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齊娜沒說話,吐了吐舌頭。
韓姨推了推眼鏡,像教導主任一般恰如其分地說:“這個現象其實蠻嚴重的。我上星期在會上也講了。我聽說現在住院的人越來越多,已經占到人口一定比例,這已經很嚴重了。越是這樣,正常關注他人就越少,住院的人就越多。惡性循環,到最後只能大家一起住院。這問題不能小視。這是一種新的社會焦慮,如果不能充分正視並研究,很可能還會變嚴重。我前兩天寫的書就是探討這個問題。我這本書很快就要出了,到時候會是這個問題最詳細的研究記錄。我引用了焦慮社會學的一部分內容,你要是感興趣,等我下個星期印了初稿拿來給你看看。”
齊娜故意向韓姨身後看去,說:“咦,20號怎麼坐起來了?”
韓姨連忙轉身:“啊?什麼?”
“又躺下了。”齊娜說。
於是韓姨不再說什麼,和齊娜一起進了病房。齊娜隨手把病房裡幾個柜子表面和牆壁上畫框裡的顯示屏都打開了,網頁又充滿了房間。她心急地刷了自己的狀態,發現有兩個回復,都是閨蜜發的表情畫,沒有阿Paul。她有點賭氣地拍了拍網頁上小秘書胖胖的屁股,一巴掌把它又拍回浩渺的搜索的海洋去了。韓姨有點不滿屋裡華麗的光,想讓齊娜關上,齊娜只當沒聽見。
她們首先扶起21號病人。21號已經有點抽搐了,一隻手在胸前,兩個手指扭曲蹺著,身體無力地一抽一抽。她們連忙扶她坐起來,給她擦了嘴和臉,按摩手臂,喝了一些清水,送服了藥。21號是個肉乎乎的女人,四十多歲,頭髮不多,皮膚倒十分光潔。坐著的時候她的眼睛也是閉著的。齊娜記得,她似乎昏迷很久了。
“你說人活成這樣還有什麼意思。”齊娜嘆道。
“怎麼活不都是活著嗎?”韓姨說,“其實她跟一般人也差不了多少。”
“要是我就去死。”齊娜說,“整天靠別人的話活著,不如死了算了。”
“那還能靠什麼活著?”韓姨說,“我書里也寫過這點……”
她們正要給21號接上腦波儀,20號突然喘起來了,像要窒息了一樣,大口大口喘氣,怎麼都喘不上來,呼哧呼哧看上去十分痛苦。20號是個其貌不揚的矮小男人,即使昏迷中,家人也按他平生的習慣,把他的頭髮一絲不苟地梳到一邊。他的雙手也像抓住西服的衣襟般抓住病號服。他一邊氣喘一邊皺著眉頭,表情十分痛苦,掙扎的力氣也很大。她們費了力氣才讓他躺好,給他頭頂上接上電極。腦波儀打開了,電流緩緩輸入,他慢慢安靜下來。
20號的毛病非常典型。最初這種病發現的時候,很多人以為是肺里或氣管出了毛病,卻無論如何都查不出來,輸氧並沒有用,坐或躺的姿勢也無關痛癢,誤診甚至死了兩個人。直到有人想到了腦波儀,才發現這種奇怪的毛病—大腦紊亂型呼吸不暢。
這時,小秘書報告,在一個女生的頁面上找到了阿Paul的蹤跡。他評論了。
