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批搜索隊剛傳回消息,逃生艙找到了。

  裡面是空的。

  搜索隊正在擴大搜索範圍。

  所以,中年人越來越揪心。

  況且他面前,還放著一份電文。

  電報是這樣的:

  “驚悉專列遇襲,一號首長生死未卜。值此中國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經緊急會商我部通過以下決定:全權決斷台海戰事,調動一切力量準備渡海登陸作戰。趁美軍新敗銳氣已失,解放台灣,讓美軍知難而退。”

  電報落款是南京戰區司令和廣州戰區司令,以及總前指部分高級軍官。

  中年人知道,這是在逼宮。

  他的資歷太淺了。尤其是在軍中,那些軍頭根本不買他的帳。

  本來老人還能勉強駕馭,現在老人出事,軍方開始公然奪權了。

  要知道,收復台灣可是幾代人的宿願。能成為收復台灣的功臣,這絕對是名垂青史的榮耀。

  軍方一向對中央的懷柔政策不滿,現在遇到了收復台灣的最佳時機,怎能不摩拳擦掌?

  解放軍有一個優良傳統,那就是前線指揮員可以充分發揮,對上級決策者的意見可以反對。這是從毛澤東時代就形成的默契。

  但是,從沒有一個解放軍統帥,可以不要黨的指揮!

  “這仗沒法打了。禍起於蕭牆之內......”中年人恨恨地想,“中國人什麼時候才能停止內耗!”

  這確實很為難。

  臨陣換帥是不可行的,這是兵家大忌,搞不好會激起兵變。

  再說,中年人目前也沒有足夠實力,可以平穩解除總前指的兵權。

  所以他只能選擇委屈求全。

  他親自起草回電:

  “...你部意見收悉,甚感欣慰。一號遇襲受傷,還需觀察但已無危險,請放心。渡海作戰還需萬全準備,不可操之過急,切切。中央已命XX、XXX前往你部協助渡海準備工作,待準備工作完成,即可發動最後攻擊。......”

  他中途幾次停筆,幾次塗改,幾次嘆息。

  最後的簽名,那筆仿佛有千斤之重。

  扔下筆,他心情惡劣到極點。

  他知道,美軍一定會很樂意解放軍渡海,或者說美軍正等著解放軍下海,這樣美軍就可以己之長,攻解放軍之短,就可以給小鷹號報仇了。

  他只能用緩兵之計儘量拖延軍方的盲動冒進。

  可這只是暫時的。

  “看來必須和美國接觸,試探一下有沒有談判的可能了。也許能利用一下美國的反對黨......”他思索著。

  “但願美國會發生什麼變化......”

  正如中年人所料,美國國內已亂成一團。

  先是“斬斷龍首”行動獲得成功,美軍輕易拿下台灣的制空權,美國媒體紛紛一陣熱炒。

  正在遭受經濟崩潰的美國民眾,仿佛看到了曙光般激動不已。

  美國股市也強勁反彈。

  隨後卻是一片難堪的沉寂。電視直播也尷尬地中斷。

  網際網路上流傳著各種說法和謠言,很快各大報紙也發表各種奇怪的消息。

  這些消息都在傳播同一個話題,那就是:美軍失敗了。

  最誇張的是《基督教箴言報》,它的號外標題是:我們的航母遭到中國核彈襲擊!我們的核彈在哪裡?

  美國國防部的官方消息也含糊得讓美國人發狂:美軍航母戰鬥群遭到不明攻擊,損失情況和進一步消息還在確認中。

  最後,一組來自中國媒體的照片,讓美國人安靜下來:燃燒的北京街頭,燃燒的列車殘骸,還有燃燒的小鷹。

  小布希很需要阿司匹林。

  他和幕僚們的情緒,就像這地下指揮部的空氣一樣壓抑陰沉。

  他們已經不能在白宮橢圓辦公室那種寬敞明亮的地方高談闊論了。

  因為他們發現,雖然中國沒有全球兵力投送能力,可同樣有全球攻擊能力。

  可怕的突然攻擊能力。

  北美防空司令部,把僅有的兩架波音747改造的雷射攻擊系統試驗機,全部緊急升空巡航。一旦發現中國的戰略戰術值班衛星經過北美上空,立即攻擊。可是剩下的七枚追命,始終避開美國,只是在台海上空掠過。

  而美國緊急發射的殺手衛星,攔截效果並不好。

  美軍的海外基地和部隊,都籠罩在追命攻擊的陰影之下。

  國內也不安穩。

  美軍航母遭重創的消息正在飛速蔓延。

  各種聲音不絕於耳。

  反對黨已經公開攻擊小布希不懂軍事和政治,在國內一團糟的局勢下,還強行出兵。並揚言如果不能控制戰局,將提出彈劾總統動議。

  小布希的財神們,也坐不住了。他們在美國的資產已經一片蕭條,唯一能賺錢的在中國和東亞的投資,又因為中美對抗被凍結或大受影響。他們強烈要求儘快解決台海危機。

  小布希可以不在乎反對黨的威脅,但財神們的面子他不能不給。

  可戰爭,並沒有按他的設想進行。

  現在的問題是,打還是撤。

  打,那肯定是持久的全面的戰爭。軍方的強硬派已經提出動用核武器了。

  撤,那麼美國將徹底從唯一的超級大國淪為地區性大國,美國的尊嚴和利益會損失殆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