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自從進駐長沙城後,諸事繁雜,李江源為了任命各縣的縣官,和分田事宜忙得頭昏腦漲的。

  攻城略地容易,治理一個地方卻是很難。為了下面這些縣官空缺,李江源不得不,讓講武學堂文書部,加緊培訓了幾批學員。

  火速上任,這些人都是思想忠誠,才學兼優。差的就是歷練的機會。李江源相信只要給他們幾年時間,他們一定都是很好的一方父母。這才減輕了李江源的壓力。

  來到長沙後,李江源就任命黃老頭,為整個湖南的民事總調官。當起了甩手掌柜,想起那些厚厚的帳冊。李江源就一陣頭疼。反而是黃老頭幹得有滋有味的。

  “呵呵!這些人還是壯丁。根本沒有經歷過什麼大仗,只有經歷了幾場大戰,他們才能算是真正的士兵,現在把他們派上戰場,基本上就是送命的份。”李江源放下手中的奏本,呼了一口氣笑道。然後繞繞了有些發酸脖子,又問道:“胡老也應該快要回來了吧!等王大哥和大郎回來,咱們好好的開個慶功宴,大家好好的聚聚。”

  “嗯!好啊!胡老弟,去督辦分田之事,差不多也要回來了。”放下手中的名單,黃老頭附和道,這段時間不見,他還挺想兒子的。一想起,胡喻仁滿湖南跑的時候,心裡一陣羨慕。那可是遊山玩水的好事啊!要不是他年紀大了。早就和胡喻仁搶這個任務了。

  “黃老你來看,我這個寫得怎麼樣。”李江源站起身來,遞給他一張白紙道。黃老頭接過那張白紙,只見上寫滿了毛筆字。

  看著看著黃老頭嘴裡,不禁讀了出來:“天理昭彰,我漢家自前明覆滅後,韃子滅我之昭然若揭。屠我百姓,占我田地。改我華服,禁錮思緒。

  若干年後,漢人,將不負存焉。而滿人,將獨霸華夏。孰不可忍,孰不可忍!我漢家兒郎為何,要遭受如此劫難!嗚呼哀哉!如今,本大元帥奉天順命,誓為我華夏驅除韃虜,復我中華。

  望天下有志之士共享盛舉,救天下百姓於水火,名流清史、揚名海外。………………….”

  “好好,好一篇盪氣迴腸的錦繡文章,看得老朽一把老骨頭,都熱血沸騰的。主公,您說的真是太好了。”黃老頭略略掃過,不禁怕案叫絕。這樣的文章發出去一定震耳欲聾,發人深省。

  “黃老過謙了。我也只不過想,快點把韃子趕出中原,報家仇國恨而已。只是,光憑我李江源一己之力。恐怕很難,所以我才頒布這個殺胡令,號召天下有志之士共襄義。”

  李江源臉上嘆息道。“國破山河落照紅,江山如血締人淚。有時候,我真希望韃子能早些屠滅,讓我華夏少流些血淚,能不用擔心的生命突然被殺,活在溫暖的陽光下。”

  說到這裡,李江源臉上充滿了嚮往之色。如果問黃老頭,為什麼拋家棄業跟著李江源,報仇雪恨是一個原因,最主要的是,李江源身上這種,敢為天下的豪氣和胸襟折服了他。

  他知道胡喻仁也是抱著這種想法,才義無反顧的為李江源出謀劃策,奔走四方。因為李江源是他們心目中,唯一能夠拯救這天下英主,雖然,他現在看上去還很稚嫩,處理事情來有些猶豫,但這並不妨礙李江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主公莫嘆,大仇早晚得報。韃子折騰不了幾天了。”黃老頭,鄭重的朝李江源施禮說道。

  “好了,我沒事。”李江源擺擺手笑道,“勞煩黃老把這些檄文抄錄下,然後傳閱四方。我要讓韃子不得片刻安寧。”

  “是!屬下這就去辦。”黃老頭答應,然後拿著檄文走了出去。李江源轉身望著牆面上掛著的地圖,這是李江源憑著記憶,畫出中原大概的地圖形狀。

  上面用木炭勾勒復國軍的勢力範圍圖,憑藉著迅猛發展的忠義堂的勢力,各地的情報源源不斷的傳到李江源的案頭。只是現在忠義堂的情報網絡還不能深入韃子的上層。看來忠義堂的潛力還得繼續挖掘啊!

  ************************************************************************************88

  京師,鰲拜府內。昏暗的油燈,隨著窗外飄來的微風,搖擺著它婀娜的身姿。大清朝,現在最有權勢的顧命大臣鰲少保鰲拜,

  正坐在他的書房裡,望著隨風搖晃的油燈沉思著。這是他自從當上顧命大臣後,每當有想不開的事情。他就喜歡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書房裡,點著盞油燈想事情。

  沒有想到,曾經在他眼中的一個小毛賊,竟然能掀起這麼大的聲勢。而且,從探子傳來的密報,李江源的復國軍沒有像其他烏合之眾一樣,攻下了大城,為了財物就自我火拼,最後化為無形。

  反而,在湖南越發的站穩了腳跟,把進入湖南的幾個險要之地,防守的十分嚴密,滴水不漏。這些年,大清昔日的輝煌,猶如昨夜水中花,平日赫赫顯貴的八旗精銳們,竟然像紙糊的老虎般,輕易的就被李江源這小子,戳了一大大的洞。那些綠營的漢狗更不濟。

  光是聽見復國軍的名字,就能嚇得屁滾尿流的。真是丟我大清的臉!“薩克素,現在的局勢,你怎麼看。”薩克素,隸鑲藍旗。現在八旗中,鰲拜自領的兩黃旗和支持皇帝的兩白旗各有一半的勢力,兩方為了各自的利益互不相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