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曹瑋身上也有幾處輕傷,剛才衛國情急之下拼命抵擋,飛舞的利劍劃傷了他,但他隔著案桌砍向衛國的那一刀使對方負傷更重。衛國的劍勢開始緩了下來,此時曹瑋向著衛國迎頭劈出一刀,衛國舉劍遮擋,他的劍比曹瑋的刀要輕,曹瑋舉刀猛地向上一揮,他的臂膀中凝聚了極大的力量,衛國的手臂發軟,他虎口一震,噹啷一聲,寶劍脫手而去。

  曹瑋舉刀又向著衛國砍去,何平在他身後說:“曹將軍,大人只令我們將他拿下,你可以停手了,等王上的諭旨定奪吧。”

  衛國被用繩索緊緊捆綁著,刀斧手將他按倒在地,他喘息著說:“我是營中主將,我縱有過錯也只有王上諭旨才能辦我,你們聚眾行兇,以下犯上,我要上錶王上治你們的謀叛之罪。”

  何平指著後帳中凌風的盔甲說:“大軍的統帥是凌大人,你只不過是代行其職,我們拿下你,也是奉了大人的諭令,你出賣主帥罪行昭彰,綺蘭國的廣巍並沒有死,他已經將一切事實都說了,你還有什麼話好說?如今或是等王上諭旨,或是等大人回來,我們就可以將你處死,你就好生渡過餘下的最後幾天吧!”

  衛國躺倒在地上哈哈大笑,他說:“你是說等凌風回來?其實你們可以去自行去找他,我指引給你們一個地方,你們到那裡保證見得到他。”

  曹瑋搶出一步問:“大人現在何處?”

  衛國滿含恨意遙望著帳外,他說:“凌風已經歸天了,你們就到天上去找他吧。”

  第三十二章

  營中諸人都是大吃一驚,曹瑋聲音發顫:“你是從哪裡來的謠言,大人是吉人天相,他不會有事的。”

  衛國咬牙切齒地說:“此事是真真切切的事實,你們可以再行打探去。凌風啊凌風,我今日與你同歸於盡,無論如何,我總算是報了殺父之仇,你這樣一個人物死在了我手裡,我也不枉了。”

  曹瑋盯著衛國的臉,他的眼神變得非常冷酷,曹瑋的胸口處藏著凌風所贈的匕首,他拔刀出鞘,何平看著他緊握著匕首慢慢地向著衛國走過去,他吃驚地叫道:“曹將軍,你要做什麼?”

  曹瑋的神情十分怪異,他回過頭去對何平說:“何將軍,我自會向王上去解釋。”旁邊的人都像木頭人一樣吃驚地望著曹瑋,慢慢向著兩邊閃開,曹瑋用左手卡在衛國的脖頸上,右手用鋒利的匕首三兩下割斷衛國身上的繩索,對方沒有掙扎,只冷笑著看他,說:“曹瑋,你可真是條凌風的忠狗。”曹瑋咬牙,兩人有著短暫的對視,曹瑋舉刀就向衛國的要害扎去。

  他連續在衛國的心人口上猛刺了幾刀,這才把他放開來,對方抽搐了幾下,頭頸往右面一扭再也不動了。他雖死了,但雙目圓睜,神情仍然教人十分恐懼。望著衛國英俊的臉上始終揮散不盡的仇恨表情,曹瑋卻感到說不出的惆悵來,凌風始終狠不下心來處置衛國,卻還是去任用他,發揮他的能力,現在終於只有他來代替大人來處置他了。他為大人不值,卻也覺得凌風所做也不是全無道理,他記起凌風所說的一句話,當時他勸凌風要當心衛國,凌風說:“你放心,除非王上有心要動我,否則任誰也害不了我。”

  曹瑋霎時間是恍然大悟,凌風就算是對朱光有再多戒心,但是他還是選擇盡忠他。但是朱光卻指定衛國為凌風的副帥,在他身邊埋了一顆隨時會爆炸的火藥彈。衛國所做之事,未必不是出於朱光的授意。他心想:“王上啊王上,虎毒不食子,你卻如此對待大人,你也忒狠心了。”

  何平在他身後說:“曹瑋,衛國終究逃不過死罪,你根本不該自己動手殺他。如今事已至此,我真為你不值。”

  曹瑋轉過身來對他說:“何將軍,您真是這樣認為嗎?實話告訴你,我心目中只有大人,什麼軍紀呀,王上呀,全不在我意下。大人對國家盡忠,而我只對大人盡忠,他三番兩次救我,我心中早已決心粉身以報。”

  眾人紛紛說:“曹將軍,你可不要做傻事,大人的死訊尚且存疑,你不能只聽衛國一面之辭,我們還要去打聽清楚才好。”

  曹瑋面無表情,他們聽他說道:“你們可知當日大人和我中伏之時,他立誓在解送途中不尋短見,這才換得廣巍應允放我們歸來。他為此在綺蘭的京城受了百般的羞辱,我當初就該自盡報他;但大人臨別時令我查明誰是出賣他的內奸,為此我忍恨偷生。如今衛國已死,我已經完成了大人的託付,大人在綺蘭京城實是處境艱危,衛國之言至少*分是實。”

  他持匕首的右手在不停地顫抖,,何平快步地向他走過來,此時有人來報,“王將軍的援兵離此地只有一天路程了,他令人前來報訊。”大家的注意力都被這個好消息吸引過去。

  曹瑋面露慘笑雙手用力將匕首朝自己前胸直扎進去,他向後退了兩步,仰面倒在衛國屍體前。眾人陣陣驚呼,紛紛向著他擁了過去。

  曹瑋氣息奄奄,他的眼前不由得又浮現出凌風的消瘦的身影,那是他們與達奚決戰之後的當天晚上,他對凌風說:“大人,我險些遲來一步,倘若大軍因此潰敗,曹瑋真是萬死莫贖。”

  凌風望著眼前血戰之後的慘烈戰場,他沉思地說道:“我將身處的陣地布設在險要的峰巔高處,本來就沒準備為自己留退路。此次大戰無論勝負,都不會全無意義。在我看來,聯繫國家最重要的紐帶乃是一種共同的記憶,這種記憶未必都是出於勝利和榮耀,有時令人動心徹骨的悲哀的死亡和慘烈的失敗也許更能激勵人心,並在歷史上存留下深刻的痕跡,成為國家立國和永久維繫的根基所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