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於革命的態度,盧德銘的立場是非常堅定的,他曾搞過幾次“民意測驗”,明確對那些立場動搖的官兵表示:不願乾的填表就走!

  一位連長哭著說:“他在革命的關鍵時刻,都顯得非常果斷。長江的船上,要不是他決心掉轉船頭,我們這些弟兄就全部落入了張發奎設下的圈套。部隊到了靖安後,如果渡過贛江去追趕主力,肯定逃不掉軍閥部隊的阻擊。他認為不能猶豫徘徊,決心轉到湘贛邊區的修水。尤其是當形勢越顯不利時,他決心去找黨中央請示。記得他當時說:‘我們不能像洞庭湖中的小船,蕩蕩漾漾;我們也不能像水上的浮萍一樣,搖搖晃晃。可是,現在我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港灣,你怎麼就拋下我們走了?”

  一位長期在他手下的參謀靠在一棵樹杆上,在那裡喃喃自語地哭訴:“在武漢時,一個新兵槍走了火,他並沒有嚴厲批評,只是說了一句:‘你們半夜走火多不好,虧了沒打著人,要是把我這個團長打死了,一定會有人說你有意暗害我呢,那時你解釋也解釋不清楚了,下次一定要注意。團長,你知道嗎,那個叫胡德勝的新兵就是我的表弟啊,我當時對你是多麼地欽佩和感激……”’

  盧德銘身為將領,平時深入群眾,調查研究。他既能運籌帷幄,決戰千里,又對戰士們關愛有加。戰士們的腳打了泡,他叫軍醫及時看護。對部隊抓得很嚴,平時很少看見他睡覺,總是在下邊到處轉。大家都說:‘盧總指揮是葉挺獨立團出來的,真是強將手下無弱兵。”

  ……

  盧德銘的犧牲,無疑對工農革命軍是一個重大損失。

  毛澤東更是悲痛,自出師以來,損兵折將,且失臂膀,豈能不心痛?

  在秋收暴動時,盧德銘是他最得力的助手,最忠誠的搭擋,最敬重的一員大將啊!

  毛澤東查明了盧德銘犧牲的原因,頓時憤怒至極。他找到蘇先駿,斥責他偵察不力、指揮錯誤。以非常憤怒的口氣,怒目而視,衝著蘇先駿喊道:“還我盧德銘!……”

  在異常氣憤之時,毛澤東才會發出這種呼聲。他從一名戰士手中接過槍來,朝著天空連發三槍!

  毛澤東失聲痛哭,高聲呼喊:“今失盧德銘,蒼天無眼,老天不公啊!……”

  蘆溪一仗,打掉了三團,失去了總指揮,部隊士氣受到了極大影響,面臨著潰散的危險。如果說秋收暴動發生後,頭五天形勢就開始下滑,到蘆溪一仗算是跌到了谷底。

  五、

  蘆溪戰敗後,毛澤東將剩下來的部隊重新收攏,隨即率領部隊向蓮花方向疾進。9月25日中午,工農革命軍趕到了蓮花縣境的高灘村。

  經受了大革命風暴的高灘村農民群眾,起先弄不清工農革命軍是什麼部隊,都躲到山上去了。等到弄清他們是湖南的毛澤東帶來的隊伍後,便奔走相告,成群結夥地跑回村子,有的拿出僅有的一些大米、紅薯干,非要同志們吃不可,還有的人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鋪上禾草,硬拉著官兵們到屋裡去住宿……

  在高灘村,毛澤東對新敗的部隊進行了簡短的行軍動員,他拄著一根拐杖,告訴大家說:“部隊已經進入山區,我們暫時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我們不要怕行軍的艱苦,不要怕暫時受了些損失,要看到光明,天下這麼大,總有我們落腳的地方……”

  部隊在高灘村吃過午飯,整頓了一下行裝、清點了人數,接著繼續向前開進。

  傍晚部隊到達甘家村,毛澤東召集部分部隊幹部和當地的一些黨員,開了一個短會。在會上,當地的黨員們向毛澤東匯報了蓮花縣革命力量在大革命失敗後,受到嚴重損失的情況。

  第十二章 碧血羅霄(6)

  毛澤東聽後對他們解釋說:“我們不要被反動派的屠殺嚇倒。廣大貧苦農民總是和共產黨心連心的,這是我們幹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因此,我們就是要在湘贛邊界的廣大農村發動群眾,進行武裝鬥爭。這是個革命的根本問題,不能含糊。”

  當地黨組織負責人說:“9月18日我們組織暴動攻城失敗,犧牲了12個同志,有90個同志被抓,現在還被關在縣城的牢里。”

  毛澤東聽了這些反映,當即決定:“我們明天攻打蓮花縣城,營救被捕同志!”

  當天晚上,毛澤東召開了地方黨組織負責人參加的軍事會議,決定了第二天的攻城部署。

  9月26日清早,在甘家村南邊的河灘上,工農革命軍排著整齊的隊伍,周圍站滿了上千名手拿梭鏢、鳥銃的群眾。

  自暴動以來,這是第一次看到有這麼多老百姓來幫助部隊打仗。當地黨組織能發動起這麼多人,固然是有相當的群眾基礎,另外也是因為工農革命軍是為營救自己的親人而打仗。

  在出發前,工農革命軍宣布處決六個從萍鄉帶來的大土豪,大家又發出一片歡呼聲。在那個年代,就是以血還血。

  接著,毛澤東宣布了攻打縣城的決定。

  河灘上立刻掌聲雷動、群情激奮。軍民一起,向縣城進發。

  蓮花縣城裡沒有國民黨的正規軍,只有大土豪李成萌的保安團駐守。那些守城的團丁們,一聽到工農革命軍攻城時吹起的嘹亮的軍號聲,就已經嚇得手顫腳抖。一聽槍聲響起,便立刻四處逃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