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此,俞仁十招不到,便很輕鬆的將唐轍踢出了圈外。

  唐轍被俞仁踢的在地上翻了個跟頭,那模樣實在狼狽。到這時候他才知道,俞仁與盧象升雖然是和楊舉一樣都是讀書人,可是並不都同楊舉一般弱,他們這一次太輕敵了。然而,這時候再反省已經遲了。

  唐轍敗下陣來後,人群中立時發出震耳欲聾的叫好聲。

  王世基一見唐轍敗下陣來,趕緊衝上來,想要將俞仁趕下台,也好快些結束戰鬥。他雖然想的很好:打算乘俞仁連續作戰,體力未復的機會,來撿這個現成的便宜。可是,這位在書院裡光會欺負同窗的傢伙,上了陣才發現,面前的這個姓俞的傢伙遠比他想像中的要強悍的多。

  王世基跳進圈來,還沒站穩腳根,俞仁的劍便已經到了他的面前。這一次,俞仁甚至都沒用到五招,王世基便被趕出了圈外。搞的王老虎感覺自己以後都沒臉再在萬松書院裡混了。至少,收保護費這一行,怕是干不下去了。

  “我來領教。”李六不等王世基退下來,便大吼一聲,拾起一把木劍衝進了圈內。

  俞仁看見李六出手了,這一次他可不敢再大意。李六的伸手,他是領教過的。雖然他有自信,憑自己現在的伸手應該可以戰而勝之。可是,眼下最關鍵的是,要如何才能既省力,又可以擊敗李六。要知道,還有一個李顯忠沒有出場呢!

  俞仁從福建開始,便與李顯忠打過多次交道。可是他始終沒有看到過李顯忠出手,唯一的一次,李顯忠用的還是箭。到底李顯忠的實力有多強,這對俞仁來說一直都是一個迷。

  可是,俞仁認為,李顯忠既然是遼東李家的第三代子弟的代表,那麼他的武功一定也在李六、李七之上。雖然李七號稱是遼東李家第一勇士,但是俞仁也打聽到,這個李七的功夫正是跟李家過世的老太爺——李成梁學的。他是李成梁晚年的護衛之一,是李成梁一手**出來的。

  既然李成梁**的一個護衛都如此利害,那他的親孫子的武功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面對著將要出場的這最後一個對手,也是最可怕的對手。俞仁一直找不到什麼好的辦法,他甚至都感覺不到自己有一絲的勝算。俞仁正自思量著這個問題,李六卻已向俞仁發動了攻勢。

  李六必竟與唐轍、王世基不同,這兩個傢伙光會耍嘴皮子,手底的功夫實在稀鬆平常。

  當李六的攻勢發動起來,俞仁才發現,自己被動了。而且是非常的被動,因為李六已經進攻了。關鍵是,俞仁從來沒有練過一招守式。現在面對李六的進攻,俞仁根本不知道要如何防守。

  但是,俞仁必竟頭腦還清醒,他知道自己此時再也沒有猶豫的時間了。於是,俞仁果斷的放棄了防守,他要以強挨李六的一劍的代價,來換取局勢的主動。反正,李六手裡的只是把木劍,就算挨上一劍,也不會有多大的傷。可是他卻可以使出他最擅長、也是他唯一會的招式“乾坤十節”。

  第九十三章 眾怒難犯

  果然,情況正與俞仁所料一般。李六的一劍劈在俞仁的肩膀上,但他馬上便發現俞仁根本沒有接他的招。而是直接也向他劈出了一劍。在俞仁的“乾坤十節”的十招中,沒有一招是刺,全部都是砍劈的動作。這也使俞仁的臂力優勢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雖然拿的是木劍,但俞仁的那氣勢,卻好像就算面前擺著的是一塊石頭,他也可以一劍將其劈開。

  李六不是俞仁,他可沒有抱必死的想法。所以,當俞仁這霸氣十足的一劍劈過來時,李六退了。這一退就再也無法搬回劣勢了,俞仁的木劍快如狂風,根本沒有給李六喘息的機會。

  雖然李六勉強撐了五十招,可他的身上也早已汗流浹背了。俞仁招式十分簡明,甚至都沒有什麼變化,幾乎招招相同,但劈過來的劍卻一劍比一劍重。終於,李六再也把持不住手中的木劍。木劍被俞仁劈的飛上了天。就在李六吃驚的當口,俞仁的木劍已直取他的中宮而來。

  這一劍既快且狠。總算李六反映快,及時向後來了個驢打滾,這才堪堪避過了這一劍。

  可是,李六才剛重新站起來,馬上又被一人從身後給踹的倒了下去。

  踹倒李六的人是李顯忠。因為李六的這一滾雖然使的很及時,滾的也很漂亮,但是他卻忘記了一件最要命的事——在他的身後不遠就是白線。他這一滾,早已滾出了線外。

  “蠢材!連一個手下敗將都搞不定,我養你有什麼用!”

  李六聽到公子的罵聲,心裡一驚,趕忙低頭去看。果然,自己身處的位置已在圈線三尺之外的位置。

  李顯忠罵完了李六,從他的手裡奪過木劍,站到了圈子當中。

  俞仁終於見到李顯忠出手了,對於這個對手,俞仁自然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雖然,在別人的眼裡,他們距離這場步戰的最後勝利僅僅只是一步之遙。甚至在場外,很多支持東林黨的人們已經開始在高喊口號,準備慶祝勝利了。

  然而,在俞仁的心裡,他卻是完全不一樣的心境。

  目視著李顯忠一步步的向自己逼近,俞仁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以李七的伸手,這木劍在他的手裡,便可以使的如真劍一般,殺人取命也是輕鬆自如。那麼,這樣的木劍,在李顯忠的手裡,又會有怎樣的威力呢?俞仁不敢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