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總參部長置疑:“也不能把美國人看得那麼脆弱,別忘了珍珠港後,美國是怎樣奮起反擊的。”
總理微微一笑:“此一時彼一時。珍珠港事件前,美國的孤立主義情緒占上風,議會和民眾不願捲入戰爭,而日本的偷襲,激起了美國人的復仇心理。而現在,美國民眾和政府,都對其在常規軍事力量領域中的絕對優勢,產生了相當狂妄的迷信,因此美國現在奉行的是單邊主義。這種狂妄和迷信,是脆弱的。”
“如果引發核戰爭怎麼辦?”
“美國敢於對我們發動這樣大規模的攻擊,說明他們不怕引發核戰爭。他們不怕,我們反而怕了,那這仗也不用打了。再說,他們可以攻擊我們的國土,我們怎麼不能攻擊美國的國土?”
“攻擊美國本土,我們有把握嗎?”
總理看了看中年人,中年人會心地點頭:“有把握!”
中年人站起來:“要打就要打痛!不痛徹心肺,美國是不會罷手的。追命系統現在準備進行第二次部署,但是美國的攔截手段也越來越高明,所以追命系統只能用於戰區攻擊,很難突破北美嚴密的防空攔截網。”
總參部長:“那麼怎麼攻擊?用核彈?常規武器很難打痛美國的。”
中年人來回走了幾步:“我們要有大打的準備,也要有打核大戰的準備。但是我們不能發動核大戰。這是反人類的行為,誰發動核戰,誰就要背負千古罵名,這個瘋狂決定讓美國去頭痛。我們的核武庫雖比不過人家,但是只要美國敢用核彈,那麼它遭到的反擊也將令它萬劫不復!”
中年人站定:“那麼怎麼打痛美國呢?38軍向北方集結,隨時準備渡江進入朝鮮,這個我同意。而攻擊美國,還是用我們的最後王牌:無情。”
5月11日早10時。
北京。
供電還沒有完全恢復,街道上也隨處可見實行戒嚴的武警士兵。
軍車和廣播車來回穿梭,安撫群眾維持秩序。
人們還比較平靜,街上人也不多。
中國國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的現場,卻是人滿為患。
全球媒體的記者,都在飛快記錄著。
國防部發言人:“昨晚23時開始,我國東南沿海遭到美軍大規模偷襲......在我解放軍的英勇反擊下,侵略者的陰謀被粉碎,但是偷襲也給我國造成了很大損失。
“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人民,可是我們也有‘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古訓。來而不往非禮也,中央軍委決定,對美國和美軍進行有限的報復性反擊。反擊將於北京時間5月11日11時開始!”
現場記者目瞪口呆,從來沒有如此光明正大的戰鬥宣言。
新華社記者首先提問:“請問中國的反擊的性質和範圍。剛才我沒聽錯的話,您是說美軍和美國,是否意味著美國本土?”
新聞發言人:“我們的反擊是被迫還擊,是自衛反擊。台灣問題一直以來就是中國內政,美國不但違反自己的諾言,粗暴干涉中國內政,甚至喪心病狂地對中國發動大規模偷襲。美國負有不可推卸的戰爭罪行,我們是被迫應戰和反擊。至於你的第二個問題,你沒有聽錯。”
法新社:“這是否意味著中美宣戰?”
新聞發言人:“美國自從太平洋戰爭後,好像就再沒有和哪個國家宣戰了,真是和平楷模啊。這次當然也不會宣戰的。中國一貫強調通過談判來解決衝突和矛盾,希望美國不要在戰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因為中國不怕任何形式任何規模的對抗,中國的反擊,就是要讓美國明白這個道理。”
CCTV:“請問‘有限度的攻擊'怎麼理解?中國是否會使用核武器攻擊?”
新聞發言人:“誰發動核戰爭,誰就是人類的公敵。中國政府多次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這個承諾從來就沒有收回,中國人說話算數。這次反擊不是核攻擊,只是局部的非常規攻擊。”
美聯社:“什麼是非常規攻擊?局部是指哪些方面?”
雖然會場氣氛極為緊張,但還是有不少人輕笑出來,有人低聲說:“乾脆請發言人介紹一下反擊作戰計劃算了。”
發言人也微笑:“中國人恩怨分明,攻擊從哪裡來,我們就反擊哪裡。當然也不排除美國本土的目標。昨晚美軍的偷襲,攻擊了我國大量的民用設施,這是嚴重違反《戰爭法》的行為。而我們的反擊,為了儘可能少地傷及平民,所以在此提前警告,以下地區的平民請儘快遠離軍事目標:沖繩美軍基地;關島基地;維吉尼亞州美國海軍基地諾福克以及位於諾福克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馬里蘭州貝西斯塔美國空軍試驗基地和Lockheed Martin公司;聖迭戈海軍基地;五角大樓美國防部;夏威夷美太平洋艦隊司令部......”
會場鴉雀無聲,不少記者甚至忘了記錄,手中的筆也滑落。
這是怎樣的氣魄啊!或者說,這是多麼的愚蠢啊!
簡直不是在打仗,倒像是宣布出訪地點。
中國有這個能力嗎?
