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頁
朱光手裡攥著凌風的那個玉佩,它由那麼曲折的途徑又回到他手中,使人真是感覺造化弄人。朱光的眼眶裡沒有淚水,他只是在想:“這個孽子,他什麼都想到,什麼都知道,但他卻可以為了自己的目的設這麼大的圈套讓我鑽。只要能報復我,他什麼都無所謂,他怎麼可以這樣?我是他的父親,他自己清楚知道,卻在自己快要死了的時候才肯把證據攤開給我看。”
侍衛來報:“王妃殿下來了。”朱光一楞,侍衛補充說:“就是凌…凌大人的夫人。”他們叫習慣了,怎麼也無法改過口來。
朱光坐在明間的寶座上,他無力地點點頭,“讓他們進來。”
瓊英站在那裡看著他,她緊緊拉著兒子的手,朱光溫和地說:“你們來了就好,宮裡已經安排了住處,先下去休息吧。”
瓊英手裡拿出一封書信放在案上,她說:“我的已逝的夫君愚鈍不識大體,不知道陛下素不喜他為人行事,生前死後還要再三再四煩勞聖聽。陛下在他死後才肯認他,您是念及父子間至親的恩情,也可知他不忠不孝,確實是您的忤逆之子。
您不想再記起他,可他確還有一封書信遞在我手,囑我轉呈陛下,聽說陛下已經將他前日的信件焚棄,這封信看與不看是您的事情,反正我已經完成了先夫的囑託了。”
朱光狠狠地將右拳在案上一捶,這個震動非常大,書案上的茶盅也被震落到地上。小辰向母親懷裡一縮,他媽媽對他說,“兒子,你不用怕,你父親已經死了,他是被你眼前這個無情無義的老頭害死的。他害死自己的親生子,難不成還要殺自己的孫兒嗎?”
朱光瞪大眼睛看著她,他語無倫次地說:“你怎麼能這樣胡言,這是哪裡來的謠傳?”
她逼近一步:“陛下若不想害凌風,為什麼會派衛國作他的副手,軍中有那麼多大將,難道只有一個對凌風有切齒之恨的人可用嗎?”
朱光低聲說道:“你知我疼愛小辰,可是你可曾測得我鍾愛你丈夫的程度比愛小辰要多過多少倍去!他多年來為他生母之死銜恨,一直疏離我,凡事逆我意而行。你看我如何對他,你可知他如何對我?他的所作所為對我而言如鈍刀割肉一般,你實在是不知我心中之痛!”
“若你也有了像他這樣一個兒子,他全部揣測到你心中所思,時刻想著拿捏你的痛處。而他對於來說如同罩上一層迷霧一般,你永遠猜不透他心中的想法,你的心情又當如何?可是,我怎麼會忍心去殺他?我燒了他的書信,也只是希望他能歸來與我對面言說,不必借用書信的途徑,如今我是追悔莫及。嘿嘿,”他苦笑了一聲,“他連這也想到了,特為叫你再遞一封信給我。”
瓊英抱著兒子親了一口,將他舉起來放在朱光的書案上,她轉身就走。朱光愕然,小辰大聲叫著“媽媽!媽媽!”
朱光驚異地問:“你到哪裡去?你的兒子在此,可千萬不要做出不明智的事來。”
瓊英轉頭看著他說:“陛下,你道我會去尋短見嗎?不,我要去嫁人了,此事也是他生前安排。”
朱光大聲說:“此事萬萬不可,你的丈夫屍骨未寒,且你是我們皇家的媳婦,怎可去再嫁人呢?”
她看著朱光說:“您要阻止我,就請讓我夫君活轉來再對我說。凌風一死,我與你家再無瓜葛,你不能管我。你既承認凌風為親生兒子,辰兒是你的親孫兒,撫養教育之責就拜託陛下。”她頭也不回大步離去。
朱光猛地將孫子抱緊在懷裡,孩子被他嚇得不敢做聲。朱光攤開凌風所寫的書信,大片的淚水滴落在信箋上。
凌風的書信上說:“俗語道:‘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凌風今日大歸,再無重見陛下的一日。您已過花甲之年,我為人臣子,卻不能晨昏侍奉君父,此臣之大罪一也;
但所謂家國一體,因此微臣不敢卻陛下之命而出征綺蘭,臣行事莽撞,以致中伏被擒,重國家之辱,致君父之憂,此臣之大罪二也;
臣因為前事的緣故,對陛下始終存怨恨之心,時常出言冒犯陛下,如今想來,陛下對臣覆天履地之恩,臣不能衷心感戴,反而心存怨念,此臣之大罪三也;
或因臣之怨氣上干天和,以至於福薄命促。陛下若為此事傷懷,致傷了龍體,此真臣之大罪也!
但臣私念父子之間應無嫌猜,若臣與您為民間父子,一家人其樂融融,可不羨哉!臣每想及於此,動輒拂然淚下,難道皇家骨肉就一定沒有親情了嗎?
