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雖然這幾年自己總會擠出時間陪陪家人,可是,終究還是和家人聚少離多。
想著想著,李默然長長的嘆了口氣。
“不知大人因何嘆氣?”一個好聽的女聲從身後傳了過來。
李默然回頭看了看,發現是張魯的大姐張雲,也是個修道之人,常年練氣,讓她看起來只有二十幾歲,雖然今年她已經三十五歲了。
“沒什麼,只是偶有所感!”李默然淡淡笑道。
“李大人可曾聽過‘滄海桑田’的故事?”張雲笑道。
滄海桑田的故事李默然自然是聽過,當下不明所以的點了點頭。
“那,大人覺得,是做一個看慣滄海桑田的神仙好,還是做一個普通的凡人更好?”
李默然沉吟了一下,這才說道:“我還是覺得做個凡人更好,人生匆匆幾十年,也好過日復一日的看滄海桑田!”
“既然如此,大人何不憐惜眼前人?”張雲嘴角含笑。
李默然卻有些好笑,一個修仙問道的人,竟然來勸自己珍惜當下?
於是,李默然沒好氣的問道:“既然如此,師姐幹嘛要求仙問道?”
張雲不以為意的說道:“我求仙問道,求的是天地真理,求的是世間變幻的規律,又非是長生不死!”
雖然張雲的勸慰很老套,不過,李默然還是欣然接受了,張雲說的沒錯,就算滄海桑田,和我又有什麼關係?還不如憐惜眼前。
想到眼前人,李默然不由的回憶起貂蟬,紅玉,甄宓,文姬,還有自家一兒一女,直到最後,眼前出現了一張宜嗔宜喜的面容,那是姜雅的俏臉。
想起姜雅,李默然就覺得一陣氣悶,輕聲哼唱了一曲《月光》,終究覺得實在是無所事事,索性站起身啦,對著大山大喊了幾嗓子。
“李索!給我滾出來!走,回家!”
李索不知道從哪鑽了出來,哈巴狗一樣的抬出來一桿滑竿,抬著李默然下山去了···
回到了南鄭後,看到了家人,李默然頓時感覺幹勁又回來了,當下召集文武,把自己很久之前的想法付諸實現。
漢代其實已經有了府衙的概念,但是卻沒有後世捕快,大理寺,而且漢代地方上的管理也極其混亂,很多時候,百姓想要求助都找不到門。
自從隋唐就開始逐漸完善的捕快,這就是李默然要搬出來的東西,不僅要搬出來捕快,他還要細化行政機構,這個事情是很久之前就交給石廣元的任務,如今已經整理的差不多了。
這件事,事先就和賈老爺子在幾人打過招呼,幾人也覺得這個辦法十分完善,因此,召集文武之後,李默然直奔主題:“各位,自從黃巾之亂以來,地方吏治混亂,我欲在漢中,荊州,益州三州實行新的制度,這是具體的內容,各位且來看看吧!”
眾人接過來一看,看得懂的,紛紛叫好,看不懂的在那乾瞪眼,也跟著叫了幾聲好。
“大家覺得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李默然問道。
諸葛亮想了想,站出來說道:“主公,地方上革新了制度,我們這裡,是不是也簡化一下機構,明確一下分工?”
李默然咂咂嘴巴,自己似乎確實忘記了這件事,自己的一眾文臣全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每一個拿出來,都是多面小能手,以至於李默然一直忽視了這個問題。
聽到諸葛亮這麼一說,李默然乾脆把三省六部制給搬了出來,反正也不是第一次照抄前人了。
想了想,覺得三省六部制沒什麼觸犯忌諱的地方,當下說道:“孔明言之有理,既然這樣,我倒是有一個想法,不妨將我們現有的機構分為三省六部,如何?”
諸葛亮滿頭霧水,聽名字,他大概知道了這個三省六部是幹什麼的,但還是覺得新鮮。
李默然當下介紹了起來:“三省即尚書、門下、內史;六部則指尚書省下設吏部、禮部、兵部、刑部、戶部、工部,共六部。吏部掌管全國文職官吏的任免、考課、勛封等事;戶部掌管全國戶口、土地、賦稅、錢糧、財政收支等事;禮部掌管禮儀、祭祀、科舉、學校等事;兵部掌管武官選用及軍事行政;刑部掌管全國司法行政;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
這個主意一出,滿室譁然,所有人都驚訝的看著李默然。
李默然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當下怯怯的問道:“怎麼了?這個主意不好?”
賈詡激動的說道:“好!怎會不好!這簡直就是絕妙啊!我等怎麼沒有想到呢?”
不過諸葛亮卻是很在意另一個名詞,當下問道:“主公,敢問,何為科舉?”
李默一時語塞,自己一時痛快,竟然把科舉順嘴說了出來,想了想,一咬牙,乾脆把科舉也搬出來,若是在其他地方,李默然或許不敢這麼做,不過漢,荊,益三州已經被自己經營的如鐵桶一般,根本沒有挑刺的世家,當下說道:“所謂科舉,就是在全州張貼告示,設立考場,以考試的方式選拔人才!”
此語一出,舉座皆驚!
賈詡徐庶等一眾寒門出身的人,當場渾身瑟瑟發抖,眼中含淚,諸葛亮緊皺眉頭,良久才緩緩的吐出一口氣!
