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將軍,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這麼濃密的雲層都是天氣控制器引發閃電風暴的理想條件。”卡彭特信心十足地說,但他臉上卻頗有難色,“聽說莫斯科市民正在大規模往市外逃難,我很擔心如果我們誘發雲地閃電風暴會殺死大量的平民。畢竟閃電不會區分平民和軍隊的。”

  聽了博士的話,卡維利看了布魯克斯一眼,然後對卡彭特說:“我們也知道這樣做會帶來嚴重的後果。但是博士先生,我們別無選擇,在人道與勝利之間,我們只能選擇勝利。”

  “沒有了勝利,人道也只能被架空。”布魯克斯補充道,“請你按計劃執行吧。不管怎麼樣,對命令及其造成的後果只能是我們這些指揮官負責,而不是你這種工程技術人員。”

  布魯克斯上將最後一句話給了亨利?卡彭特博士某種名譽上的保證。

  卡彭特略加猶豫,接著說:“好吧,我們將按計劃發起新一輪閃電風暴。”

  天氣控制器頂端的大球緩緩轉動,將打開的炮門轉向西南方。

  此時雲中的閃電風暴已經平息,灰暗的天空顯得十分平靜。但是莫斯科並沒有因此而停止騷動和恐慌,逃難的市民成群結隊地從各條主要街道往外涌,企圖進入市區中心的蘇聯裝甲部隊艱難地在難民隊伍中逆行。三個方向的裝甲部隊整整一個17日上午平均前進不到四公里,換作平日,不到兩個鐘頭他們便可開到紅場。離紅場最近的只有里姆斯基少將的第11坦克師,他們本來在列烏托夫出發時就距克里姆林宮只有十七公里左右,他們在熱情者公路的人流中緩慢前進,一個上午只推進了不到十公里。前鋒部隊到中午時只到達了莫斯科貨運分揀車站(Москва-Сортировочная),離紅場還有七公里的路程。

  現在的莫斯科市中心,被美軍兩個裝甲師重重包圍的克里姆林宮正受到粗暴的搜查。但是美國人似乎沒什麼斬獲,他們並不知道,蘇聯的兩位最高領導人亞歷山大?羅曼諾夫和尤里已經逃之夭夭。

  莫斯科中央機場上,龐大的天氣控制器已經做好又一次發射的準備。這架大型蕈狀機器身上的各色指示燈紛紛亮起,如同超時空傳送儀一樣充滿了科技與神秘氣息。不過相比達到兩百多米的超時空傳送儀,這架天氣控制器的規模和震撼人心的程度都要小得多。

  超時空傳送儀是完完全全的戰略武器。在它的作用下,戰爭不再是線性進行,敵人根本沒有縱深可言。因為它的超時空傳送可以讓對手的縱深也變成決戰的前線。

  天氣控制器雖然是戰役武器,只能在所在的戰區誘發閃電風暴,但這已經足夠摧毀戰區內的絕大多數常規部隊,甚至所在的整個城市。天氣控制器更像是戰術核武器,只是它的毀傷方式十分乾淨、“自然”,甚至是“環保”。

  美國這兩架超越時代的戰爭機器相互配合,可以令她的軍隊打得任何敵人措手不及。然而,中國有句古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就在莫斯科上空,一顆大型衛星正在悄悄發出強大的磁場,無形的磁力線正貫穿地球,射向地球另一端上空的另一顆衛星。與此同時,美國阿拉斯加上空,也出現同樣的景象。

  兩地上空各自正在形成一個逐漸擴大的大氣漏斗。中國人也動用了他們的戰略武器,以阻止迅速傾斜的世界天秤。誰都不曾想到,這場戰爭已經把大自然的力量也直接拖進來,閃電風暴、大氣漏斗。

  氣溫在緩慢下降,雪花也紛紛揚揚地從雲端飄落下來。可惜這場雪並沒有給莫斯科帶來以往的浪漫情調,逃難的市民與戰亂的城市使這場不期而至的降雪充滿了淒涼與悲慘。而且人們很快就會看到另一種無比恐怖的現象。

  隨著一聲令下,天氣控制器再度發射出一道明亮的超短脈衝雷射束,在飛舞的雪花當中,直射西南方的天際。

  伏努科沃機場就在中央機場西南26公里處,完全處於天氣控制器的有效射程內。由於地球曲面的緣故,特別是受雷射在大氣中非線性效應的影響――非線性效應是把奇特的“雙刃劍”,既是實現雷射引發閃電風暴的關鍵原理,也是限制雷射射程和威力的重要原因――天氣控制器發射的超短脈衝雷射束在五十公里內才能起到預定的效果,而五十公里外引發的閃電就難以形成有殺傷力的閃電風暴。

  儘管距離很大,但是持續對雲層底部進行雷射照射,使伏努科沃上空的雲層底部不僅被大量電離,還急劇升溫。很快,雲層底部被不斷加熱和電離的水滴、冰晶、霰粒和其他微粒,分化成帶正電和負電兩種微粒,帶正電的微粒迅速向上躥升(因為失去電子,質量更小一些,上升速度也就比因得到電子而質量更大的帶負電粒子更快),與雲層中部和上部里的其他沒有被電離和加熱的相同物質激烈碰撞、摩擦,使這些微粒也升溫和電離。

  隨著雲中的微粒被大量電離,並且因正負極性而產生分層,伏努科沃上空的濃雲變得暴躁不安起來。

  當第一道耀眼的閃電從天而降,在飛揚中的雪片當中,順著機場的避雷針鑽入大地時,在伏努科沃機場及其周圍的紅軍和居民立即毛骨悚然――冬季雪天中打雷――如何反常的物候已經超乎許多人的想像。

  果然,災難迅速到來。手機輕鬆閱讀:wαр.⑴⑹k.Cn整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