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鄭美俠 譯)

  歷史與超越的對立統一

  在科幻小說的發展史中,現實與幻想,自然與超自然,平淡與神奇,凡爾納的追隨者與威爾斯的支持者始終處於激烈的較量之中。早期科幻小說(即最早擷取到月球和異域旅行題材的科幻小說)通過旅行故事著力渲染匪夷所思的事物,而對尋常之事稍作鋪墊,一筆帶過。威爾斯獨闢蹊徑,用更多的筆墨描寫超自然的平凡之處。許多年來,凡爾納式的科幻小說似乎一直占據上風。但是,威爾斯式的科幻作品融坎貝爾的啟發性、海因萊恩的藝術性和阿西莫夫的冷靜推理於一爐,就影響而言,堪與前者匹敵。當然,隨著反叛的新浪潮運動和近來向幻想小說和科學幻想小說的回歸,形勢又發生了變化。

  不妨說科幻作品的核心就是辯證法:拿心臟的律動作比方,幻想在心臟收縮時被壓送至血管,而現實又在心臟舒張之際重返心臟。要把故事寫成科幻小說,而不是主流小說甚或未來派小說,人物非得出格,但劇情必須合乎邏輯,否則,故事就與幻想小說幾無二致了。實際的情況正是如此:有時幻想占優勢,有時現實領風騷。孰強孰弱歸根到底取決於文學思潮、時代、作家群,甚至是同一個作家不同的心境和思想傾向。

  伊恩·沃森(1943- )稱自己的作品是“歷史和超越的對立統一”,歷史建立在日常生活之上,所謂超越,指逾越目常的經驗。沃森出身於英國諾森伯蘭郡的北諾思設爾德,1963年獲得牛津巴利奧爾學院英語學士學位,1965午和1966年獲得該校文學學士和碩士學位。1965年至196 7年執教於坦尚尼亞三蘭港大學學院,隨後四年,在日本東京教育大學和慶應大學度過(並在日本女子大學任職一年),1970年至1976年任教於伯明罕工業藝術設計中心。之後,沃森轉為專業作家,做過報刊特寫的編輯,並經常為一家名為《基地》的刊物撰稿。

  在沃森的職業生涯中,《索因卡的森林之舞》發表得最早,於1966年出現在一家烏干達雜誌——《過渡》第二十七期上。隨後,《新世界》雜誌陸續刊出他寫的其它小說,1969年11月刊出的《土星下的屋頂花園》就赫然其中。小說集《緩慢的時間機器》1979年出版。其他集子包括《中暑》(1982)、《慢鳥》(1985)、《伊恩·沃森的書》(1985)、《惡水》(1987)、《拯救儀式》(1989)和《史達林的淚珠》(1991)。

  1969年,沃森推出一部青少年讀物——《鳥瞰日本》。1973年,他的第一本科幻小說《嵌入》問世,立刻震動了科幻小說界,榮膺約翰·坎貝爾紀念獎年度最佳科幻小說第二名。此後出版的小說有《不祥的貓》(1975),《快感機器》(1976,法文譯本,尚無英文版),《來自火星的印加入》(1977),《外星人特使》(1977),《奇蹟造訪者》(1977),《上帝之言》(1979),《愉悅花園》(1980),《在天堂的橋下》(1981,與麥可·畢曉普合著)和《死亡追蹤者》(1981)。此外,第二本關於日本的青少年讀物《未來的日本》於1977年問世。

  沃森選擇日本開始科幻小說創作,是為了在所謂“我名義上教授的英國文學和來自外部環境的信息的衝突中”活下去。他視科幻小說的創作為“一種普通的生存策略,一種靈活而大膽地思考未來的變通方法”,並注重“現實和意識的關係”(作品通過不同角度探討這一主題,如《嵌入》引入語言學知識,《不祥的貓》對鯨目動物智慧的思考,《外星入特使》講述進化問題,《來自火星的印加人》描寫新奇的生命形式,《奇蹟造訪者》的主題——飛碟神話)。他讓讀者思考:“人類對現實的本質,生命和宇宙的存在是否能達成某種形式的終極認識。”但是,沃森對超越的關注紮根於硬科學(自然科學的總稱)之上,並嚴格依據人類的社會和政治活動加以發揮。他稱自己的創作“從不嚴格的角度來看,是社會科學範疇的科幻小說,處於語言學、哲學、社會人類學和認識論的結合部”。

  短篇小說《2080年的世界科幻大會》於1980年10月刊載在《幻想小說和科幻小說雜誌》上,碰巧趕上在波聽頓召開的第三十八屆世界科幻大會。這部小說也許與沃森作品中的典型風格相去甚遠。它是一篇敘事文,節奏輕快,充滿趣味,藉助科幻小說本身對社會問題的探討,間接地描述了使人類文明退回到19世紀早期工業技術革命時期的“大崩潰”。尤其重要的是,它涉及到推動科幻小說興起的創新。其他長篇小說包括:《契訶夫的旅行》(1983)、黑色激流三部曲《河流三書》(1984)、《皈依者》(1984)、《王后魔術和國王魔術》(1986)、《權力》(1987)、《肉》(1988)、《巴比倫的妓女》(1988)、《火蟲》(1988)和《記憶蒼蠅》(1990)。

  局外人應當了解,2080年世界科幻小說會議舉辦的一系列活動沿襲了當今世界性會議的一貫作法:舉辦各種集會、社交聚會和宴會,邀請貴賓和發表演講,觀摩電影和頒發獎項。沃森的小說只是將這些事件的背景搬到一個多世紀以前而已。小說中一位貴賓作了一個感人肺腑的演講,他聲稱恆星和行星當屬科幻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因為它們處於人類力所不及的範圍之外,屬於科幻小說的神話世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