微臣耽於讀史,觀歷代奪權爭勢,弟兄相殘,弒父殺子之事比比皆是,陛下不能信臣,應是源出於此。
何也?為君者大權在握,生殺之政一出於手,咫尺天威,是臣子未敢測也。但臣侍奉您三十餘年,敢妄測陛下之心,常道君王為政戰戰兢兢,自認為孤家寡人者,是恐威權一朝淪於他人之手,當初施於人之道復加於己身,‘所謂自作俑者必無後也’。
但此理應是眾人皆知,為何歷朝歷代,都逃不過這一輪迴呢?臣觀覆朝滅家之際,烽煙四起,天下鼎沸,血流成河,王子皇孫屠戮殆盡,雖哀憐乞命亦無所用也。
侍衛來報:“王妃殿下來了。”朱光一楞,侍衛補充說:“就是凌…凌大人的夫人。”他們叫習慣了,怎麼也無法改過口來。
朱光坐在明間的寶座上,他無力地點點頭,“讓他們進來。”
瓊英站在那裡看著他,她緊緊拉著兒子的手,朱光溫和地說:“你們來了就好,宮裡已經安排了住處,先下去休息吧。”
瓊英手裡拿出一封書信放在案上,她說:“我的已逝的夫君愚鈍不識大體,不知道陛下素不喜他為人行事,生前死後還要再三再四煩勞聖聽。陛下在他死後才肯認他,您是念及父子間至親的恩情,也可知他不忠不孝,確實是您的忤逆之子。
您不想再記起他,可他確還有一封書信遞在我手,囑我轉呈陛下,聽說陛下已經將他前日的信件焚棄,這封信看與不看是您的事情,反正我已經完成了先夫的囑託了。”
朱光狠狠地將右拳在案上一捶,這個震動非常大,書案上的茶盅也被震落到地上。小辰向母親懷裡一縮,他媽媽對他說,“兒子,你不用怕,你父親已經死了,他是被你眼前這個無情無義的老頭害死的。他害死自己的親生子,難不成還要殺自己的孫兒嗎?”
朱光瞪大眼睛看著她,他語無倫次地說:“你怎麼能這樣胡言,這是哪裡來的謠傳?”
她逼近一步:“陛下若不想害凌風,為什麼會派衛國作他的副手,軍中有那麼多大將,難道只有一個對凌風有切齒之恨的人可用嗎?”
朱光低聲說道:“你知我疼愛小辰,可是你可曾測得我鍾愛你丈夫的程度比愛小辰要多過多少倍去!他多年來為他生母之死銜恨,一直疏離我,凡事逆我意而行。你看我如何對他,你可知他如何對我?他的所作所為對我而言如鈍刀割肉一般,你實在是不知我心中之痛!”
“若你也有了像他這樣一個兒子,他全部揣測到你心中所思,時刻想著拿捏你的痛處。而他對於來說如同罩上一層迷霧一般,你永遠猜不透他心中的想法,你的心情又當如何?可是,我怎麼會忍心去殺他?我燒了他的書信,也只是希望他能歸來與我對面言說,不必借用書信的途徑,如今我是追悔莫及。嘿嘿,”他苦笑了一聲,“他連這也想到了,特為叫你再遞一封信給我。”
瓊英抱著兒子親了一口,將他舉起來放在朱光的書案上,她轉身就走。朱光愕然,小辰大聲叫著“媽媽!媽媽!”
朱光驚異地問:“你到哪裡去?你的兒子在此,可千萬不要做出不明智的事來。”
瓊英轉頭看著他說:“陛下,你道我會去尋短見嗎?不,我要去嫁人了,此事也是他生前安排。”
朱光大聲說:“此事萬萬不可,你的丈夫屍骨未寒,且你是我們皇家的媳婦,怎可去再嫁人呢?”
她看著朱光說:“您要阻止我,就請讓我夫君活轉來再對我說。凌風一死,我與你家再無瓜葛,你不能管我。你既承認凌風為親生兒子,辰兒是你的親孫兒,撫養教育之責就拜託陛下。”她頭也不回大步離去。
朱光猛地將孫子抱緊在懷裡,孩子被他嚇得不敢做聲。朱光攤開凌風所寫的書信,大片的淚水滴落在信箋上。
凌風的書信上說:“俗語道:‘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凌風今日大歸,再無重見陛下的一日。您已過花甲之年,我為人臣子,卻不能晨昏侍奉君父,此臣之大罪一也;
但所謂家國一體,因此微臣不敢卻陛下之命而出征綺蘭,臣行事莽撞,以致中伏被擒,重國家之辱,致君父之憂,此臣之大罪二也;
臣因為前事的緣故,對陛下始終存怨恨之心,時常出言冒犯陛下,如今想來,陛下對臣覆天履地之恩,臣不能衷心感戴,反而心存怨念,此臣之大罪三也;
或因臣之怨氣上干天和,以至於福薄命促。陛下若為此事傷懷,致傷了龍體,此真臣之大罪也!
但臣私念父子之間應無嫌猜,若臣與您為民間父子,一家人其樂融融,可不羨哉!臣每想及於此,動輒拂然淚下,難道皇家骨肉就一定沒有親情了嗎?
微臣耽於讀史,觀歷代奪權爭勢,弟兄相殘,弒父殺子之事比比皆是,陛下不能信臣,應是源出於此。
何也?為君者大權在握,生殺之政一出於手,咫尺天威,是臣子未敢測也。但臣侍奉您三十餘年,敢妄測陛下之心,常道君王為政戰戰兢兢,自認為孤家寡人者,是恐威權一朝淪於他人之手,當初施於人之道復加於己身,‘所謂自作俑者必無後也’。
但此理應是眾人皆知,為何歷朝歷代,都逃不過這一輪迴呢?臣觀覆朝滅家之際,烽煙四起,天下鼎沸,血流成河,王子皇孫屠戮殆盡,雖哀憐乞命亦無所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