進行一次完全透明的戰役。
新聞發言人似乎不知道他已經造成了多麼大的震憾,繼續不緊不慢地宣布:
總理微微一笑:“此一時彼一時。珍珠港事件前,美國的孤立主義情緒占上風,議會和民眾不願捲入戰爭,而日本的偷襲,激起了美國人的復仇心理。而現在,美國民眾和政府,都對其在常規軍事力量領域中的絕對優勢,產生了相當狂妄的迷信,因此美國現在奉行的是單邊主義。這種狂妄和迷信,是脆弱的。”
“如果引發核戰爭怎麼辦?”
“美國敢於對我們發動這樣大規模的攻擊,說明他們不怕引發核戰爭。他們不怕,我們反而怕了,那這仗也不用打了。再說,他們可以攻擊我們的國土,我們怎麼不能攻擊美國的國土?”
“攻擊美國本土,我們有把握嗎?”
總理看了看中年人,中年人會心地點頭:“有把握!”
中年人站起來:“要打就要打痛!不痛徹心肺,美國是不會罷手的。追命系統現在準備進行第二次部署,但是美國的攔截手段也越來越高明,所以追命系統只能用於戰區攻擊,很難突破北美嚴密的防空攔截網。”
總參部長:“那麼怎麼攻擊?用核彈?常規武器很難打痛美國的。”
中年人來回走了幾步:“我們要有大打的準備,也要有打核大戰的準備。但是我們不能發動核大戰。這是反人類的行為,誰發動核戰,誰就要背負千古罵名,這個瘋狂決定讓美國去頭痛。我們的核武庫雖比不過人家,但是只要美國敢用核彈,那麼它遭到的反擊也將令它萬劫不復!”
中年人站定:“那麼怎麼打痛美國呢?38軍向北方集結,隨時準備渡江進入朝鮮,這個我同意。而攻擊美國,還是用我們的最後王牌:無情。”
5月11日早10時。
北京。
供電還沒有完全恢復,街道上也隨處可見實行戒嚴的武警士兵。
軍車和廣播車來回穿梭,安撫群眾維持秩序。
人們還比較平靜,街上人也不多。
中國國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的現場,卻是人滿為患。
全球媒體的記者,都在飛快記錄著。
國防部發言人:“昨晚23時開始,我國東南沿海遭到美軍大規模偷襲......在我解放軍的英勇反擊下,侵略者的陰謀被粉碎,但是偷襲也給我國造成了很大損失。
“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人民,可是我們也有‘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古訓。來而不往非禮也,中央軍委決定,對美國和美軍進行有限的報復性反擊。反擊將於北京時間5月11日11時開始!”
現場記者目瞪口呆,從來沒有如此光明正大的戰鬥宣言。
新華社記者首先提問:“請問中國的反擊的性質和範圍。剛才我沒聽錯的話,您是說美軍和美國,是否意味著美國本土?”
新聞發言人:“我們的反擊是被迫還擊,是自衛反擊。台灣問題一直以來就是中國內政,美國不但違反自己的諾言,粗暴干涉中國內政,甚至喪心病狂地對中國發動大規模偷襲。美國負有不可推卸的戰爭罪行,我們是被迫應戰和反擊。至於你的第二個問題,你沒有聽錯。”
法新社:“這是否意味著中美宣戰?”
新聞發言人:“美國自從太平洋戰爭後,好像就再沒有和哪個國家宣戰了,真是和平楷模啊。這次當然也不會宣戰的。中國一貫強調通過談判來解決衝突和矛盾,希望美國不要在戰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因為中國不怕任何形式任何規模的對抗,中國的反擊,就是要讓美國明白這個道理。”
CCTV:“請問‘有限度的攻擊'怎麼理解?中國是否會使用核武器攻擊?”
新聞發言人:“誰發動核戰爭,誰就是人類的公敵。中國政府多次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這個承諾從來就沒有收回,中國人說話算數。這次反擊不是核攻擊,只是局部的非常規攻擊。”
美聯社:“什麼是非常規攻擊?局部是指哪些方面?”
雖然會場氣氛極為緊張,但還是有不少人輕笑出來,有人低聲說:“乾脆請發言人介紹一下反擊作戰計劃算了。”
發言人也微笑:“中國人恩怨分明,攻擊從哪裡來,我們就反擊哪裡。當然也不排除美國本土的目標。昨晚美軍的偷襲,攻擊了我國大量的民用設施,這是嚴重違反《戰爭法》的行為。而我們的反擊,為了儘可能少地傷及平民,所以在此提前警告,以下地區的平民請儘快遠離軍事目標:沖繩美軍基地;關島基地;維吉尼亞州美國海軍基地諾福克以及位於諾福克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馬里蘭州貝西斯塔美國空軍試驗基地和Lockheed Martin公司;聖迭戈海軍基地;五角大樓美國防部;夏威夷美太平洋艦隊司令部......”
會場鴉雀無聲,不少記者甚至忘了記錄,手中的筆也滑落。
這是怎樣的氣魄啊!或者說,這是多麼的愚蠢啊!
簡直不是在打仗,倒像是宣布出訪地點。
中國有這個能力嗎?
進行一次完全透明的戰役。
新聞發言人似乎不知道他已經造成了多麼大的震憾,繼續不緊不慢地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