齊娜奔到柜子旁邊,死死盯著阿Paul的話。只有短短的兩個字“支持”,可是顯得如此刺目。他評論的不是他們認識的人,而是一個公共名人,一家科技公司的美女代言人,最近很紅的新科技普及者。她常常講一些科學發展的趨勢,阿Paul常去關注。其實她講些什麼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漂亮。在齊娜看來,她總是搔首弄姿地捧著一些所謂的新產品照相,根本就不是為了推廣新產品,而是為了展示自己長得好看。醉翁之意不在酒,她就是喜歡聽自己被人夸,喜歡出風頭,虛榮至極。可笑的是還真的有好多人每天圍著她贊。
齊娜顫抖著往自己的頁面上打上一行:
虛榮的人是可恥的。
她又看了一遍,“支持”二字像刀子扎她。阿Paul在他們冷戰的生死關頭沒有一封信發來,卻竟然有閒心去美女的頁面說一聲“支持”。天啊,齊娜覺得活不了了。瞧瞧阿Paul回復的是什麼消息啊。“新產品:網絡隱身衣,專門躲避網絡小秘書。”這不就是為了徹底躲我嗎?她想,這簡直欺人太甚。
齊娜忍不住又一次更新自己的狀態:
悲傷他媽的去死,我要餵回憶喝王水。
她又把氣撒在小秘書身上,對它毛絨球球的身體又捶又打。可是小秘書卻一點不生氣,只是在網頁上四處亂跑,每次跑到角落就抬著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她。她下不去手了,憤憤地丟開網頁,回到韓姨身邊。韓姨已經幫22、23號也擦好了額頭和臉。
“快十一點了。”韓姨看了看表說,“我得去實驗室那邊看恆溫箱了,剩下的你來吧。”
她說著邁著平穩的步子出門離開,後背一直挺得直直的。十一點整,一分不差。
剩下齊娜一個人,她被遺棄的悲傷更無法排解。她想哭,可是嗚嗚了幾聲,卻無論如何沒有眼淚。她跺著腳,心裡同時騰起膨脹的難過和空洞的寂寞,可膨脹填不進那空洞。她將網頁全關掉,屋子裡一時間仿佛黯淡了。柜子和牆壁都恢復了空無一物的灰白色,金屬質地冰冷平整,像無動於衷的冷漠上帝,遠遠地看著她。
齊娜幾乎是帶著點摔打的氣惱打開所有腦波儀,生成所需要的一切信息,連接上電極,給每個病人的頭頂亂七八糟地貼上。她不知道自己的心情壞掉會不會影響儀器的隨機生成,即使會,她也不想管了。她都快分手了,哪還有心情去給幾個永遠昏迷的傢伙。22號是個過氣的女明星,年輕時還算漂亮,但衰老得很快,剛過三十就沒人再理。23號是個閒職者,總是發文章與其他人戰鬥,他指責當紅者是草包,說自己是偉大作家,因為卡夫卡和曹雪芹生前都發表不出小說,而他也發表不出。他們都有著特定的程序,生成適合的語言。
韓姨推了推眼鏡,像教導主任一般恰如其分地說:“這個現象其實蠻嚴重的。我上星期在會上也講了。我聽說現在住院的人越來越多,已經占到人口一定比例,這已經很嚴重了。越是這樣,正常關注他人就越少,住院的人就越多。惡性循環,到最後只能大家一起住院。這問題不能小視。這是一種新的社會焦慮,如果不能充分正視並研究,很可能還會變嚴重。我前兩天寫的書就是探討這個問題。我這本書很快就要出了,到時候會是這個問題最詳細的研究記錄。我引用了焦慮社會學的一部分內容,你要是感興趣,等我下個星期印了初稿拿來給你看看。”
齊娜故意向韓姨身後看去,說:“咦,20號怎麼坐起來了?”
韓姨連忙轉身:“啊?什麼?”
