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我立刻帶人查封這個報館,將他們全部抓起來,我就不信治不了他們。”袁明大聲說道。
“不可,萬萬不可,這樣輿論還沒站住腳就動手,會破壞楊首相的威信,人家會說《大公報》罵了楊首相,楊首相就夾私報復。”情報部長張遠頭腦還算冷靜,連忙制止。
“張遠說的對,我剛才也在考慮是不是動手,主張辦報言論自由都是總理衙門規定的,這篇文章雖然辱罵我和咱大明朝,但通篇沒有一個我的字眼和咱們大明朝的字眼,要是動起來會驚動民眾的,的確不可取,這如同咱們對自己政策的否定,我到有個想法,來一招引蛇出動,到時候不但要把宗社黨之流一網打盡,而且要把反對我們大明朝的大部分敵人引出來,全部清算,在道義上咱也能站住腳。”嬌嬌說道。
“楊首相,什麼辦法?”張遠和袁明伸長脖子問道。
“很簡單,在全國各地設立諫言箱,鼓勵那些對咱政策不滿的人挑咱們毛病,要求他們大膽說,知無不言、言無不細,標明署上真實姓名才受理,到時候咱們將這些諫言整理一下,對咱有益的建議,中肯的意見,咱們大加讚揚,並敲鑼打鼓送獎品,對於惡毒攻擊咱們的諫言,咱們就說這些人反對大明政府,是國家叛逆,情節重的抓起來殺無赦,情節輕些的就給發配到雲南蠻夷地方,讓他們勞動改造,老死累死在那裡。我想那些宗社黨的黨員不加入大明會,反而加入宗社黨,他們不是清朝餘孽,就是骨子裡恨咱大明朝,這次咱們准許他們發言漫罵咱,他們絕對不會放過這樣機會,一定蹦著高罵,咱們就拿著這些漫罵材料做證據,抓住他們跳出來的一些人,認真審問追查,他們宗社黨既然是以奪權為目標,自然會有針對咱們的陰謀和貓膩,咱們就抓住這些陰謀和貓膩,把宗社黨定為非法政黨,嚴肅打擊,那時侯咱是為了維護大明朝的江山而懲治他們,他們則成了陰謀家和破壞百姓幸福生活的叛逆者,咱就占了輿論優勢,動起手來自然隨便,也可以連根拔除這個毒瘤和隱患。”嬌嬌說道。
“楊首相高明。”張遠和袁明讚揚道。
總理衙門對全國發布了一個通報,要求全國各地民眾踴躍對新政府執政的缺點提出建議,對於好的建議,總理衙門將會給予高額獎勵,並全國通報讚揚。
各地政府門前也都很快設置了巨大的諫言箱,有專門人負責接待提諫言的百姓。
這個看起來極其民主開明的政府執政舉措,在整個大明朝引起了巨大轟動,成了全體國民熱烈討論的話題,一些人大著膽子寫了諫言書,投到了諫言箱裡,很快對於第一批投書的人中選出了諫言好的,各級政府組織人敲鑼打鼓到家裡進行了表彰獎勵,並表示認真改正執政的不足,彌補政策上的缺陷。第一批投書的很多人受到了獎勵,這給那些從旁觀望的人巨大的鼓勵,很多人說就是罵政府,政府也不追究,第一批里有罵的結果什麼事沒有,看來政府真是只要諫言,那些對總理衙門和我們大明朝不滿的人,見有如此好的機會可以漫罵,紛紛寫書投箱,一時間各處投箱站人流如潮,短短几日內全國共收到諫言書100萬多,很快這些諫言書都被運送到了北京。
情報部、警察總隊選拔出2000餘人整理這些諫言,把所有諫言分類整理,對於好的諫言彙編成冊,向地方發布,並對諫言人獎勵,對那些漫罵的諫言書所寫之人秘密歸檔,準備逮捕調查。
