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員外郎馬理等134人被下獄,何孟春等21人、洪伊等65人俱待罪。毛紀、石瑤等人勸離,沒有進行處罰。一時間,左順門前弄得是雞飛狗跳牆。

  跪伏事件被嘉靖皇帝用鐵腕彈壓了,左順門又歸於往日的平靜。

  第二日,上章聖皇太后尊號為:章聖慈仁皇太后。在舉行冊禮時,尚書秦金、金獻民、趙鑒、趙璜、侍郎何孟春、朱希周、都御史王時中、大理少卿張縉、徐文華等人全都沒有參加。

  七月二十日,錦衣衛指揮史朱宸請示嘉靖皇帝,關在獄中的和待罪的官員該如何處理?嘉靖帝對這些朝臣們敢於蔑視君權,以下犯上,以臣犯君,耿耿於懷,於是下旨:“四品以上者停俸,五品以下者當行廷杖責。”

  這廷杖之法律,歷代所無,惟明朝獨有。自設此法以來,不知屈死了多少忠良。那見得廷杖利害?凡朝廷士大夫不聽皇帝之話者,便發錦衣衛廷杖責。實施廷杖,場面可不一般,皇上還怕廷杖執行得不得力,特遣內臣監視,大小眾官俱著朱衣陪列午門外西墀下,左邊坐中使,右邊坐錦衣衛指揮史,各30員,下面校尉100人,皆穿襞衣,手執木棍,齊齊排列。宣讀旨意畢,就開始實施廷杖。具體方法是,一人持麻布兜從犯人肩脊套下,直至腰邊,連兩手束定,左右不得轉動:一人縛其兩足,四面牽住,唯露出兩股受杖。頭面觸地,塵埃滿口,連喊也喊不出的。每打一下,上面高喝一聲:“重打!”打完一面,杖必數折。眾官側目屏息,氣象森嚴,儼如閻羅殿前一般。

  正文 90.大獲全勝

  更新時間:2010-8-25 7:11:25 本章字數:2443

  90.大獲全勝

  行杖的旗校平時就練就了一副好手段,棒子打得有技巧,被打的人,裡面血肉糜爛,外麵皮膚絲毫不破。行過廷杖之後的人,若沒被杖死,想要醫治,必用刀割開外皮,剜盡皮內面的爛肉,再取活羊一隻,割他腿肉填補空處,使二者血肉相連,長成一片,然後可以行動。故有“羊毛屁股老先生”,人人敬畏他的。某地有一知縣乘轎出門,捉住一衝道路人,喝教“重責”,手下人脫下那人的褲子要打,可打開一看,見是羊毛屁股,明顯是受過廷杖的。知縣一想,肯定以前的品階要比自己高,忙即下轎請罪,陪了多少不是。其人大笑而去,把這位知縣驚出一身冷汗來。只因廷杖過的,苟得君心一轉,叩起再次重用。然幸而不死杖下,做一羊毛屁股的老先生。不幸而喪了性命,只好留一忠直名望了!可憐諸君子觸怒皇上,今日受此極刑!

  司禮監掌印太監秦福和錦衣衛指揮使朱宸按規矩,各自帶著30人,一左一右早已等在午門外了。100名錦衣衛校尉手持木杖整齊地立在兩旁。這些校尉都是平時受過嚴格訓練的,技藝純熟,能夠準確根據司禮太監和錦衣衛指揮使的暗示來掌握受刑人的生死。五品以下的官員一個一個地被拖到了午門外,立刻被扒去官服,反綁雙手,用一塊大布包裹著,秦福命令一下,校尉們舉杖就打,打得他們皮開肉綻,哭爹喊娘。杖畢,還要提起裹著受刑人布的四角,抬起後再重重摔下,有的人還大喊“哎呀”一聲,有的啞口喊不出來只有“撲通”一聲了,此時布中人就算不死,也去了半條性命。

  廷杖時還有一個講究,被杖人是死是活,行刑校尉還要看司禮太監和錦衣衛指揮使的兩腳擺放的形狀行事。當編修王相、王思等17人行刑時,司禮太監和錦衣衛指揮使的兩腳的腳尖朝內,證明此等受刑人小命難保,果然,他們由於傷重,先後死去。餘下的人行刑時,司禮太監和錦衣衛指揮使的兩腳擺成了八字形,證明他們可以杖下逃生。

  午門前,這一整日就呼天搶地,悽慘無比。

  廷杖過後,棒下逃生者,皆遣戍邊疆。

  七月二十一日,興獻皇帝的神主從湖廣安陸州到了京城,安放在了奉先殿旁邊新建的觀德殿,嘉靖皇帝給上的尊號為:皇考恭穆獻皇帝。“本生”二字不再言了。

  首輔毛紀沒有廷杖,沒有追責,對議禮一事不再敢提了,卻非常同情護禮者,於是,斗膽上疏請求寬宥伏闕諸臣。

  嘉靖皇帝看到毛紀的奏章,傳旨送給他八個字:“要結朋奸,背君報私。”

  毛紀憤然上書求退,嘉靖皇帝當即責備他是“有負重託,且因辭奏諫,咎歸朕躬,這是你大臣忠厚愛君之意嗎?”最終特允其致仕。

  七月二十八日,有人稟報說:“當戊寅朝罷,群臣業已散去,乃修撰楊慎、檢討王元正、給事中劉霽、安磐、張漢卿、張原、御史王時柯等七人實糾之伏闕哭。”

  嘉靖帝一聽不禁勃然大怒,命錦衣衛再次廷杖之,結果這7個人又第二次受杖,張原竟死杖下。杖過之後,楊慎、王元正、劉霽被充戍,安磐、張漢卿、王時柯被削籍為民。

  這時,護禮派勢力終於完全土崩瓦解。

  楊慎遣戍雲南永昌衛。

  在嘉靖三年十二月十五日這個天寒地凍的夜晚,被監禁近5月的楊慎,已骨瘦如柴,他身帶枷鎖,攜著被稱為“才女”的娘子黃峨步行,狼狽走出京城。他們行至江陵的驛站門前,他看到愛妻風塵滿面,疲憊不堪,再也不忍心讓她向前護送了,力勸娘子回四川新都老家去。臨別之際,楊慎填作了一首題為《戍雲南•江陵別內》臨江仙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