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司馬炎看到石崇的力量,暗中出手幫助了舅舅一把,給了他一座兩尺多的珊瑚,到了石崇的家裡,被石崇用鐵如意打碎。石崇從內室裡面拿出了六七個三四尺高的珊瑚,王愷差點背過氣去。
“天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孟子的這句話是在發人深省,現在的國家何嘗又不是1987年以後才興起來的爭名逐利麼?國家最危險的就是這種爭名逐利的思想,而這種思想促使著前面的晉朝走向了滅亡。
3.拜金之風:貪污受賄愈加嚴重
一次司馬炎把劉毅叫過來,問他自己可以比作哪位歷史上的君王。司馬炎覺得劉毅會說他像漢高祖劉邦一樣,或者再不濟就像漢世祖劉秀一樣,但是萬萬沒想到劉毅把他比作桓靈二帝,司馬炎有些發怒了,劉毅解釋道:“您賣官鬻爵,做的難道不是桓靈二帝所辦的事情麼?賣官鬻爵的錢都歸了您自己,而桓靈二帝卻把錢交給了國家,所以您還不如他們兩個昏君呢!”
司馬炎當然也得找台階下,所以他就說道:“我還是比他們強一點的,因為我有你這樣的賢臣輔佐。”總算把自己的事情掩蓋了一點。
司馬炎的腐敗,引起了一種更加不良的社會風氣,在這種社會風氣形成之後,司馬炎也行將就木了。那麼太子的問題又會如何處理,接連不斷的事件,又會給這個新興王朝帶來什麼呢?
請看下一講:無奈的婚姻
11.無奈的婚事
更新時間2016-4-23 17:21:45 字數:1848
司馬炎的腐化和奢侈導致了第四種社會風氣的產生。這種社會風氣就是清談,也就是說人們一邊撈錢,一邊說著空話。清談之風哲學家可以研究,但是當政者必然應該迴避啊,可是晉朝這些官員還是以這種的思想來標榜自己,那真是不應該啊。
這之中的代表人物可以說組成了我們現在的一個流派,名叫“竹林七賢”,這些人大多是清談派的人物,而這種人物應該說是比較信奉老莊之學的,而且關於老莊這個流派而言,他們又加入了一些玄學的成分。
雖然有的人認為是清談之學讓晉朝亡國,但是這只是一個方面,晉朝的滅亡有好多好多的原因,但是最致命的原因就是那些本來就有著不乾淨根子的人物加速的撈錢。大政方針的錯誤才是真正滅亡一個政權的必然因素。
司馬炎在此時已經病入膏肓了,原因我覺得很簡單,酒色財氣都占全了,這個人也就不需要活在這個世界上了。在交代司馬炎駕崩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他對兒子的教育問題上面。
司馬炎的太子名叫司馬衷,但是他不是司馬炎的嫡長子,而是次子。司馬炎的嫡長子司馬軌在兩歲的時候夭折了,這才便宜了這個弟弟。而司馬衷這個人只能說是愚鈍,他比他的曾孫司馬德宗而言還算是比較正常的。
司馬炎也知道這個兒子的愚鈍,不知道他能不能承繼大統,所以司馬衷的地位不保。可是司馬炎有一個比較不好的習慣,就是耳根子軟。皇后楊艷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兒子司馬衷被廢掉,所以想方設法的去拉攏文人集團。
