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了這事,俞咨皋曾與堂兄俞元乾談了好幾次,可是他卻從來沒有說服過他這位執拗的堂兄。最終,兩家斷絕了往來。

  前年俞元乾因被朝廷革職憂憤而死,俞咨皋也曾親自前往弔唁。本來,他是想將已無依靠的堂侄帶回福建,留在自己身邊的。可是因為俞元乾曾有遺言,讓他去投奔他舅舅沈明航。俞咨皋鬱悶的回到了福建。他知道,對於自己為官斂財的做法,堂兄是到死也沒有原諒他的。

  這時候聽到俞仁生死未卜,雖然明知這個俞仁並非自己的堂侄,不過是個同名同姓之人,俞咨皋的心中還是忍不住泛起一絲傷懷。

  “傳令下去,盡力救援那些落水的海盜,務必要留他們一條活命。”

  劉宏生暗暗奇怪,自己的總兵大人,向來對盜匪是毫不留情的,怎麼今次突然變的如此仁慈了,這可不是他的性格。可是他也不敢問,只得領命下去了。

  這一次,四條海盜船果然如俞咨皋所料,他們一路揚帆南下,再也不敢有任何耽擱,惟恐跑的慢了被官兵趕上。而這一路又是順風。因此,不過數日,他們便到達了東番島的雞籠小鎮。

  雞籠是東番島有僅有的幾處小鎮之一,這兒有一個不大的淺水碼頭,許多到南洋做生意的商船都會在這兒中轉,補充些水和食物。不過,雞籠可不僅僅只有淺水碼頭,這兒的水網也是相當的發達,只是沒有什麼大江大河。

  俞咨皋的艦隊追著四條許氏海盜船到達雞籠後,這四條海盜船便毫不猶豫的鑽進了一條不寬的水道。當俞咨皋的主力艦隊到達時,他的餘下的三十條快船和二十條三號福船早已一起追了下去。

  “大人,咱們要繼續追嗎?這兒應該就是這些海盜新找的落腳點了。”

  俞咨皋手撫長須望了望遠處曲曲折折的水道。“先不要著急。既然已經到了他們的老巢,就不要著急了。你先去找幾位當地的鄉民,問問情景。

  劉宏生答應著下去了。

  不一會兒,他帶來兩位六十上下的老頭。可是因為這些老頭所講的本地番話他們根本聽不懂,沒有辦法,俞咨皋只好又把他們放了回去,讓劉宏生重新找了一名在雞籠做小買賣的人。

  因為在這兒做生意的主客便是大明各地往來南洋的客商,所以這位四十上下的男子雖然是本地番人,卻能講一口還能聽的懂的官話。

  劉宏生將這名男子帶到俞咨皋的主艦上。

  “這是我們的總兵俞大人。我們這次到這兒來,是為了清剿南逃到此的一批海盜。你可知道這些剛逃過來不久的海盜,在什麼地方?”劉宏生一進船艙,便向那男人問道。

  那男人見到俞咨皋帶來的這一批的船隊,似乎並不吃驚,大概是他在此地見慣了南來北往的船隊,早已習以為常了。

  “回大人的話,我們雞籠最近確實來了一批人,他們自稱是大明朝廷新封的東番巡撫,特到此地囤墾戍邊的。”

  俞咨皋一聽大喜。

  “噢?有多少人?”

  第二百六十三章 圍殲之計

  “他們前後來了兩批,第一批估計有四五千人,後面的一批又有三四千人。據我估計,人數應該不下八千。不過,這當中還相當一部分是婦孺。”

  俞咨皋點點頭,“可知他們的船有多少?”

  “要說船嘛!只怕不下五百條。”

  “什麼,這麼多?”劉宏生嚇了一大跳。

  還是俞咨皋比較鎮定。“都是些什麼船?”

  “主要都是一些單桅的小船,大船也有,不過不多。”

  劉宏生這才鬆了口氣。“可知道他們住在哪裡?”

  “這個,小人沒有去過,不過聽別人說,他們就住在離此三十餘里外的淡水,從這兒沿前面的那條水道下去,向前三十里便到了。”

  俞咨皋看了一眼劉宏生。劉宏生向俞咨皋點了點頭。

  “好,你先下去吧!賞這位鄉親十兩銀子。如果他願意給我們帶路,再賞他五十兩銀子。”俞咨皋吩咐道。

  那男人千恩萬謝的下去了。

  “怎麼辦?大人。”劉宏生一見男子走出船艙,便急急的問。

  “不急。咱們這麼多天都等了,也不在乎再多等這一時。你先派人去把我們先前追敵的快船召回來。如果我猜的不錯的話,他們此刻應該已經與海盜接上了戰。如果他們不撤,只有一個結果。”

  “什麼結果?”劉宏生問。

  “全軍覆沒。所以,你趕緊帶人去迎一迎他們。但是一定要記住,如果與海盜接戰,只許敗,不許勝。

  這一次可是上天送給我們的一個絕好機會,我要做到萬無一失,務必將這些海盜全殲於此。如果讓他們逃了,這以後的麻煩可就大了。”

  劉宏生答應著下去了。

  劉宏生一走,俞咨皋馬上又叫來他手下的兩名千總,讓他們分別帶領一千人,從陸路乘夜繞到三十里外的淡水,從南北兩面暗中將海盜包圍,以防止他們在交戰後向四周的山區突圍。

  “記住,你們兩個這次一定要隱蔽行蹤,務必不能讓敵人發現你們的行蹤。你們先回去早些做準備,到中夜時,你們把船向南北各繞開五里,然後再棄船登岸。不可讓人發現你們的行蹤。如果讓敵人發現了我們的意圖,跑掉了,我唯你們是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