吩咐,那公子如何說我倆就自當從命。”

  “如此甚好,等會就讓姜麽將房間收拾出來,就麻煩丁兄幫幫忙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