“又躺下了。”齊娜說。
於是韓姨不再說什麼,和齊娜一起進了病房。齊娜隨手把病房裡幾個柜子表面和牆壁上畫框裡的顯示屏都打開了,網頁又充滿了房間。她心急地刷了自己的狀態,發現有兩個回復,都是閨蜜發的表情畫,沒有阿Paul。她有點賭氣地拍了拍網頁上小秘書胖胖的屁股,一巴掌把它又拍回浩渺的搜索的海洋去了。韓姨有點不滿屋裡華麗的光,想讓齊娜關上,齊娜只當沒聽見。
她們首先扶起21號病人。21號已經有點抽搐了,一隻手在胸前,兩個手指扭曲蹺著,身體無力地一抽一抽。她們連忙扶她坐起來,給她擦了嘴和臉,按摩手臂,喝了一些清水,送服了藥。21號是個肉乎乎的女人,四十多歲,頭髮不多,皮膚倒十分光潔。坐著的時候她的眼睛也是閉著的。齊娜記得,她似乎昏迷很久了。
“你說人活成這樣還有什麼意思。”齊娜嘆道。
“怎麼活不都是活著嗎?”韓姨說,“其實她跟一般人也差不了多少。”
“要是我就去死。”齊娜說,“整天靠別人的話活著,不如死了算了。”
“那還能靠什麼活著?”韓姨說,“我書里也寫過這點……”
她們正要給21號接上腦波儀,20號突然喘起來了,像要窒息了一樣,大口大口喘氣,怎麼都喘不上來,呼哧呼哧看上去十分痛苦。20號是個其貌不揚的矮小男人,即使昏迷中,家人也按他平生的習慣,把他的頭髮一絲不苟地梳到一邊。他的雙手也像抓住西服的衣襟般抓住病號服。他一邊氣喘一邊皺著眉頭,表情十分痛苦,掙扎的力氣也很大。她們費了力氣才讓他躺好,給他頭頂上接上電極。腦波儀打開了,電流緩緩輸入,他慢慢安靜下來。
20號的毛病非常典型。最初這種病發現的時候,很多人以為是肺里或氣管出了毛病,卻無論如何都查不出來,輸氧並沒有用,坐或躺的姿勢也無關痛癢,誤診甚至死了兩個人。直到有人想到了腦波儀,才發現這種奇怪的毛病—大腦紊亂型呼吸不暢。
這時,小秘書報告,在一個女生的頁面上找到了阿Paul的蹤跡。他評論了。
齊娜奔到柜子旁邊,死死盯著阿Paul的話。只有短短的兩個字“支持”,可是顯得如此刺目。他評論的不是他們認識的人,而是一個公共名人,一家科技公司的美女代言人,最近很紅的新科技普及者。她常常講一些科學發展的趨勢,阿Paul常去關注。其實她講些什麼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漂亮。在齊娜看來,她總是搔首弄姿地捧著一些所謂的新產品照相,根本就不是為了推廣新產品,而是為了展示自己長得好看。醉翁之意不在酒,她就是喜歡聽自己被人夸,喜歡出風頭,虛榮至極。可笑的是還真的有好多人每天圍著她贊。
齊娜顫抖著往自己的頁面上打上一行:
虛榮的人是可恥的。
她又看了一遍,“支持”二字像刀子扎她。阿Paul在他們冷戰的生死關頭沒有一封信發來,卻竟然有閒心去美女的頁面說一聲“支持”。天啊,齊娜覺得活不了了。瞧瞧阿Paul回復的是什麼消息啊。“新產品:網絡隱身衣,專門躲避網絡小秘書。”這不就是為了徹底躲我嗎?她想,這簡直欺人太甚。
齊娜忍不住又一次更新自己的狀態:
悲傷他媽的去死,我要餵回憶喝王水。
她又把氣撒在小秘書身上,對它毛絨球球的身體又捶又打。可是小秘書卻一點不生氣,只是在網頁上四處亂跑,每次跑到角落就抬著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她。她下不去手了,憤憤地丟開網頁,回到韓姨身邊。韓姨已經幫22、23號也擦好了額頭和臉。
“快十一點了。”韓姨看了看表說,“我得去實驗室那邊看恆溫箱了,剩下的你來吧。”
她說著邁著平穩的步子出門離開,後背一直挺得直直的。十一點整,一分不差。
剩下齊娜一個人,她被遺棄的悲傷更無法排解。她想哭,可是嗚嗚了幾聲,卻無論如何沒有眼淚。她跺著腳,心裡同時騰起膨脹的難過和空洞的寂寞,可膨脹填不進那空洞。她將網頁全關掉,屋子裡一時間仿佛黯淡了。柜子和牆壁都恢復了空無一物的灰白色,金屬質地冰冷平整,像無動於衷的冷漠上帝,遠遠地看著她。
齊娜幾乎是帶著點摔打的氣惱打開所有腦波儀,生成所需要的一切信息,連接上電極,給每個病人的頭頂亂七八糟地貼上。她不知道自己的心情壞掉會不會影響儀器的隨機生成,即使會,她也不想管了。她都快分手了,哪還有心情去給幾個永遠昏迷的傢伙。22號是個過氣的女明星,年輕時還算漂亮,但衰老得很快,剛過三十就沒人再理。23號是個閒職者,總是發文章與其他人戰鬥,他指責當紅者是草包,說自己是偉大作家,因為卡夫卡和曹雪芹生前都發表不出小說,而他也發表不出。他們都有著特定的程序,生成適合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