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頁
直升機上的杜根仍然朝舷窗外觀望“上帝之門”基地,那架幫助他即將取得決定性勝利的超時空傳送儀在視野中越來越小,甚至最後被黑暗所吞沒。
沃爾夫教授看著杜根,突然問:“總統先生,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在在另一場戰爭上如何取得勝利了?”
杜根注視著他,說:“不,是兩場戰爭,一場外交與政治的全面戰爭,一場與未知敵人的暗中教量。”
“如果你有用得著我的話……”
“我希望你能信守諾言。”杜根打斷他的話,冷冷地說。
“總統先生,過去這麼多年,權力、地位、榮譽我都已經得到了。我已經沒有理由再違背我的諾言。”沃爾夫急忙解釋道。
“那就好。”杜根說完便靠到座椅上。
只有哈斯勒博士明白兩人的話外音。
阿拉斯加育空堡上空的暴風雪正呼嘯著以更強烈的勢頭撲來。
第六章 革命 第四十五節 大結局
當布魯克斯將軍當面向格林卡婭通報了莫斯科上空的大氣漏斗情況後,格林卡婭並沒有太重視。她的工作重點是立即召開來聯共中央委員會和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緊急會議和各黨派的民主政治協商會議。
令美國和蘇聯都感到意外的是,12月17日下午三時,莫斯科上空的大氣漏斗居然停止了擴張,反而開始收縮。儘管暴風雪仍然在繼續,但來自同溫層的冷空氣也停止了大規模沉降,氣溫停止了下降,開始回升。
當天傍晚五時,蘇共中央發布公告,正式推舉索菲婭?格林卡婭為新的聯共中央***,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也宣布通過對格林卡婭政府總理的任命。所謂的全蘇各黨派民主政治協商會議也做出一致決議,擁護格林卡婭對蘇聯的領導。
國家安全委員會通過其已經牢牢掌握的各地廣播電視台和報刊等媒體機構,為格林卡婭的上台大造輿論。因此,除了軍隊,全國人民基本已經認同了格林卡婭的“臨危受命”。
到了傍晚六時,莫斯科地區的暴風雪已經停息,此時中國外長喬華、美國國務卿鮑爾斯?坎貝爾和聯合國秘書長庫爾特?瓦爾德海姆以及歐洲國家特派代表法國外長讓?勒拿一行人飛抵了圖拉,然後轉乘蘇軍的直升機飛到了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次日一大早,格林卡婭在克里姆林宮會見了以上諸公。
隨後蘇聯兩國代表在聯合國秘書長、中國外長、歐洲國家特派代表的聯合主持下於克里姆林宮展開談判。雙方同意在當天即在北美戰場停火,停止大西洋和太平洋上所有戰鬥,並於20日各自在陸上向戰線後方撤退三公里,所有出海戰鬥艦隻返回各自港口。同時由聯合國委任的中國和歐洲軍事觀察員前往戰線各處監督。雙方開列了和平時間表,爭取在西方聖誕節前達成和平協議。
聯共中央委員會以集體的名義,在18日中午向北美戰區司令特里利瑟爾上將和紐約戰區司令戈爾什科夫大將,下達了停火和準備後撤的命令。
至此,從5月9日爆發的第二次紅色戰爭終於在歷時了半年多後暫停了下來,迎來了和平的曙光。
世界對和平如此之快來臨感到極為不可思議,12月17日一天,莫斯科的複雜戰鬥居然就讓這場跨越了上萬公里的世紀大戰停了下來。雙方對和談的誠意也竟然是如此之大,美國政府和軍隊在本土二十個州完全陷於蘇軍之手――蘇聯在莫斯科中心市區被美軍牢牢控制的情況下,都坦承地與對方展開談判,這更是成為這場戰爭又一個大迷題。
但不管怎麼樣,戰爭終於結束了,世界在恐怖中得以恢復。世界各國都對美蘇之間的停火而歡呼。
索菲婭?格林卡婭因此也被世界各國捧為“和平女神”,蘇聯國內受她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控制的媒體更是不遺餘力地宣傳格林卡婭為蘇聯帶來和平。
蘇聯電視台對它們的新領袖充滿了讚譽之詞:“這是葉卡捷林娜二世以來最偉大的蘇聯女性,她將我們數以百萬計的英勇戰士從火線上解救出來……”
蘇聯英雄魯斯蘭?伊戈爾憤怒地關掉電視機,轉過身對他所忠誠的亞歷山大?羅曼諾夫說:“您難道就能看著她這樣竅取蘇聯和騙取人民的信任嗎?只要您出面,蘇聯人民和紅軍官兵一定重歸您的旗幟之下。”
羅曼諾夫靠在沙發上面無表情地說:“她已經控制了蘇聯的所有宣傳機構,甚至軍隊都已經倒向她那邊……不過有個人出面終止戰爭,對蘇聯也是好事。但我絕對無法容忍她對我的背叛!”
伊戈爾知道他已經厭煩了無休止的內鬥,渴望來一次徹底的扭轉。而瑪加麗塔一號時空機器就讓他看到了這種扭轉的可能性和現實現。伊戈爾走到辦公桌前,打開放在上面的一個盒子,取出了一把老舊的矛頭――命運之槍、耶穌的聖槍。然後走到羅曼諾夫面前,雙手遞給他,說道:“羅曼諾夫同志,耶穌的聖槍就在這裡,我們行動嗎?”
羅曼諾夫接過命運之槍,猛然站了起來,大聲說道:“魯斯蘭,這是我們的命運!”