想著想著,李默然長長的嘆了口氣。
“不知大人因何嘆氣?”一個好聽的女聲從身後傳了過來。
李默然回頭看了看,發現是張魯的大姐張雲,也是個修道之人,常年練氣,讓她看起來只有二十幾歲,雖然今年她已經三十五歲了。
“沒什麼,只是偶有所感!”李默然淡淡笑道。
“李大人可曾聽過‘滄海桑田’的故事?”張雲笑道。
滄海桑田的故事李默然自然是聽過,當下不明所以的點了點頭。
“那,大人覺得,是做一個看慣滄海桑田的神仙好,還是做一個普通的凡人更好?”
李默然沉吟了一下,這才說道:“我還是覺得做個凡人更好,人生匆匆幾十年,也好過日復一日的看滄海桑田!”
“既然如此,大人何不憐惜眼前人?”張雲嘴角含笑。
李默然卻有些好笑,一個修仙問道的人,竟然來勸自己珍惜當下?
於是,李默然沒好氣的問道:“既然如此,師姐幹嘛要求仙問道?”
張雲不以為意的說道:“我求仙問道,求的是天地真理,求的是世間變幻的規律,又非是長生不死!”
雖然張雲的勸慰很老套,不過,李默然還是欣然接受了,張雲說的沒錯,就算滄海桑田,和我又有什麼關係?還不如憐惜眼前。
想到眼前人,李默然不由的回憶起貂蟬,紅玉,甄宓,文姬,還有自家一兒一女,直到最後,眼前出現了一張宜嗔宜喜的面容,那是姜雅的俏臉。
想起姜雅,李默然就覺得一陣氣悶,輕聲哼唱了一曲《月光》,終究覺得實在是無所事事,索性站起身啦,對著大山大喊了幾嗓子。
“李索!給我滾出來!走,回家!”
李索不知道從哪鑽了出來,哈巴狗一樣的抬出來一桿滑竿,抬著李默然下山去了···
回到了南鄭後,看到了家人,李默然頓時感覺幹勁又回來了,當下召集文武,把自己很久之前的想法付諸實現。
漢代其實已經有了府衙的概念,但是卻沒有後世捕快,大理寺,而且漢代地方上的管理也極其混亂,很多時候,百姓想要求助都找不到門。
自從隋唐就開始逐漸完善的捕快,這就是李默然要搬出來的東西,不僅要搬出來捕快,他還要細化行政機構,這個事情是很久之前就交給石廣元的任務,如今已經整理的差不多了。
這件事,事先就和賈老爺子在幾人打過招呼,幾人也覺得這個辦法十分完善,因此,召集文武之後,李默然直奔主題:“各位,自從黃巾之亂以來,地方吏治混亂,我欲在漢中,荊州,益州三州實行新的制度,這是具體的內容,各位且來看看吧!”
眾人接過來一看,看得懂的,紛紛叫好,看不懂的在那乾瞪眼,也跟著叫了幾聲好。
“大家覺得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李默然問道。
諸葛亮想了想,站出來說道:“主公,地方上革新了制度,我們這裡,是不是也簡化一下機構,明確一下分工?”
李默然咂咂嘴巴,自己似乎確實忘記了這件事,自己的一眾文臣全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每一個拿出來,都是多面小能手,以至於李默然一直忽視了這個問題。
聽到諸葛亮這麼一說,李默然乾脆把三省六部制給搬了出來,反正也不是第一次照抄前人了。
想了想,覺得三省六部制沒什麼觸犯忌諱的地方,當下說道:“孔明言之有理,既然這樣,我倒是有一個想法,不妨將我們現有的機構分為三省六部,如何?”
諸葛亮滿頭霧水,聽名字,他大概知道了這個三省六部是幹什麼的,但還是覺得新鮮。
李默然當下介紹了起來:“三省即尚書、門下、內史;六部則指尚書省下設吏部、禮部、兵部、刑部、戶部、工部,共六部。吏部掌管全國文職官吏的任免、考課、勛封等事;戶部掌管全國戶口、土地、賦稅、錢糧、財政收支等事;禮部掌管禮儀、祭祀、科舉、學校等事;兵部掌管武官選用及軍事行政;刑部掌管全國司法行政;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
這個主意一出,滿室譁然,所有人都驚訝的看著李默然。
李默然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當下怯怯的問道:“怎麼了?這個主意不好?”
賈詡激動的說道:“好!怎會不好!這簡直就是絕妙啊!我等怎麼沒有想到呢?”
不過諸葛亮卻是很在意另一個名詞,當下問道:“主公,敢問,何為科舉?”
李默一時語塞,自己一時痛快,竟然把科舉順嘴說了出來,想了想,一咬牙,乾脆把科舉也搬出來,若是在其他地方,李默然或許不敢這麼做,不過漢,荊,益三州已經被自己經營的如鐵桶一般,根本沒有挑刺的世家,當下說道:“所謂科舉,就是在全州張貼告示,設立考場,以考試的方式選拔人才!”
此語一出,舉座皆驚!
賈詡徐庶等一眾寒門出身的人,當場渾身瑟瑟發抖,眼中含淚,諸葛亮緊皺眉頭,良久才緩緩的吐出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