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他並不缺乏有關中國的情報。
相反,他覺得自己已經被情報淹沒了。
各種各樣的情報,真假混雜,自相矛盾,稀奇古怪,五花八門。
美軍引以為豪的信息戰,對付諸如伊拉克這樣的小國,自然是壓倒性的優勢。一切在美軍眼前都仿佛透明一般。
可這次對手是中國。
一個大國。
中國擁有一支用毛澤東的軍事思想,並結合現代化戰爭理論武裝起來的軍隊。
一支崇尚兵不厭詐的軍隊。
瞞不過美軍的耳目,那索性讓美軍看個夠。
只是美軍的衛星和間諜看到的,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那就無從考證了。
解放軍甚至有時候用明碼指揮部隊調動,而加密指令反而是無意義的文字。
有時候又突然一片沉寂,就像發動總攻前的無線電靜默,讓美軍緊張不已,一次次發布高度戒備警報。
美軍的信息處理能力超負荷了。
面對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發生的一切,美軍的情報人員無奈地發現,他們就像一台老式286電腦,根本無法處理那麼龐大的信息量。
在這些煩雜的信息中,自然也不乏要命的東西。
克拉克將軍面前,就有幾份精心挑選可信度很高的情報。
他最感興趣的,是一個解放軍少將提供給CIA的東西。這個解放軍少將是CIA很早以前發展的鼴鼠,一直隱藏保護得很好。在這個關鍵時刻,終於動用了。
看著情報,一個大膽的計劃浮現在克拉克將軍腦中。
他不由得微笑了。
已經是5月2日深夜了。
由北京開往南京的一列軍列快要駛出北京地界了。
三個月來,軍列頻繁地南來北往,這一列也沒什麼特別。
除了一節神秘的車廂。
這節車廂外表和普通的押運人員使用的沒有不同。
而車廂內,卻是共和國的神經中樞。
老人此刻正坐在沙發上閉目沉思。
三天來,台灣上空已經沒有什麼像樣的戰鬥,台軍的地面防空力量也損失殆盡。
朝鮮半島的戰火愈演愈烈,北韓人民軍已經開始大規模集結兵力,隨時都可能衝過38線向南進發。
美軍急調小鷹增援南韓,正在趕赴台海的企業號,也緊急改變航向。
現在台灣以東,只有星座和剛到的尼米茲.里根還在半路,斯坦尼斯、林肯、杜魯門開始向西太平洋運動。
解放軍高層的意見發生了分歧。南京戰區總前指認為,渡海作戰的時機成熟,應該趁美軍顧此失彼之際迅速拿下台灣,否則等美軍第二批航母到達戰位,於我不利。
軍委和總參的意見也不能統一。
老人決定親自去南京戰區聽取匯報,統一意見。
大戰在即,戰略決策的動搖是很危險的。
所以老人不顧大家勸阻,踏上南下的列車。
軍列平穩快速地飛馳。
誰也沒發覺,在鐵道兩側,有一些沿途散布的微型感應器。每當列車通過後,感應器就向太空發送一個短暫微弱的信號。
西山地下指揮中心。
作戰值班室。
整個中國沿海的實時動態,都源源不斷地從偵察衛星和各個沿海雷達站傳送到這裡。
這兩天,關注的重點,除了台海,就是北上的小鷹和企業航母戰鬥群了。
因為它們離中國的心臟實在太近了。
北艦所有埋伏和跟蹤的攻擊潛艇,都接到了作戰命令:只要美軍航母或潛艇有攻擊企圖,可以立即自由攻擊!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發布這樣先下手為強的攻擊命令。
中國的關注焦點全部集中在這兩個航母集群上。
可是美軍的攻擊,卻從意想不到的地方開始了。
率先發動的,是美軍的“太空雷”。
“太空雷”其實就是殺手衛星,是利用在太空靠近敵衛星後爆炸釋放鋼彈“禮花”的技術。只要碰上,癱瘓是最基本的,而且毀傷率非常高。
美軍的目標是中國的“北斗”定位系統和偵察衛星。由於近地軌道的衛星速度很快,攔截成功機率不高,所以美軍先對付中高軌道的中國衛星。
西山作戰值班室里,響起警報,紅燈一個個亮起。
每亮起一盞紅燈,就代表有一顆衛星遭到攻擊。
指揮中心立刻忙亂起來。
一道道指令發布,倖存的衛星變軌避開攔截。
中國的反擊也開始,“蠱”被激活了。
“蠱”是一種能寄附在敵方衛星上的微型衛星,能在戰時根據指令對敵方衛星進行干擾或摧毀。敵人的通信衛星、預警衛星、導航衛星、偵察衛星、雷達電子干擾衛星,無論如何先進,只要被寄生星鎖定,都難以逃脫戰時在瞬間被癱瘓或摧毀的命運。
由於寄生星平時寄附在敵方衛星上,戰時才啟動發揮作用,因此其體積和質量微細,小的可以只有幾百克,以免在和平時期影響對方衛星正常工作而暴露。
中美軍事力量的第一次直接對話,單從戰果看以平局收場。
但是美國的衛星數量比中國多很多,所以中國輸了第一個回合。
