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兀自在抽泣的冉兒見他神色平和,乖巧地點了點頭,帶著擔憂,緩緩地走了出去。

  情緒平息下來的王詡,開始省視周圍和眼前的處境。

  許久,才做出了決定,目前只能既來之則安之,走一步算一步,但是先弄清楚一些事。

  王詡也不知道自己深陷在沉思中掙扎了多久,他嘗試著喊了一聲:“冉兒。”

  “少爺你叫我?”丫頭聞言立刻從屏風後面閃了出來,似乎依舊擔心王詡情緒不穩,有些怯怯地站在那裡。

  “你且過來坐。”說著,他露出了一個寬慰的笑容,也不知是給自己還是給冉兒。

  “為何我沒見其他丫鬟?”王詡不由得道出心中疑問,準備開始慢慢熟悉周圍的環境。

  “老爺向來節儉,連偏房都沒有過,下人丫鬟自然就很少。自從老爺病逝,少爺你又病重之後,夏管家就散了家裡的很多下人,只留下不多的人規整府宅而已。”

  “不過現在好了,少爺病好了。”冉兒見王詡似乎又恢復如常,一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丫頭的表情忽然多雲轉晴了。

  王詡點點頭,按照他所了解的歷史,雖說北宋尚有唐末遺風,但是丫鬟斷不至於和公子親密如斯,所以他想了解下眼前的丫頭,“那你又是緣何到王家的呢?”

  剛才還笑逐顏開地冉兒,忽然臉就沉了下來,有些淒楚道:“我爹爹本是在汴京為官,王相公死後,司馬相公就把爹爹貶到崖州,恰好當時老爺在汴京城中做生意,見我父女可憐,就……”

  說到這裡,冉兒已經泣不成聲,王詡也有些懊悔自己怎麼會問這種問題,好不容易才將丫頭安撫下來。

  “這麼說,你爹爹是元豐黨人?”忽然記得歷史上著名的王安石變法和熙寧黨爭似乎據此並不遙遠,王詡自然而然地翻出腦海中的歷史。

  “嗯,少爺你不會嫌棄我吧?”冉兒撇著嘴,紅紅的眼睛眼看就要再次落淚。

  王詡趕緊辯解道:“怎麼會嫌棄你呢?王安石我也佩服得緊呢。只是……紹聖紹述,你爹爹沒有被招回京城嗎?”

  “爹爹說,那句話怎麼說來著,讓我想想。”俏丫頭歪著腦袋想了一會,才道:“章相公借變法之名,行黨爭之實,不可與之謀。好像是這麼說的,所以爹爹就沒有再回汴京了。”

  想來王安石和司馬光這兩個相互欣賞的人最終形同陌路,勢如水火,又同年而歿,也算是歷史的一種安慰。不過北宋由此黨爭禍國,一蹶不振,最終導致靖康之變,眼下哲宗為弭心結,任由章惇一黨亂來,國家怎麼經得起這一番左左右右的折騰,王詡此時竟有些入戲地感到憤懣悵然。

  “少爺,你又在想什麼?”冉兒不明白自家公子為何自從病癒之後,莫名地開始變得穩重和多慮起來,一點不似之前的輕浮。

  回神過來的王詡這才知曉,原來這丫頭有過這樣的經歷,算起來曾經也應該是大家閨秀,看來王老爺未曾將其視作一般使喚丫鬟,再加上朱熹那假學究尚未出世毒害女性,所以這才養成冉兒大大咧咧,活潑可愛的性格。

  王詡此刻心情好轉了很多,有心逗逗丫頭,便開口道:“原來你還算是大戶小姐,給我做丫鬟豈不是有些委屈。”

  “現在知道美死你了吧?不過老爺和少爺都待我很好,從來不拿我當丫鬟使,也算不上委屈。”冉兒年紀尚輕,心裡裝不下許多事,是故性子時晴時雨。

  王詡不禁莞爾,忽然又想到一事,紹聖三年,不知道蘇軾是在惠州還是已經被貶崖州了。對歷史有些見地的他,歷來對蘇軾抱著敬仰而同情的心態,如果能見上一面,豈不是了卻心中一事。況且,既然穿越已成定局,何不來個宋朝名人深度游。

  “冉兒,待我病好之後,我們一起去一遭崖州,看望你爹爹。”

  “真的?!少爺太好了…唔…”冉兒情不自禁地伏在床邊抽泣起來,她並不知道王詡的小小私心。

  哭得雨帶梨花的冉兒忽然又想到什麼,抬起頭來,紅紅的眼睛帶著些許失望,嗚咽道:“可是少爺守孝期還有一段時間,恐怕…”

  王詡沒想到竟然還有這茬事等著他,略一沉思,便開口道:“待守孝期過了,我們再去,也不急於一時。”

  “嗯”冉兒重重地點了點頭,抹了一把淚,欺霜賽雪的臉上竟飛上了兩朵紅暈,杏眼含水,有些迷離地看著王詡,這分明是動了春情。

  王詡此刻已經料定,自己的前世定然吃了這把窩邊的嫩草,奈何自己此刻並無半點綺念,故作不知所以的別開頭去。

  “少爺,你一點也不似以前的樣了。”冉兒嘟噥著說,語氣中似還有些幽怨。

  王詡心中咯噔一聲,的確,借屍還魂這檔子事兒自己還是第一次,說出去誰也不信。要真正當好一個“別人”還有些難度。

  “額…病重之時,我也想了許多,也是應該做些改變了。”王詡一邊小心翼翼地給自己找著藉口,一邊閃避著丫頭的眼神。

  “有少爺這句話,老爺在天之靈也會甚感欣慰。”聲如洪鐘的中年男人自屏風後走出,一掃之前的頹色和悲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