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俞仁點頭,沒有說話。這求著別人認自己做乾兒子的事情,他還真是第一次干,想想不由的有些臉紅。不過,還好他這只是為了趙蕊,並不像其他的許多人,是為了自己的官位榮華之類。說起來,他這也算是為了愛情而做的犧牲,也算是一種純潔的無恥了。

  次日,因為要準備上午跟汪文言去赴宴,他早早的便起來準備了。沒想到趙蕊比他起來的還早。一見他起床,趙蕊便忙給他把洗臉水端進了房裡。

  俞仁洗了臉,又在屋子裡看了一會兒的書,汪文言才慢悠悠的起了床。俞仁以為這回就該去了。可是汪文言卻說不忙,兩人在家裡又下了兩局圍棋,眼見著到了午正,汪文言讓下人們上了些點心,三人吃了,這才打發家人安排車子送他們三人去赴宴。

  九月的北京城已經有了些涼意,可淳安酒樓里今天卻感覺不到一絲的涼,反而異常的熱鬧。上百名穿著士子服的男人在一樓高聲的談論著最近的朝局變化,以及猜測著新皇登基後將會帶來的新政。許多人都是高談闊論著自己的政治主張。

  這些人中大多都是言官。這也是東林黨的特點,從東林黨形成的那一天開始,他們的這種特點就確定了下來,一直都是言官為主體。而大明的言官又有一個極大的特點,那就是聞風奏事。也就是說,他們只要聽到一點風聲的事情,便可以給皇上上摺子,並不需要去仔細求證。皇上還不能因為他們所奏事情的不實而治他們的罪。這是大明的開國皇帝,那位乞丐皇帝朱元璋定下的規矩。

  當初朱元璋定下這條規矩時,原本是想讓言官奏事不要受朝中權臣們的影響。可是發展到了如今,這些言官們卻往往成為朝中重臣相互攻伐的重要武器,或者說言官們已經進級到了與菜市場裡的大媽們級別。至少在吵架和誣陷的本領上,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此外,大明的言官雖然各有分工,但是近年來也已逐漸形成了一種風氣。那就是,這些言官往往並不受自己所轄範圍的限制,而是成了現代人常說的“太平洋警察”——管的寬。

  只要是與大明朝有關的人、有關的事,南至兩廣北至遼東,沒有他們不管的。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些人往往都喜歡聚在一起討論國政。一遇到什麼事情,也常常是抱著團的一涌而上。只要被他們瞄上了誰,不用別的,就光光是用奏摺,就能把這人給壓死。

  這就是大明的言官。

  汪文言帶著俞仁和穿著男裝的趙蕊走進酒樓。

  一樓的眾人也有認識汪文言的,也有不認識的,其中有十多人站了起來。汪文言向他們點了點頭,便帶著俞仁和趙蕊上了二樓。要知道,今天到場的這些人,那可都是東林黨中有頭有臉的人物。這些人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是通過科場這條路走上的官場,如今在京里,那多少都要算是個人物的。

  可是汪文言卻僅僅是個連秀才都不是的小吏。而這些人卻能如此的尊重他,這真不一件容易的事。當然,這種尊重,也是汪文言用自己的實力爭取來的,而是不通過某種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

  東林黨人都知道,這個汪文言雖然只是個小吏的身份,可是他卻往往比一些朝中大員還能影響朝局。便拿一個多月前的先皇登基的事來說吧!當時萬曆帝病危,先皇雖然身為太子,卻因為一直不得寵而猶豫不敢進宮。

  後來,還是汪文言的一句話,讓先帝終於決定進宮。這才能順利繼位。

  在東林黨中,一直有這樣的一種傳統,這些人,最信服的是實力,最討厭的是關係戶。

  三人來到二樓,二樓也已經來了不少人。見到汪文言,大家都站起來。汪文言客氣的跟眾人一一打著招呼,然後將俞仁與趙蕊安排在靠角落的一桌坐下來。

  很快,樓下傳來一陣喧鬧。然後,便從樓下走上來幾個人。俞仁坐在趙蕊身邊,身邊的這些人,他一個也不認識,只能跟趙蕊說話。這時見上樓的幾人引起樓下的喧鬧,知道必是東林黨的重要成員來了。

  果然,就見幾位四五十歲的男人簇擁著一個六十來歲的精幹老頭登上了樓。這老頭雖然已然六十開外,卻十分精健,走起路來分外精神,眼睛更是利的好似一把刀。

  “我爹來了!”趙蕊小聲在俞仁耳邊道。

  原來這個老頭就是趙蕊的老爹趙南星,也是東林三巨頭中唯一還活躍在一線的人。

  俞仁雖然早就聽過他的盛名,卻還是第一次見到。不免得多看了幾眼。

  趙南星一上樓,樓上的人便全都站了起來。有數十人已經迎到了樓道口。趙南星橫眼掃了一遍全場。他的目光在俞仁與趙蕊的這一桌上稍稍停頓了一秒,顯然已經認出了自己的愛女趙蕊。

  但是,他的目光也僅僅是在他們這一桌多停了一秒鐘,然後便隨著眾人走到正中的一張桌子邊坐下。

  趙南星落坐後,便向站在樓道口的一個年輕人抬了抬手,“好,現在開席吧!”

  坐在趙南星身邊的一名中年人問,“我們不等葉大人了嗎?”

  第二百三十章 家翁試婿

  趙南星擺了擺手。“葉大人並非我東林一脈,今天就不要請他了。請了他也不會來。”

  說完,趙南星向那中年人道,“共之啊!文孺怎麼坐那邊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