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親愛的洛爾,”愛迪生說,“你可以有條不紊地講述這次偶遇嗎?就從我打斷你的這一刻開始。”
“這樣說來,”愛迪生打斷埃瓦德的話,“聽你的口氣,我覺得她內心還算是莊重,不是嗎?”
埃瓦德凝視著愛迪生,心中五味雜陳。
年輕人內心的秘密,最扯著心疼的煩惱,也昭然若揭了。
14 內心如何隨著外在改變
同樣的觀點:
“缺席者理虧。”
——智慧格言
“你有忠誠的摯友:然而……
如果你棄他而走……”
——歌德
埃瓦德神情漠然,繼續壓著低沉的口吻說:
剛才你聽到的,是我以自己的方式講述艾莉西亞所說的話。
你知道,不同的人講述,表達出的感覺截然不同!我必須向你複述她的原話。雖然我用近乎是她的方式來表述,但完全不能讓你認識她的性格,你還是被置於局外,一頭霧水,就像遊人在暗夜途中迷路,激怒了狼,卻以為自己在撫摸犬。
這正是她的原話:
“未婚夫是個毫無來頭的小商人,嫁給他只是圖他的財產。”
顯然,她不愛他,不過是聽從周遭人的慫恿,想要快些把自己嫁了罷,不想在未婚夫面前卑躬屈膝,終結自己姑娘時代的生活。在這點上,做誰家的媳婦,並無本質區別。況且,未婚夫的條件勉強能撐得起門面。可是,姑娘們心眼裡“詭計”多著呢!下一秒,她轉頭就說起了鬼話:比如,不要孩子,幸福無比;若訂婚之事不為人知,她不會拒絕與另一個追求者談情說愛。
然而,在家鄉,親戚們卻荒唐地散播了她的言語。事已至此,她只好選擇離開,以避口舌,她對此感到厭倦。前途未卜,她打算投身於劇院。來到倫敦後,雖說身上只帶著微薄的積蓄,但足以維持到她找到工作。顯而易見,在劇院會毀了一個女人的名譽,她做出了一個最為錯誤的選擇。既然投身於這行,至少應懂得謹慎行事才好。此外,她可以不用真名,取個藝名代之。劇院負責人也認可她有一副好嗓子,加之又大有一番姿色,艾莉西亞也深信自己會“紅極一時”。她說,等賺了錢,很多事情就有了著落;一旦有了足夠的積蓄,就立馬離開“演藝圈”,徑直去做生意,結婚,過上風光體面的日子。在此期間,她對我蠻有興趣的,說我與眾不同!……她深知和她打交道的是個“大少爺”,是個地地道道的紳士,總之,“這足以說明一切”。
“諸如此類,餘下的話大同小異。”
“聽完這個版本的講述,你覺得艾莉西亞小姐如何?”
“奇怪!”愛迪生說道,“兩種講述風格迥異,艾莉西亞的原話和你的講述涇渭分明,若說二者有什麼關係,只可能是虛構的。”
15 分析
赫拉克勒斯走進厄律曼托斯山的森林中,
去尋找野豬洞,
他抓住猛獸的脖子,
用力把野豬趕出了黑暗叢林,
太陽發出刺眼的光芒,
滿身污泥的野豬眼花繚亂。
——希臘神話
“於是,我細細揣摩她所說之話的真意,心中對她有了看法。”洛爾·埃瓦德冷若冰霜地說道。
我心下思忖,一個年輕的女子,千嬌百媚,美麗動人,卻異常無知,全然不懂自己的美貌有多麼的不可思議,完美到近乎神秘。她以演戲為職業,舞台顯示出了她的天資,她演得惟妙惟肖。可惜,她只把這天資認作空洞的玩意兒。那些善感的心靈,沉醉在獨一無二的美妙場景中,她卻一笑帶過地稱之“縹緲的詩情,虛空的幻想”。她紅著臉,不情願的,放低姿態去演戲(就像孩子去做蠢事兒一樣)。
如果她家境不錯,演戲只會是她心血來潮的消遣,不若打牌更來勁兒。她的嗓音富有魔力,充滿著每個音節。在她看來,好嗓子僅是謀生的工具,只因別無他才,才選擇在劇院工作;這並非是個體面的行當,她急不可待地想要放棄(一旦輕鬆地掙到一筆錢)。聽眾的讚美、熱情、歡呼,她只當遊手好閒之人一時興起,而偉大的藝術家不過是供觀眾“消遣的玩具”。
如今,這個女人選擇錯誤,不過並不為自己的名聲感到惋惜(過時的想法),她只關心演戲掙來的錢財,她會將之小心翼翼地藏好。
在她家鄉,她兩面三刀的行為若不為人知,她還要偽裝清純,咂摸著從中撈到好處。她全然不覺自己厚顏無恥,毫無一絲悔意。其實,精神的墮落,遠比肉體的沉淪更為罪不可赦。性格決定了人生,這樣的人,從裹進襁褓中那一刻起,人生的坎坷已命中注定,在劫難逃。
對於她感到遺憾之事的真正性質,她毫不知情,一言以蔽之,無知讓她的身軀形存實亡。
那麼,艾莉西亞究竟何時更為墮落?以前還是現在?在談到“墮落”時,她仍然可以自吹自擂,她口中的墮落,難道會比“犯錯”還要不道德嗎?至於貞潔,除了空虛她一無所失,因為她從未愛過,從未對愛情有過表白。
她把失足少女和妓女混為一談,雖說社會道德沒有明文規定,但二者有著天壤之別,她把少女不小心的失足認為可恥行徑。
“這樣說來,”愛迪生打斷埃瓦德的話,“聽你的口氣,我覺得她內心還算是莊重,不是嗎?”
