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余玉倩聽了師姐的話,看了俞仁一眼。“師姐說的也有道理。那,咱們就去一趟吧!泰州城現在也是重災區。城裡有錢也很難買到什麼好吃的。咱們去,也正好給他們送些好吃的,也算是給你長臉了。顯的你混的好。”

  俞仁沒有再反對。他知道黃玉蝶已經開始懷疑他的身份了。但越是如此,他越是要顯的坦然。

  三人在房裡說了一會兒話,便有小二來報,說是在醉仙居定的酒菜已經送來了。問是不是要提進來。

  “不用了。你們派兩個人給我提著。我們要去拜會朋友。”黃玉蝶說著,給了小二一小塊碎銀作為打賞。小二接了銀子,道了謝,轉身去了。

  黃玉蝶向俞仁道,“走吧!沈大公子。”

  俞仁開了門,才向前走了兩步,突然又停住了。“我都忘了,還不知道他們在哪兒落腳呢?”

  “我知道,我來帶路。”黃玉蝶說著,跨步向前,當先給他們領路。

  泰州城沒有大河,只有幾條小河連通著大清河的支流,到了冬季,就往往乾枯了,特別是這一次的。許多以前很少乾枯的河流也都出現了斷流,如果不是還井水,人們真是連吃水都有困難了。所幸,這樣的情況已經得到了改善,今春的雨水還算充分,不少去年斷流的小河,今年又開始蓄水了。雖然沒辦法馬上使田裡的莊稼長起來,但至少也讓無數的農民們看到了希望。

  黃吉安他們的小船沿著一條新近蓄水的小河,直接開進泰州城。

  他們也是剛剛才到泰州不久,只比俞仁他們早了一天。黃吉安領著大家在河邊就近的地方找了家客棧住下來。白天,大家便都又回到船上,準備鋪開攤子做生意。

  這一趟,他們名為貶茶。其實也帶了不少的日用品,特別是江南的棉布。大家於是就在河邊的空地上支起了攤子。來看的人,到也不少,只是買的人不多。幾乎都是看熱鬧的。

  不過,生意的好壞,黃吉安倒也不在意。反正他們此行,最主要的目的也並不是為了來賣這些東西的。

  相對於濟南府的荒涼和飢餓,泰州要顯的好那麼一些。

  通過黃吉安一天的打探,得知。其實,並不是泰州的災情比濟南府輕。而是因為泰州有一位極重民生的退位高官。雖然他已至仕在家,但早在旱災發生之初,此人便多次上表朝廷,希望可以發糧賑災。

  雖然朝廷最終並沒有給他們發下糧食,但是這位仁兄也並沒有就此罷休。他糾集了泰州城裡重要的大戶鄉紳,安排他們用船走運河到江南一帶買來了不少糧食,並托人幫他們打通這一路的水路關係。

  由於銀子吃緊,他們所買的大多都是江南人不大愛吃的各類粗糧。但正是這種粗糧,救活了無數泰州城百姓的命。

  可是,由於錢糧有限,他們無法顧及太大的範圍。因此,對於外地的流民,他們大多也是並不施賑。也因為如此,那些從外地跑來的流民,幾乎沒有人進城,而是直接投奔了城外的幾處施賑地。

  黃吉安將這一切打探清楚,正想著準備要出城,去看看城外的幾處施賑地。便看到一群人向他們走來。

  為首的,正是當初他們在濟南城外的小鎮相遇的聞香教徒的那兩名女子。而緊跟在她們身後的,是俞仁。

  黃吉安突然看到他們,也很意外。但他卻故意裝作沒有看見的樣子,繼續兜售著他的生意。

  “三哥,你們果然在這裡。”俞仁快走兩步,來到黃吉安的面前。“剛才黃師姐說你們也到泰州了,我還不信呢!沒想到真的是你們。太好了。”

  黃吉安抬起頭,裝作意外的樣子,“呀!是九弟啊!九弟,這些天你去哪兒了,怎麼也不跟我們打個招呼。我們還正為你擔心呢!”

  兩人半真半假的做起了戲。這些稱呼也都是他們事先約好了的,倒也並沒有什麼破綻。

  “我那天遇上點事情,耽擱了。回來時,你們的船都已經走了,我只好跟兩二姑娘同行。”俞仁道。“我來給三哥介紹一下。這是我新認識的兩位朋友。黃姑娘、余姑娘。她們都是本泰州人。咱們到這兒做生意,有她們的關照,今後倒也方便了不少。”

  說著,俞仁便給黃吉安引見。

  余玉倩也認真的給黃吉安施了一禮,“三哥好!”

  而黃玉蝶卻只是向黃吉安拱了拱手。

  黃吉安倒也不在意,向三人道,“你看我這兒太亂。不如我們回客棧再談吧!”

  俞仁點頭,正要隨黃吉安起身。黃玉蝶卻突然攔住了他們。

  “不如去船上談吧!我們還帶了些酒菜,正好在船上設個席。也算是我們姐妹略盡地主之誼的意思。”

  黃吉安看了俞仁一眼,見他沒有給出什麼暗示,便道,“那,也好。船上飲酒,倒也多添了些雅意。那咱們幾個,也便學著別人附庸風雅一回。”

  大家於是隨著黃吉安登上船。黃玉蝶跟在黃吉安身後,她的目光一直在船上四處的掃視,好像是在尋找著什麼。

  黃吉安命人將一張矮桌從船艙里搬了出來,然後又鋪上了幾張羊毛墊。

  “船上條件簡陋,兩二姑娘莫要見笑才好。”

  余玉倩幫著將桌鋪弄好,一面從客棧小二的手裡將酒菜端了出來。“三哥見外了。我們跟沈浩都是很好的朋友,您便把我們當作像他一樣就好。不必客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