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當初學做船時,他們就是在這兒教我的。這兒除了我們,還有幾個造船的人家,他們都是當年朝廷建造巨型樓船的船工的後人,世代以造船為業。

  只是如今,他們也早已不再建造像當年那樣的大船了,只是造些小船給漁民們用。偶爾也造幾條稍大些的商船。不過,這樣的機會很少。因為南京這兒的海商很少。有來的,也幾乎都是外地來收貨的。我們大明如今出洋的海商,幾乎都是福建人。所以,南京這兒的海船也就無人定做。”孫夢虎一面走,一面向俞仁介紹著情況。

  “你們造船難道不是客人先下訂單,然後再造的嗎?”俞仁問。

  “是的啊!可是,有時候,客人下了訂單,事後又不要的也常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就不得不再找其他買家了。我們最近造的兩條船就是這樣的情況。我們前後搭進去了五百多兩銀子,可是客人看了船後並不滿意,便不要了。我們也沒有辦法,只好另找別的客人,看看能不能便宜些處理掉。”孫夢虎無耐的道。

  “為什麼?是他們下的訂單,怎麼又不要?”

  第一百一十九章 銷售技巧

  “他們說我們的船做的太厚,太笨重了。他們定的是江船,不是海船。這也不能怪他們。我們當時做的時候確實是忽略了這個問題。以前我們學做船時,學的都是做海船,接這個單子時,我也沒想到江船與海船會有這樣的區別。以我們想,反正不都是在水裡跑的嘛,所以就照著海船做了。誰想到會有這樣的問題。”

  俞仁總算是明白了些事情的始末。“那你這次約的客人是要買海船還是江船啊?”

  “海船。聽說他們就是跑海路的。原本這個客人只是到南京來收貨的。我便托人給問,看他們有沒有意向買我的船。我打算便宜處理給他們。不然,這樣壓著,我們的銀子就都壓在這兒了,既造不了新船,也沒辦法還債。”

  四人一面說,一面便進了園了。

  雖然從外面看,這個園子很荒蕪,其實裡面還是有些生氣的。從斷牆處走進去,穿過一條荒草林立的小道,向前不遠便可以看到,園子裡緊靠江邊的地方,有三處沒有長草。

  這三處就是各家造船的地方了。俞仁注意到,其他的兩家都有人在開工,唯了最靠西面的一處地方沒有人,只停了兩條已經做好了的船。俞仁猜想,那兒一定就是虎子他們三人做船的地方了。

  這兩條船是一樣的制式,不算大,在海船里,只能算是小個子,長不過十幾米,寬不過四五米。俞仁走上船,見甲板上的漆面已經有些舊了。俞仁知道,如果再不處理掉它們,只怕很快就要把它們當舊船處理了。

  看來,要是再不解決的話,虎子他們三個的日子就真的不好過了。可是,在這兒,俞仁又沒有一個可用的朋友。想要幫忙,也實在並不容易。

  四人在船邊稍等了一會兒,便見一個個頭不高的麻子領著一個身材魁梧的男人進了園子。三人一進園,便直接向孫夢虎他們幾人走過來。

  四人忙迎了上去。

  “虎子,這位就是我先前跟你說過的史員外。史員外是山東人,這幾天正好在咱們這兒收貨。聽說你有兩條海船有意要處理,史員外便想來看看。”

  那史員外五十上下,面色白皙,看上去倒不像是長年在外面跑的人。不過他倒是個直爽的人,眼見船就在面前,史員外也不與他們多客套,便乾脆登上了船。

  “就是這兩條嗎?”史員外問。

  “對,就是這兩條。”孫夢虎忙應道。

  史員外在船上看了一圈,又下船繞著兩條船走了一圈。“看起來有點小嘛!”

  “小船有小船的好啊!跑起來快!”俞仁見孫夢虎三人都不說話,趕緊補上一句。

  史員外看著俞仁。“它們跑的快嗎?我看它們跟其他的海船也沒什麼區別啊?”

  俞仁眼見面前的這單生意要黃,終於忍不住試探的問了一句,“史員外是跑海路的,不知道您認不認識許心素許二爺?”

  俞仁沒有提李瑩的名字。因為這個姓史的是山東人,李瑩的勢力重點在浙閩,南京一帶基本都是許心素的勢力範圍。

  史員外聽俞仁突然問他認不認識許心素,也有些奇怪。可是他是跑山東到朝鮮這一帶線的,有時候也去去東洋。就算收貨也只到南京。而且,史員外每次南下也都是走運河,然後轉大清河入海,根本就沒有機會與許心素他們接觸。

  史員外搖了搖頭。

  俞仁有些失望。他原本還想著,要是此人認識許心素,便多少要賣他些面子,那面前的這單生意也就好談了。可是現在看來,許心素的勢是借不到了。那就只能憑真實力了。

  “我們這條船與另家造的船有一處大不同,跑起來絕對比他們的要快的多。”俞仁道。他前世雖然是個化裝師,可是化裝的同時,也時常需要向客人推銷一些化裝品。因此,對於銷售的技巧,他還是知道一些的。俞仁知道,如果不拿出點特別的優勢出來,這史員外說不定轉身就要走了。

  “噢!什麼特別之處?”史員外果然來了興趣。

  一聽到這句問話,旁邊的孫夢虎的淚都要下來了。因為他知道,自己造的這條船與其他人家所造的船是一模一樣,沒有任何區別。他就是跟他們學的呀!可是俞仁偏要說不同。現在客人問起來了,孫夢虎怎能不緊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