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頁
用力的一拍雙手,約翰仰天長嘆道!
就在前天下午,不顧日本人的強烈反對,英法美三國終於和中國達成了一致,簽下了一紙援助中國干涉俄國革命的協議!
五千萬英鎊的軍費援助,六十萬支步槍,五億發子彈,八百門大炮和五十萬發炮彈!
這是最終三國答應支援中國的物資,而且硬性規定這些援助和物資必須用在俄國戰場上。所有的物資都是現成的,只需要從歐洲運輸到中國就行,就連那五千萬英鎊的軍費援助,英法美也是慷他人之慨,轉嫁到了德國人的頭上。
對於英法美來說,這絕對是一筆划算的買賣!
出動至少八十萬大軍,那麼這些軍費和物資對中國來說是肯定不夠的,所以在英法美看來,只要中國人履行了協議,那就絕對不存在利用這些軍費和物資變得更強大的問題。因此為了安撫「反應強烈」的段祺瑞,同時也是為了彌補中國人的付出,三國也答應了段祺瑞提出的一個條件:中國有權收回一百年內所有被俄國掠奪的領土!
這個條件,意味著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對於英法美三國來說,遠東那些苦寒之地除了面積廣大之外,根本就毫無價值,自然毫不可惜的給中國人畫了一個大餅。唯一瘋狂反對的只有日本人,只不過在三個國家急切的想要干涉俄國卻又拿不出更好的辦法時,最終只能捏著鼻子同意了。
深吸了一口氣之後,約翰按捺不住心頭的興奮,立刻便坐下來攤開了信紙:「尊敬的段祺瑞總統……」
……
「很榮幸您能同意我的建議,我想這次干涉俄國革命對於中國來說是最好的時機,可以利用歐洲的力量收回蒙古,甚至收回中國被俄國奪走的所有土地……」
……
「關於武器,加上遠征軍帶回的以及國內生產的,我想應該已經足夠了,畢竟俄國現在正處於最虛弱的階段,軍隊戰鬥力更是無法和歐洲歸來的精銳們相提並論……」
……
「沒有必要和那些共產主義軍隊硬抗,我個人認為這次戰爭的關鍵在於另外一批俄國人,訓練他們,裝備他們,將會讓軍隊的損失降低很多……」
……
「要小心日本人,他們對於土地的渴望超過了一切,一定要小心他們!」
……
「那麼接下來,我會履行我的承諾,用原價收購中國在德國的所有欠帳,包括原本的二十一億馬克戰爭賠款和撫恤金,同時包括這一次五千萬英鎊的軍費!當然,這些並不包括那一億美元的無息貸款……」
第十四章 協議
1919年8月中旬,除了滯留俄國境內的捷克軍團之外,所有干涉軍撤出了俄國遠東,同時中國軍隊接管了所有聯軍控制的地區。
在這期間,中日軍隊發生了四次規模較大的衝突。
日本人當然很不樂意離開,他們花費了無數的軍費還沒有得到多少好處,怎麼可能願意?但是在鐵血總統段祺瑞的支持下,剛剛從歐洲歸來的遠征軍毫不手軟,用大炮和刺刀教會了日本應當如何尊重經歷了歐洲的陸軍精銳們!
空有強大的海軍,但是陸地上日本人卻占不到一丁點便宜。
吃了幾次虧的日本上躥下跳,卻得不到半點支持——在中國人即將出兵的關鍵時間點,沒有人會給自己找不痛快。
1919年8月28日,蘇維埃特使秘密抵達北京。
好不容易探知相關消息的蘇維埃震動不已,立刻便派出了全權特使,希望能夠和中國人達成協議。在全面分析了中國人的軍隊實力以及戰爭潛力之後,他們甚至願意讓外蒙古回歸中國,換得中國人放棄戰爭!
不要懷疑列寧的魄力,這種事兒他幹的多了!
但是讓蘇維埃失望的是,早已經得到約翰·亨特拉爾警告的段祺瑞斷然拒絕了俄國人的妥協,並且在1919年9月1日下達了命令,中國向俄國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二十萬大軍全面出擊!
沒有談判,也沒有妥協!
雖然武器都隨著遠征軍一起回到了中國,但是二十一億馬克和五千萬英鎊的賠款與援助還沒有到位,中國不能失去這筆巨額的資金。而且段祺瑞也很清楚,未來至少二十年,亞洲還將是英法的亞洲,中國人不可能拿了他們的錢不幹事。
更何況……
對於中國人來說,他們需要這場戰爭!
從1840年到1919年,中國已經經歷了八十年的屈辱史,俄國人更是給中國帶來了無數的苦難。在這個天賜的最好時機,俄國人被一戰、內亂和干涉折騰的虛弱無比,而同樣是藉助一戰和外國的支援,中國人則處於八十年來最強盛的時刻,稍有眼光的領導人都知道這一戰勢在必行!
所以剛在巴黎達成了協議,中國政府便開始援助那些「白軍」了。
當然,中國人自己窮的叮噹響,沒有理由去當活雷鋒,因此所有的援助都是由協約國提供的。而且1919年的下半年,正是高爾察克等白軍最危機的時刻,剛剛在別拉亞河遭遇了慘敗的高爾察克原本到了托博爾斯克,將會遭遇又一次失敗,然後決定到遠東投靠日本人。但是隨著中國人的到來,高爾察克似乎找到了最後一線希望!
高爾察克毫不猶豫的拿出了自己的底牌——數百噸的黃金在歷史上最後成迷的沙皇黃金!