楊艷首先搬出了實行了一千多年的家法:“立嫡以長不以賢”,這下可把司馬炎鎮住了,可是楊艷並不放心,因為此時不是周朝而是晉朝。所以他找到了司馬炎最寵信的文人趙粲,所以司馬炎最終將司馬衷立為太子。
當然司馬衷也不小了,所以有必要給他選一個妃子。司馬炎自己看中了衛瓘的女兒,但是養眼知道此刻兒子的地位並不穩固,必須要有一個大的權臣輔佐才可以。所以皇后楊艷決定找賈充的女兒入宮為妃。司馬炎覺得賈充的權欲太重,所以不適合當國丈。而且還用衛家的子息和賈充的子息作比較,他說:“賈充的女兒樣子丑、黑、矮。衛家的女兒賢良、多子、貌美、身長、面白。”
但是楊艷知道司馬炎這是一個喜怒無常的傢伙,但是似乎是老天註定了司馬家族有此一劫,所以就連平常賈充的摳門兒妻子郭槐,都拿出來不少的財寶去賄賂楊皇后,當然楊皇后也要對賈充的女兒說盡好話。
賈充這個人結黨營私慣了,所以朝堂之上和朝堂之後都有幫手的賈家終於勝出。就在272年,因為本來說好的是讓賈家的女兒去和司馬衷婚配,但是賈充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賈南風,長相抱歉;小女兒賈午,長相不錯。司馬炎就是看中的賈午作為自己的兒媳婦,但是無奈年齡實在是太小了,所以連婚禮服都穿不上。
說實話,郭槐也是非常的奸壞,所以她是不會拋去這個金龜婿的,他向賈充說道:“既然小女兒不行,那就讓大女兒冒充她嫁給那個比較愚鈍的太子,現在的皇帝雖然經歷過明智時代,但是現在已經慢慢的褪去了自己“勵精圖治”的影子。”
賈充也知道皇帝的性子,所以答應了妻子的要求,就這樣,賈南風冒充賈午的名號和司馬衷結了婚,等到司馬炎看到了太子妃的“尊榮”之後,立刻後悔聽了自己的皇后的話,但是那個時候的皇后楊艷已經病入膏肓了。
而且這個時候楊艷遇到了自己的敵手,所以他果斷地把自己的老公推到了堂妹的懷裡,絕對不讓自己的情敵得手。在這裡交代一下楊艷的堂妹,在下一講之中,我們會看到這位太后的悲慘下場。楊艷的堂妹叫做楊芷,現在他的生辰年月也沒有什麼考究的,只是說楊芷這個人很不錯,會處事,和氣,有人緣。
“天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孟子的這句話是在發人深省,現在的國家何嘗又不是1987年以後才興起來的爭名逐利麼?國家最危險的就是這種爭名逐利的思想,而這種思想促使著前面的晉朝走向了滅亡。
3.拜金之風:貪污受賄愈加嚴重
一次司馬炎把劉毅叫過來,問他自己可以比作哪位歷史上的君王。司馬炎覺得劉毅會說他像漢高祖劉邦一樣,或者再不濟就像漢世祖劉秀一樣,但是萬萬沒想到劉毅把他比作桓靈二帝,司馬炎有些發怒了,劉毅解釋道:“您賣官鬻爵,做的難道不是桓靈二帝所辦的事情麼?賣官鬻爵的錢都歸了您自己,而桓靈二帝卻把錢交給了國家,所以您還不如他們兩個昏君呢!”
司馬炎當然也得找台階下,所以他就說道:“我還是比他們強一點的,因為我有你這樣的賢臣輔佐。”總算把自己的事情掩蓋了一點。
司馬炎的腐敗,引起了一種更加不良的社會風氣,在這種社會風氣形成之後,司馬炎也行將就木了。那麼太子的問題又會如何處理,接連不斷的事件,又會給這個新興王朝帶來什麼呢?