然後他便握著聖槍在伊戈爾的帶領下,走出辦公室,進入國家實驗室的電梯裡。
高速電梯滑向幽暗的地下……
沃爾夫教授看著杜根,突然問:“總統先生,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在在另一場戰爭上如何取得勝利了?”
杜根注視著他,說:“不,是兩場戰爭,一場外交與政治的全面戰爭,一場與未知敵人的暗中教量。”
“如果你有用得著我的話……”
“我希望你能信守諾言。”杜根打斷他的話,冷冷地說。
“總統先生,過去這麼多年,權力、地位、榮譽我都已經得到了。我已經沒有理由再違背我的諾言。”沃爾夫急忙解釋道。
“那就好。”杜根說完便靠到座椅上。
只有哈斯勒博士明白兩人的話外音。
阿拉斯加育空堡上空的暴風雪正呼嘯著以更強烈的勢頭撲來。
第六章 革命 第四十五節 大結局
當布魯克斯將軍當面向格林卡婭通報了莫斯科上空的大氣漏斗情況後,格林卡婭並沒有太重視。她的工作重點是立即召開來聯共中央委員會和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緊急會議和各黨派的民主政治協商會議。
令美國和蘇聯都感到意外的是,12月17日下午三時,莫斯科上空的大氣漏斗居然停止了擴張,反而開始收縮。儘管暴風雪仍然在繼續,但來自同溫層的冷空氣也停止了大規模沉降,氣溫停止了下降,開始回升。
當天傍晚五時,蘇共中央發布公告,正式推舉索菲婭?格林卡婭為新的聯共中央***,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也宣布通過對格林卡婭政府總理的任命。所謂的全蘇各黨派民主政治協商會議也做出一致決議,擁護格林卡婭對蘇聯的領導。
國家安全委員會通過其已經牢牢掌握的各地廣播電視台和報刊等媒體機構,為格林卡婭的上台大造輿論。因此,除了軍隊,全國人民基本已經認同了格林卡婭的“臨危受命”。
到了傍晚六時,莫斯科地區的暴風雪已經停息,此時中國外長喬華、美國國務卿鮑爾斯?坎貝爾和聯合國秘書長庫爾特?瓦爾德海姆以及歐洲國家特派代表法國外長讓?勒拿一行人飛抵了圖拉,然後轉乘蘇軍的直升機飛到了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次日一大早,格林卡婭在克里姆林宮會見了以上諸公。
隨後蘇聯兩國代表在聯合國秘書長、中國外長、歐洲國家特派代表的聯合主持下於克里姆林宮展開談判。雙方同意在當天即在北美戰場停火,停止大西洋和太平洋上所有戰鬥,並於20日各自在陸上向戰線後方撤退三公里,所有出海戰鬥艦隻返回各自港口。同時由聯合國委任的中國和歐洲軍事觀察員前往戰線各處監督。雙方開列了和平時間表,爭取在西方聖誕節前達成和平協議。
聯共中央委員會以集體的名義,在18日中午向北美戰區司令特里利瑟爾上將和紐約戰區司令戈爾什科夫大將,下達了停火和準備後撤的命令。
至此,從5月9日爆發的第二次紅色戰爭終於在歷時了半年多後暫停了下來,迎來了和平的曙光。
世界對和平如此之快來臨感到極為不可思議,12月17日一天,莫斯科的複雜戰鬥居然就讓這場跨越了上萬公里的世紀大戰停了下來。雙方對和談的誠意也竟然是如此之大,美國政府和軍隊在本土二十個州完全陷於蘇軍之手――蘇聯在莫斯科中心市區被美軍牢牢控制的情況下,都坦承地與對方展開談判,這更是成為這場戰爭又一個大迷題。
但不管怎麼樣,戰爭終於結束了,世界在恐怖中得以恢復。世界各國都對美蘇之間的停火而歡呼。
索菲婭?格林卡婭因此也被世界各國捧為“和平女神”,蘇聯國內受她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控制的媒體更是不遺餘力地宣傳格林卡婭為蘇聯帶來和平。
蘇聯電視台對它們的新領袖充滿了讚譽之詞:“這是葉卡捷林娜二世以來最偉大的蘇聯女性,她將我們數以百萬計的英勇戰士從火線上解救出來……”
蘇聯英雄魯斯蘭?伊戈爾憤怒地關掉電視機,轉過身對他所忠誠的亞歷山大?羅曼諾夫說:“您難道就能看著她這樣竅取蘇聯和騙取人民的信任嗎?只要您出面,蘇聯人民和紅軍官兵一定重歸您的旗幟之下。”
羅曼諾夫靠在沙發上面無表情地說:“她已經控制了蘇聯的所有宣傳機構,甚至軍隊都已經倒向她那邊……不過有個人出面終止戰爭,對蘇聯也是好事。但我絕對無法容忍她對我的背叛!”
伊戈爾知道他已經厭煩了無休止的內鬥,渴望來一次徹底的扭轉。而瑪加麗塔一號時空機器就讓他看到了這種扭轉的可能性和現實現。伊戈爾走到辦公桌前,打開放在上面的一個盒子,取出了一把老舊的矛頭――命運之槍、耶穌的聖槍。然後走到羅曼諾夫面前,雙手遞給他,說道:“羅曼諾夫同志,耶穌的聖槍就在這裡,我們行動嗎?”
羅曼諾夫接過命運之槍,猛然站了起來,大聲說道:“魯斯蘭,這是我們的命運!”
然後他便握著聖槍在伊戈爾的帶領下,走出辦公室,進入國家實驗室的電梯裡。
高速電梯滑向幽暗的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