就在前天下午,不顧日本人的強烈反對,英法美三國終於和中國達成了一致,簽下了一紙援助中國干涉俄國革命的協議!
五千萬英鎊的軍費援助,六十萬支步槍,五億發子彈,八百門大炮和五十萬發炮彈!
這是最終三國答應支援中國的物資,而且硬性規定這些援助和物資必須用在俄國戰場上。所有的物資都是現成的,只需要從歐洲運輸到中國就行,就連那五千萬英鎊的軍費援助,英法美也是慷他人之慨,轉嫁到了德國人的頭上。
對於英法美來說,這絕對是一筆划算的買賣!
出動至少八十萬大軍,那麼這些軍費和物資對中國來說是肯定不夠的,所以在英法美看來,只要中國人履行了協議,那就絕對不存在利用這些軍費和物資變得更強大的問題。因此為了安撫「反應強烈」的段祺瑞,同時也是為了彌補中國人的付出,三國也答應了段祺瑞提出的一個條件:中國有權收回一百年內所有被俄國掠奪的領土!
這個條件,意味著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對於英法美三國來說,遠東那些苦寒之地除了面積廣大之外,根本就毫無價值,自然毫不可惜的給中國人畫了一個大餅。唯一瘋狂反對的只有日本人,只不過在三個國家急切的想要干涉俄國卻又拿不出更好的辦法時,最終只能捏著鼻子同意了。
深吸了一口氣之後,約翰按捺不住心頭的興奮,立刻便坐下來攤開了信紙:「尊敬的段祺瑞總統……」
……
「很榮幸您能同意我的建議,我想這次干涉俄國革命對於中國來說是最好的時機,可以利用歐洲的力量收回蒙古,甚至收回中國被俄國奪走的所有土地……」
……
「關於武器,加上遠征軍帶回的以及國內生產的,我想應該已經足夠了,畢竟俄國現在正處於最虛弱的階段,軍隊戰鬥力更是無法和歐洲歸來的精銳們相提並論……」
……
「沒有必要和那些共產主義軍隊硬抗,我個人認為這次戰爭的關鍵在於另外一批俄國人,訓練他們,裝備他們,將會讓軍隊的損失降低很多……」
……
「要小心日本人,他們對於土地的渴望超過了一切,一定要小心他們!」
……
「那麼接下來,我會履行我的承諾,用原價收購中國在德國的所有欠帳,包括原本的二十一億馬克戰爭賠款和撫恤金,同時包括這一次五千萬英鎊的軍費!當然,這些並不包括那一億美元的無息貸款……」
第十四章 協議
1919年8月中旬,除了滯留俄國境內的捷克軍團之外,所有干涉軍撤出了俄國遠東,同時中國軍隊接管了所有聯軍控制的地區。
在這期間,中日軍隊發生了四次規模較大的衝突。
日本人當然很不樂意離開,他們花費了無數的軍費還沒有得到多少好處,怎麼可能願意?但是在鐵血總統段祺瑞的支持下,剛剛從歐洲歸來的遠征軍毫不手軟,用大炮和刺刀教會了日本應當如何尊重經歷了歐洲的陸軍精銳們!
空有強大的海軍,但是陸地上日本人卻占不到一丁點便宜。
吃了幾次虧的日本上躥下跳,卻得不到半點支持——在中國人即將出兵的關鍵時間點,沒有人會給自己找不痛快。
1919年8月28日,蘇維埃特使秘密抵達北京。
好不容易探知相關消息的蘇維埃震動不已,立刻便派出了全權特使,希望能夠和中國人達成協議。在全面分析了中國人的軍隊實力以及戰爭潛力之後,他們甚至願意讓外蒙古回歸中國,換得中國人放棄戰爭!
不要懷疑列寧的魄力,這種事兒他幹的多了!
但是讓蘇維埃失望的是,早已經得到約翰·亨特拉爾警告的段祺瑞斷然拒絕了俄國人的妥協,並且在1919年9月1日下達了命令,中國向俄國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二十萬大軍全面出擊!
沒有談判,也沒有妥協!
雖然武器都隨著遠征軍一起回到了中國,但是二十一億馬克和五千萬英鎊的賠款與援助還沒有到位,中國不能失去這筆巨額的資金。而且段祺瑞也很清楚,未來至少二十年,亞洲還將是英法的亞洲,中國人不可能拿了他們的錢不幹事。
更何況……
對於中國人來說,他們需要這場戰爭!
從1840年到1919年,中國已經經歷了八十年的屈辱史,俄國人更是給中國帶來了無數的苦難。在這個天賜的最好時機,俄國人被一戰、內亂和干涉折騰的虛弱無比,而同樣是藉助一戰和外國的支援,中國人則處於八十年來最強盛的時刻,稍有眼光的領導人都知道這一戰勢在必行!
所以剛在巴黎達成了協議,中國政府便開始援助那些「白軍」了。
當然,中國人自己窮的叮噹響,沒有理由去當活雷鋒,因此所有的援助都是由協約國提供的。而且1919年的下半年,正是高爾察克等白軍最危機的時刻,剛剛在別拉亞河遭遇了慘敗的高爾察克原本到了托博爾斯克,將會遭遇又一次失敗,然後決定到遠東投靠日本人。但是隨著中國人的到來,高爾察克似乎找到了最後一線希望!
高爾察克毫不猶豫的拿出了自己的底牌——數百噸的黃金在歷史上最後成迷的沙皇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