請看下一講:無奈的婚姻
11.無奈的婚事
更新時間2016-4-23 17:21:45 字數:1848
司馬炎的腐化和奢侈導致了第四種社會風氣的產生。這種社會風氣就是清談,也就是說人們一邊撈錢,一邊說著空話。清談之風哲學家可以研究,但是當政者必然應該迴避啊,可是晉朝這些官員還是以這種的思想來標榜自己,那真是不應該啊。
這之中的代表人物可以說組成了我們現在的一個流派,名叫“竹林七賢”,這些人大多是清談派的人物,而這種人物應該說是比較信奉老莊之學的,而且關於老莊這個流派而言,他們又加入了一些玄學的成分。
雖然有的人認為是清談之學讓晉朝亡國,但是這只是一個方面,晉朝的滅亡有好多好多的原因,但是最致命的原因就是那些本來就有著不乾淨根子的人物加速的撈錢。大政方針的錯誤才是真正滅亡一個政權的必然因素。
司馬炎在此時已經病入膏肓了,原因我覺得很簡單,酒色財氣都占全了,這個人也就不需要活在這個世界上了。在交代司馬炎駕崩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他對兒子的教育問題上面。
司馬炎的太子名叫司馬衷,但是他不是司馬炎的嫡長子,而是次子。司馬炎的嫡長子司馬軌在兩歲的時候夭折了,這才便宜了這個弟弟。而司馬衷這個人只能說是愚鈍,他比他的曾孫司馬德宗而言還算是比較正常的。
司馬炎也知道這個兒子的愚鈍,不知道他能不能承繼大統,所以司馬衷的地位不保。可是司馬炎有一個比較不好的習慣,就是耳根子軟。皇后楊艷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兒子司馬衷被廢掉,所以想方設法的去拉攏文人集團。
楊艷首先搬出了實行了一千多年的家法:“立嫡以長不以賢”,這下可把司馬炎鎮住了,可是楊艷並不放心,因為此時不是周朝而是晉朝。所以他找到了司馬炎最寵信的文人趙粲,所以司馬炎最終將司馬衷立為太子。
當然司馬衷也不小了,所以有必要給他選一個妃子。司馬炎自己看中了衛瓘的女兒,但是養眼知道此刻兒子的地位並不穩固,必須要有一個大的權臣輔佐才可以。所以皇后楊艷決定找賈充的女兒入宮為妃。司馬炎覺得賈充的權欲太重,所以不適合當國丈。而且還用衛家的子息和賈充的子息作比較,他說:“賈充的女兒樣子丑、黑、矮。衛家的女兒賢良、多子、貌美、身長、面白。”
但是楊艷知道司馬炎這是一個喜怒無常的傢伙,但是似乎是老天註定了司馬家族有此一劫,所以就連平常賈充的摳門兒妻子郭槐,都拿出來不少的財寶去賄賂楊皇后,當然楊皇后也要對賈充的女兒說盡好話。
賈充這個人結黨營私慣了,所以朝堂之上和朝堂之後都有幫手的賈家終於勝出。就在272年,因為本來說好的是讓賈家的女兒去和司馬衷婚配,但是賈充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賈南風,長相抱歉;小女兒賈午,長相不錯。司馬炎就是看中的賈午作為自己的兒媳婦,但是無奈年齡實在是太小了,所以連婚禮服都穿不上。
說實話,郭槐也是非常的奸壞,所以她是不會拋去這個金龜婿的,他向賈充說道:“既然小女兒不行,那就讓大女兒冒充她嫁給那個比較愚鈍的太子,現在的皇帝雖然經歷過明智時代,但是現在已經慢慢的褪去了自己“勵精圖治”的影子。”
賈充也知道皇帝的性子,所以答應了妻子的要求,就這樣,賈南風冒充賈午的名號和司馬衷結了婚,等到司馬炎看到了太子妃的“尊榮”之後,立刻後悔聽了自己的皇后的話,但是那個時候的皇后楊艷已經病入膏肓了。
而且這個時候楊艷遇到了自己的敵手,所以他果斷地把自己的老公推到了堂妹的懷裡,絕對不讓自己的情敵得手。在這裡交代一下楊艷的堂妹,在下一講之中,我們會看到這位太后的悲慘下場。楊艷的堂妹叫做楊芷,現在他的生辰年月也沒有什麼考究的,只是說楊芷這個人很不錯,會處事,和氣,有人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