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曹丕問道:“那麼,以公之言應當如何?公可有破敵妙計?”

  賈詡回道:“未能想出破敵之策?”

  曹丕立破口大罵道:“既然如此,你在此多言做什麼?你如此乃煽動我軍軍心,你休在多言,朕已決定了。”

  兩日之後,曹丕親引御林軍精兵兩萬到官渡助戰。

  徐晃、張合等將迎曹丕如營帳,將探兵探之蜀軍的情況對曹丕稟明了一切。

  曹丕道:“蜀軍也不過六七萬軍,何況其兵糧皆要靠後方運來供足,我大魏乃以守為主,為何卻屢戰屢敗呢?”

  張合道:“陛下,聽逃兵回報,蜀王蘭飛一向用兵不按兵法規則,出其不意,所以我們才屢遭戰敗。”

  曹丕回道:“這不對,明明是兩軍對戰,白刃相對,戰於沙場,再敗也不至於敗得一塌糊塗吧。依我看,是兵將不能同心。比武之道,在於擊敵之虛;同樣用於作戰也是一樣的,如果兵力不集中,分散就成了散沙,當然易敗了。敵將就是看中了我們的這個弱點,所以我們兵多卻不能戰勝,就是斑馬、鹿等動物失群也易被虎豹所吃,但是群狼就可欺虎,也就是這個道理了。”

  正在此時,魏軍有兵來報導:“啟稟陛下,據探兵回報,蜀軍糧草乃屯於烏巢,而且蜀軍疏於防備。”

  “哦?”曹丕自問道,“前車之鑑,蘭子云不可能不知道當年袁本初屯糧於他處不加於重防,最後糧草被燒而戰敗啊。這其中有何奧妙呢?”

  張合道:“陛下,難道說蘭子云故以此來引我軍前去燒糧草,便設計奸滅我們?”

  賈詡若有所思地道:“依我看未必。當年先帝與袁本初戰於官渡之事,天下人皆知,當然你我皆然,故此依常理推斷蘭飛絕不會重蹈覆轍袁本初,但是否蘭飛是一個不按常理用兵的人物,就算我們明明知道他就是在烏巢屯糧,也不敢冒然出兵去襲;其虛虛實實,的確很難揣測,陛下還是小心中此人之計謀。”

  曹丕怒道:“你們一個個都說了一大堆廢話,卻沒有一個破敵之計,光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哼,你們之所以敗在蘭飛手下,也是理所當然了。”曹丕一句話把自己所有的臣子都罵得無語相對,只得低頭不語。

  十一、再戰官渡

  更新時間2007-7-4 18:54:00 字數:0

  曹丕不顧眾大臣的勸阻,一意要與蜀王蘭飛在官渡決一勝負,引軍到官渡與從烏巢所來的蜀軍對峙,任命老將徐晃、張合等人為先鋒。

  這日,兵報曹丕,諸葛亮、馬超所領蜀軍攻下汝南,斬殺大將再仁等將。曹丕一聽,差點從龍椅上摔下來。賈詡道:“陛下,如今蜀軍氣勢如虹,我軍得知曹仁將軍等人戰死,諸葛亮軍從汝南一、直逼許昌,必軍心不穩;依臣之見,不如退兵還守......”

  曹丕因叔父曹仁戰死正悲傷在際,一聽此言道:“賈詡,你說什麼?難道我比呂布、劉備之輩也不如嗎?居然不戰而逃?呂布、劉備之輩四處逃避,無一處可安身,也乃因戰敗而退,我難道要學他們以保全性命而走嗎?如此,我如何對得起死去的大魏之將?”

  賈詡道:“可是陛下,如今情勢有所不同,如若不退兵,諸葛亮引軍直逼我大魏陳留,前後兩面受敵,再無退路了啊。”

  “如果我們一旦退兵,士氣必減,蘭飛必引軍趁機急追,到時我們處於被動局面就更難了。”曹丕仰天而道,“成敗在此一戰,如天要亡我大魏,也避無可避。”

  徐晃道:“陛下,那隻好速戰速決,一鼓作氣與蘭飛來一個決一雌雄。”

  曹丕道:“好,事不一遲,在我軍還不知後方危急之時,向蜀軍發動進攻。”

  於是,曹丕命兵向在黃河南岸的蜀軍進軍。

  蜀王蘭飛正與眾將商議要事,一兵急急入報導:“稟大王,魏軍正向我軍軍營進軍而來。”

  蜀王蘭飛立身道:“來得正好。魏軍急於來攻,想必軍師孔明與馬將軍已向魏軍進攻,亂了魏軍後部陣腳。”

  孟獲道:“可是大王,我軍剛從北渡水而來,還沒有來得急休息,就又要出戰,恐難應敵啊。”

  蘭飛看了看孟獲,笑而不答,對張任道:“張將軍,你可知當年項羽背水一戰嗎?”

  張任拱手回答道:“回大王,項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戰,身為一軍之將,熟讀兵書,豈又有不知之理呢?”

  蘭飛道:“當年,項羽兵不足,將不多,可以一戰而破敵十數萬大軍,而今我軍兵雖不多,少也有三四萬軍,你以為可以破此魏軍嗎?”

  張任道:“兵戰,士氣當先,但是如置死地而後生,也是一種激勵士氣的一種辦法。再溫馴的狗,一旦憋急了同樣會咬人,而且更凶。”

  蘭飛點了點頭,道:“說得對,破釜沉舟之事,就交給你了,我與孟將軍引軍先去迎敵。”

  張任回答道:“是,大王。”

  蘭飛下令道:“孟將軍,小武準備迎戰。”

  “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