埃瓦德凝視著愛迪生,心中五味雜陳。
年輕人內心的秘密,最扯著心疼的煩惱,也昭然若揭了。
14 內心如何隨著外在改變
同樣的觀點:
“缺席者理虧。”
——智慧格言
“你有忠誠的摯友:然而……
如果你棄他而走……”
——歌德
埃瓦德神情漠然,繼續壓著低沉的口吻說:
剛才你聽到的,是我以自己的方式講述艾莉西亞所說的話。
你知道,不同的人講述,表達出的感覺截然不同!我必須向你複述她的原話。雖然我用近乎是她的方式來表述,但完全不能讓你認識她的性格,你還是被置於局外,一頭霧水,就像遊人在暗夜途中迷路,激怒了狼,卻以為自己在撫摸犬。
這正是她的原話:
“未婚夫是個毫無來頭的小商人,嫁給他只是圖他的財產。”
顯然,她不愛他,不過是聽從周遭人的慫恿,想要快些把自己嫁了罷,不想在未婚夫面前卑躬屈膝,終結自己姑娘時代的生活。在這點上,做誰家的媳婦,並無本質區別。況且,未婚夫的條件勉強能撐得起門面。可是,姑娘們心眼裡“詭計”多著呢!下一秒,她轉頭就說起了鬼話:比如,不要孩子,幸福無比;若訂婚之事不為人知,她不會拒絕與另一個追求者談情說愛。
然而,在家鄉,親戚們卻荒唐地散播了她的言語。事已至此,她只好選擇離開,以避口舌,她對此感到厭倦。前途未卜,她打算投身於劇院。來到倫敦後,雖說身上只帶著微薄的積蓄,但足以維持到她找到工作。顯而易見,在劇院會毀了一個女人的名譽,她做出了一個最為錯誤的選擇。既然投身於這行,至少應懂得謹慎行事才好。此外,她可以不用真名,取個藝名代之。劇院負責人也認可她有一副好嗓子,加之又大有一番姿色,艾莉西亞也深信自己會“紅極一時”。她說,等賺了錢,很多事情就有了著落;一旦有了足夠的積蓄,就立馬離開“演藝圈”,徑直去做生意,結婚,過上風光體面的日子。在此期間,她對我蠻有興趣的,說我與眾不同!……她深知和她打交道的是個“大少爺”,是個地地道道的紳士,總之,“這足以說明一切”。
“諸如此類,餘下的話大同小異。”
“聽完這個版本的講述,你覺得艾莉西亞小姐如何?”
“奇怪!”愛迪生說道,“兩種講述風格迥異,艾莉西亞的原話和你的講述涇渭分明,若說二者有什麼關係,只可能是虛構的。”
15 分析
赫拉克勒斯走進厄律曼托斯山的森林中,
去尋找野豬洞,
他抓住猛獸的脖子,
用力把野豬趕出了黑暗叢林,
太陽發出刺眼的光芒,
滿身污泥的野豬眼花繚亂。
——希臘神話
“於是,我細細揣摩她所說之話的真意,心中對她有了看法。”洛爾·埃瓦德冷若冰霜地說道。
我心下思忖,一個年輕的女子,千嬌百媚,美麗動人,卻異常無知,全然不懂自己的美貌有多麼的不可思議,完美到近乎神秘。她以演戲為職業,舞台顯示出了她的天資,她演得惟妙惟肖。可惜,她只把這天資認作空洞的玩意兒。那些善感的心靈,沉醉在獨一無二的美妙場景中,她卻一笑帶過地稱之“縹緲的詩情,虛空的幻想”。她紅著臉,不情願的,放低姿態去演戲(就像孩子去做蠢事兒一樣)。
如果她家境不錯,演戲只會是她心血來潮的消遣,不若打牌更來勁兒。她的嗓音富有魔力,充滿著每個音節。在她看來,好嗓子僅是謀生的工具,只因別無他才,才選擇在劇院工作;這並非是個體面的行當,她急不可待地想要放棄(一旦輕鬆地掙到一筆錢)。聽眾的讚美、熱情、歡呼,她只當遊手好閒之人一時興起,而偉大的藝術家不過是供觀眾“消遣的玩具”。
如今,這個女人選擇錯誤,不過並不為自己的名聲感到惋惜(過時的想法),她只關心演戲掙來的錢財,她會將之小心翼翼地藏好。
在她家鄉,她兩面三刀的行為若不為人知,她還要偽裝清純,咂摸著從中撈到好處。她全然不覺自己厚顏無恥,毫無一絲悔意。其實,精神的墮落,遠比肉體的沉淪更為罪不可赦。性格決定了人生,這樣的人,從裹進襁褓中那一刻起,人生的坎坷已命中注定,在劫難逃。
對於她感到遺憾之事的真正性質,她毫不知情,一言以蔽之,無知讓她的身軀形存實亡。
那麼,艾莉西亞究竟何時更為墮落?以前還是現在?在談到“墮落”時,她仍然可以自吹自擂,她口中的墮落,難道會比“犯錯”還要不道德嗎?至於貞潔,除了空虛她一無所失,因為她從未愛過,從未對愛情有過表白。
她把失足少女和妓女混為一談,雖說社會道德沒有明文規定,但二者有著天壤之別,她把少女不小心的失足認為可恥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