中國的戰場衛星偵察能力損失了70%。
相反,他覺得自己已經被情報淹沒了。
各種各樣的情報,真假混雜,自相矛盾,稀奇古怪,五花八門。
美軍引以為豪的信息戰,對付諸如伊拉克這樣的小國,自然是壓倒性的優勢。一切在美軍眼前都仿佛透明一般。
可這次對手是中國。
一個大國。
中國擁有一支用毛澤東的軍事思想,並結合現代化戰爭理論武裝起來的軍隊。
一支崇尚兵不厭詐的軍隊。
瞞不過美軍的耳目,那索性讓美軍看個夠。
只是美軍的衛星和間諜看到的,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那就無從考證了。
解放軍甚至有時候用明碼指揮部隊調動,而加密指令反而是無意義的文字。
有時候又突然一片沉寂,就像發動總攻前的無線電靜默,讓美軍緊張不已,一次次發布高度戒備警報。
美軍的信息處理能力超負荷了。
面對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發生的一切,美軍的情報人員無奈地發現,他們就像一台老式286電腦,根本無法處理那麼龐大的信息量。
在這些煩雜的信息中,自然也不乏要命的東西。
克拉克將軍面前,就有幾份精心挑選可信度很高的情報。
他最感興趣的,是一個解放軍少將提供給CIA的東西。這個解放軍少將是CIA很早以前發展的鼴鼠,一直隱藏保護得很好。在這個關鍵時刻,終於動用了。
看著情報,一個大膽的計劃浮現在克拉克將軍腦中。
他不由得微笑了。
已經是5月2日深夜了。
由北京開往南京的一列軍列快要駛出北京地界了。
三個月來,軍列頻繁地南來北往,這一列也沒什麼特別。
除了一節神秘的車廂。
這節車廂外表和普通的押運人員使用的沒有不同。
而車廂內,卻是共和國的神經中樞。
老人此刻正坐在沙發上閉目沉思。
三天來,台灣上空已經沒有什麼像樣的戰鬥,台軍的地面防空力量也損失殆盡。
朝鮮半島的戰火愈演愈烈,北韓人民軍已經開始大規模集結兵力,隨時都可能衝過38線向南進發。
美軍急調小鷹增援南韓,正在趕赴台海的企業號,也緊急改變航向。
現在台灣以東,只有星座和剛到的尼米茲.里根還在半路,斯坦尼斯、林肯、杜魯門開始向西太平洋運動。
解放軍高層的意見發生了分歧。南京戰區總前指認為,渡海作戰的時機成熟,應該趁美軍顧此失彼之際迅速拿下台灣,否則等美軍第二批航母到達戰位,於我不利。
軍委和總參的意見也不能統一。
老人決定親自去南京戰區聽取匯報,統一意見。
大戰在即,戰略決策的動搖是很危險的。
所以老人不顧大家勸阻,踏上南下的列車。
軍列平穩快速地飛馳。
誰也沒發覺,在鐵道兩側,有一些沿途散布的微型感應器。每當列車通過後,感應器就向太空發送一個短暫微弱的信號。
西山地下指揮中心。
作戰值班室。
整個中國沿海的實時動態,都源源不斷地從偵察衛星和各個沿海雷達站傳送到這裡。
這兩天,關注的重點,除了台海,就是北上的小鷹和企業航母戰鬥群了。
因為它們離中國的心臟實在太近了。
北艦所有埋伏和跟蹤的攻擊潛艇,都接到了作戰命令:只要美軍航母或潛艇有攻擊企圖,可以立即自由攻擊!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發布這樣先下手為強的攻擊命令。
中國的關注焦點全部集中在這兩個航母集群上。
可是美軍的攻擊,卻從意想不到的地方開始了。
率先發動的,是美軍的“太空雷”。
“太空雷”其實就是殺手衛星,是利用在太空靠近敵衛星後爆炸釋放鋼彈“禮花”的技術。只要碰上,癱瘓是最基本的,而且毀傷率非常高。
美軍的目標是中國的“北斗”定位系統和偵察衛星。由於近地軌道的衛星速度很快,攔截成功機率不高,所以美軍先對付中高軌道的中國衛星。
西山作戰值班室里,響起警報,紅燈一個個亮起。
每亮起一盞紅燈,就代表有一顆衛星遭到攻擊。
指揮中心立刻忙亂起來。
一道道指令發布,倖存的衛星變軌避開攔截。
中國的反擊也開始,“蠱”被激活了。
“蠱”是一種能寄附在敵方衛星上的微型衛星,能在戰時根據指令對敵方衛星進行干擾或摧毀。敵人的通信衛星、預警衛星、導航衛星、偵察衛星、雷達電子干擾衛星,無論如何先進,只要被寄生星鎖定,都難以逃脫戰時在瞬間被癱瘓或摧毀的命運。
由於寄生星平時寄附在敵方衛星上,戰時才啟動發揮作用,因此其體積和質量微細,小的可以只有幾百克,以免在和平時期影響對方衛星正常工作而暴露。
中美軍事力量的第一次直接對話,單從戰果看以平局收場。
但是美國的衛星數量比中國多很多,所以中國輸了第一個回合。
中國的戰場衛星偵察能力損失了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