經過統計,好的諫言書10萬條,歸納為1000多條好意見,總理衙門將這些意見全部接納,並認真整改,沒有用的諫言書70多萬條,全部被燒毀,無理漫罵的諫言書20萬條,涉及的人達18萬多人,其中涉及宗社黨人5000多人,這些人都登記造冊,然後由全國情報部、警察總隊開始秘密逮捕審訊。
在武漢的宗社黨黨主席的康有為這些天感到有些坐臥不安,這次總理衙門在各地設置的諫言箱,鼓勵人諫言,他就隱隱約約感到有些怪味道,但又說不出所以然來,他找宗社黨副主席兼秘書長梁啓超商量過,梁啓超卻不以為然,言道:這不過是大明朝收買民心之舉。康有為不這樣認為,他極力阻攔自己的黨員不要寫諫言書,可是那裡阻擋的住,一些黨員不但寫了諫言書,還趁機大量辱罵總理衙門,抒發心中怨氣,自己宗社黨辦的幾個報刊也大量篇幅的登載辱罵大明朝一些官員腐敗、結黨營私和土地分配不公的事情,他心裡更加感到惶恐,他覺得暴風雨也許就要來了。
這天他剛剛起床,正在梳洗,門被推開,風風火火的闖進一人來,他定睛一看卻是自己宗社黨副秘書長楊銳。
“康主席,大事不好了,大明朝開始抓人了,咱們一些黨員由於寫了辱罵大明朝的諫言書,被秘密逮捕,昨天晚上武漢《大公報》分館被查封了,情報部的特務和警察到處在抓人,你看怎麼辦?”楊銳一進屋就嚷道。
“禍事,禍事,我早就說過這次總理衙門搞的諫言弄不好是個陷阱,可是梁啓超卻不當回事情,那些黨員也不聽勸阻,胡亂漫罵,這不是給總理衙門收拾咱們的口實嗎?”康有為一聽臉色煞白,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發著感慨。
“康主席,他們現在抓的不光有咱們黨員,還有其他一些人,都是寫諫言書的,咱們沒寫過,還抓不到咱頭上。”楊銳說道。
“不可,萬萬不可,這樣輿論還沒站住腳就動手,會破壞楊首相的威信,人家會說《大公報》罵了楊首相,楊首相就夾私報復。”情報部長張遠頭腦還算冷靜,連忙制止。
“張遠說的對,我剛才也在考慮是不是動手,主張辦報言論自由都是總理衙門規定的,這篇文章雖然辱罵我和咱大明朝,但通篇沒有一個我的字眼和咱們大明朝的字眼,要是動起來會驚動民眾的,的確不可取,這如同咱們對自己政策的否定,我到有個想法,來一招引蛇出動,到時候不但要把宗社黨之流一網打盡,而且要把反對我們大明朝的大部分敵人引出來,全部清算,在道義上咱也能站住腳。”嬌嬌說道。
“楊首相,什麼辦法?”張遠和袁明伸長脖子問道。
“很簡單,在全國各地設立諫言箱,鼓勵那些對咱政策不滿的人挑咱們毛病,要求他們大膽說,知無不言、言無不細,標明署上真實姓名才受理,到時候咱們將這些諫言整理一下,對咱有益的建議,中肯的意見,咱們大加讚揚,並敲鑼打鼓送獎品,對於惡毒攻擊咱們的諫言,咱們就說這些人反對大明政府,是國家叛逆,情節重的抓起來殺無赦,情節輕些的就給發配到雲南蠻夷地方,讓他們勞動改造,老死累死在那裡。我想那些宗社黨的黨員不加入大明會,反而加入宗社黨,他們不是清朝餘孽,就是骨子裡恨咱大明朝,這次咱們准許他們發言漫罵咱,他們絕對不會放過這樣機會,一定蹦著高罵,咱們就拿著這些漫罵材料做證據,抓住他們跳出來的一些人,認真審問追查,他們宗社黨既然是以奪權為目標,自然會有針對咱們的陰謀和貓膩,咱們就抓住這些陰謀和貓膩,把宗社黨定為非法政黨,嚴肅打擊,那時侯咱是為了維護大明朝的江山而懲治他們,他們則成了陰謀家和破壞百姓幸福生活的叛逆者,咱就占了輿論優勢,動起手來自然隨便,也可以連根拔除這個毒瘤和隱患。”嬌嬌說道。
