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顏佩韋聽了這話,定了定神,端起桌上的一杯涼茶,一口喝了。這才道,“其實,這事還要從我在老家講起了。

  我家在江西九江府,世代都做織工。到我爹這一輩的時候,家裡小有了些積余。我自小便跟著爹爹學做織紡,可是我對這些沒興趣。於是,我便偷懶。我整天在想,要是這織機可以自己轉動,那就好了。所以,我便努力研究改進織機,後來便發明了利用水流來推動的織機。可是這種織機由於受水流環境的限制,並不太實用。

  所以後來我又繼續研究。有一次,我看到家裡燒開水的大鍋的鍋蓋被蒸汽給推開了。我便想,既然蒸汽連那麼厚重的榆木鍋蓋都可以推的開,那它能不能推的動織機呢?

  然後,我便開始著手研究。經過了六年多的努力,我終於製作出了一台可以用蒸汽推動的織機。

  這時,我爹已經過世數年,由於我這幾年一直在研究蒸汽織機,家境也漸漸的差了下來。我本指望著,可以用這個蒸汽織機賺一筆銀子,卻沒想到,我剛把這個織機拿給我的一個織工朋友看,他便當頭給我一瓢冷水。

  他說,‘你弄了這個東西,那以後豈不是就不用我們織工了。我們這些織工豈不是要統統被餓死了。’

  我當時無言以對。沒想到第二天,便有一大群的織工湧進我家裡來,要我把這織機給砸了。我當時捨不得砸,便騙他們說,其實並沒有這個東西,是我跟朋友開玩笑的,那有不用人推,自己就可以轉的織機啊!我又不是神仙。可是這些人卻不信。

  最後,他們強行闖入我家後院,把那台織機給砸了。

  第二日,我那朋友悄悄跑來告訴我。說他們正在商議,準備把我也給殺了。因為砸了織機,我還可以再造。如果這種機子被織房的老闆看到了,那他們從此便沒會失業,他們就要被餓死了。

  我當時嚇的不行,只好連夜收拾東西,帶著老婆逃了出來。

  結果,這一逃,便逃到了蘇州府。到了這裡,我老婆生了一場病,我只好暫時在此安頓下來。可是老婆這一病,把我們僅有的幾兩銀子也都給花光了。沒辦法下,我聽說汪先生是個樂善好施的大善人,我於是便恬著臉來試試。

  方才小相公突然讓我畫圖,又要讓我解釋,我以為您也是跟他們一樣,是要殺我的。所以,我便嚇的趕緊跑了。”

  俞仁聽到這裡,不由的想笑,可又為這個顏佩韋的命運悲嘆。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啊!一個有著驚天發明的人,得到的社會回報卻是背井離鄉、流浪異鄉。這又怎麼能不讓人扼腕嘆息。

  聽到了這裡,俞仁也終於相信了顏佩韋的話,相信他真的造出了蒸汽機。如今細想想,中國人在這個時期造出蒸汽的可能還是很大的。首先,與此同時期的宋應星編寫的天工開物上,便已經有了許多由水流推動的非人力的織機等一類的機器。

  那麼,也就是說在這個時期,由於手工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已經開始漸漸的意識到,需要一種來代替人或騾馬的動力。

  其次,一台簡易的蒸汽機,並不是那麼的難造,技術難度並不是很大。

  但是,所以會沒有被人們所推廣,大概跟那個時期的歷史大局有關。因為明末清初經歷了滿人入關,前後經歷了數十年的戰爭。東南半壁雖然較全國的遼東與山東、河北而言,受創較小,但是至少也損失了三分之二的人口,而餘下來的人們,因為戰爭的威脅,他們、僅僅是但救活命,至於什麼發展,自然也就無從談起。這就造成了中國經濟與科技一下子倒退了數百年。這大概也就是近代中國一直落後於西方的根本原因了。

  俞仁將思緒拉到眼前,顏佩韋說完,帶著幾分不安的看著俞仁。

  俞仁輕嘆了口氣,“顏先生,真是委屈你了。你的發明,對我們這個世界是將會有大用的。他們這樣子的待你,實在是太不應該,太不應該了。”

  說完,俞仁向趙蕊道,“蕊蕊。顏先生的事情,我就託付給你了。你給我擬一個方案,我要把顏先生研製出的這種蒸汽織機向眾人推廣。此外,你另撥一筆款子,交由顏先生自由支配,讓顏先生繼續研究這個蒸汽車。我少,這筆款起馬也不能少於五百兩。而且還得給顏先生準備地方、準備助手。

  我相信,這個東西不僅僅可以推動織機,它還可以推動更多的東西。不久的將來,它將會徹底的改變我們的生活。”

  趙蕊趕緊點頭,還從懷裡掏出一個小摺子,然後又拿出一支精緻的小筆在上面寫起來。

  這支筆是俞仁專門為趙蕊設計的,也就是類似於現代的鋼筆,是為了讓趙蕊記寫方便用的。

  顏佩韋沒想到俞仁會如此重視他。他也是大為激動,連眼淚都在眼眶裡打轉了。但他還是極力的控制著情素。

  他向俞仁深施一禮。“先生對我的再造之恩,我顏佩韋終生不敢忘。只是不知道先生想讓我把這蒸汽機裝到什麼東西上去?”

  “馬車。”俞仁回答的非常簡潔。我要把它裝在馬車上,讓它可以代替騾馬。”

  “如果你做到了這一點,那咱們創造的價值就遠不只五百兩了,就是五千、五萬兩也還要遠遠的超過。”

  顏佩韋拍著胸脯保證道,“先生的話我記住了。只要我顏佩韋還有一口氣在,必會全力以赴,達成先生的心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