“楊首相高明。”張遠和袁明讚揚道。
總理衙門對全國發布了一個通報,要求全國各地民眾踴躍對新政府執政的缺點提出建議,對於好的建議,總理衙門將會給予高額獎勵,並全國通報讚揚。
各地政府門前也都很快設置了巨大的諫言箱,有專門人負責接待提諫言的百姓。
這個看起來極其民主開明的政府執政舉措,在整個大明朝引起了巨大轟動,成了全體國民熱烈討論的話題,一些人大著膽子寫了諫言書,投到了諫言箱裡,很快對於第一批投書的人中選出了諫言好的,各級政府組織人敲鑼打鼓到家裡進行了表彰獎勵,並表示認真改正執政的不足,彌補政策上的缺陷。第一批投書的很多人受到了獎勵,這給那些從旁觀望的人巨大的鼓勵,很多人說就是罵政府,政府也不追究,第一批里有罵的結果什麼事沒有,看來政府真是只要諫言,那些對總理衙門和我們大明朝不滿的人,見有如此好的機會可以漫罵,紛紛寫書投箱,一時間各處投箱站人流如潮,短短几日內全國共收到諫言書100萬多,很快這些諫言書都被運送到了北京。
情報部、警察總隊選拔出2000餘人整理這些諫言,把所有諫言分類整理,對於好的諫言彙編成冊,向地方發布,並對諫言人獎勵,對那些漫罵的諫言書所寫之人秘密歸檔,準備逮捕調查。
經過統計,好的諫言書10萬條,歸納為1000多條好意見,總理衙門將這些意見全部接納,並認真整改,沒有用的諫言書70多萬條,全部被燒毀,無理漫罵的諫言書20萬條,涉及的人達18萬多人,其中涉及宗社黨人5000多人,這些人都登記造冊,然後由全國情報部、警察總隊開始秘密逮捕審訊。
在武漢的宗社黨黨主席的康有為這些天感到有些坐臥不安,這次總理衙門在各地設置的諫言箱,鼓勵人諫言,他就隱隱約約感到有些怪味道,但又說不出所以然來,他找宗社黨副主席兼秘書長梁啓超商量過,梁啓超卻不以為然,言道:這不過是大明朝收買民心之舉。康有為不這樣認為,他極力阻攔自己的黨員不要寫諫言書,可是那裡阻擋的住,一些黨員不但寫了諫言書,還趁機大量辱罵總理衙門,抒發心中怨氣,自己宗社黨辦的幾個報刊也大量篇幅的登載辱罵大明朝一些官員腐敗、結黨營私和土地分配不公的事情,他心裡更加感到惶恐,他覺得暴風雨也許就要來了。
這天他剛剛起床,正在梳洗,門被推開,風風火火的闖進一人來,他定睛一看卻是自己宗社黨副秘書長楊銳。
“康主席,大事不好了,大明朝開始抓人了,咱們一些黨員由於寫了辱罵大明朝的諫言書,被秘密逮捕,昨天晚上武漢《大公報》分館被查封了,情報部的特務和警察到處在抓人,你看怎麼辦?”楊銳一進屋就嚷道。
“禍事,禍事,我早就說過這次總理衙門搞的諫言弄不好是個陷阱,可是梁啓超卻不當回事情,那些黨員也不聽勸阻,胡亂漫罵,這不是給總理衙門收拾咱們的口實嗎?”康有為一聽臉色煞白,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發著感慨。
“康主席,他們現在抓的不光有咱們黨員,還有其他一些人,都是寫諫言書的,咱們沒寫過,還抓不到咱頭上。”楊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