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頁
這時,陳啟立補充道:“冬季黃河結冰,我們的軍隊可以輕易越過黃河,這個時候用兵,楊嗣昌一定不會主動出擊,他一定會選擇憑堅城據守。如此一來,通過鐵路,我們就可以輕易實現分割包圍,而只要把開封和洛陽圍困,南明在中原就沒有什麼作為了。”
眉頭微微皺起,徐光啟道:“陳大人說的對。不過,楊嗣昌這是不是為了以拖待變?”
陳海平道:“徐老大人說的是,楊嗣昌打的就是這個主意,他在指望皇太極、袁大人和陝西的王嘉胤等人一起出來跟我們搗亂,好令我們左支右絀,最後不得不放棄經略中原的計劃。”
鹿繼善道:“大人,這不是不可能的,我們千萬不能輕忽。”
“我們當然不能輕忽。”陳海平道:“這三方,我們先說陝西的王嘉胤。王嘉胤只是名義上的農民軍領袖,他手下擁兵自重的草頭王不下數十人,裡面當然有幾個是我們的人。其實。就算是他們能抱成團,一心想跟我們為敵,他們也沒有這個能力。”
“王嘉胤要跟我們為敵,有兩個進攻的方向,一個是過黃河,攻擊上黨,一個是進入河南,跟我們正面為敵。”
“王嘉胤要是想走第一條路,那首先就要過申喜仁這一關,我看他連這一關都難過來,何況在上黨,我們本就駐有大軍,而且,在上黨的鐵匠和工人當中,本就有很多人從過軍的,所以只要我們一聲令下,聚起數萬大軍旦夕可成,如果用來據守上黨,那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這話沒有任何人懷疑。
陳海平繼續道:“至於王嘉胤進入河南,想要與我們正面爭鋒,那不過是以卵擊石罷了。”
這話也沒人懷疑,因為陝西農民軍的訓練和裝備跟他們是沒法比的,雙方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
頓了頓,陳海平道:“至於袁大人,我想我們是不用擔心的,因為先不說袁大人自己如何,我相信遼西的將士是絕不願跟我們為敵的。”
陳海平這話說的含蓄,但意思很明白。
誰都不是傻子,以遼西的人口、土地和所處的環境,遼西是不可能有多大作為的,所以對遼西最大的利益而言,在保持獨立性的同時,就是與北京交好。
誰都知道,如果跟北京為敵,就是這次打勝了,他們也絕無可能侵入關內,最多只是維持原來的平衡而已。如此一來。跟北京交惡,後果就是商路斷絕,而這對遼西所有人都是有巨大影響的。
何況,與北京交惡,自然就得跟皇太極交好。但是,對絕大多數遼西人而言,在與皇太極交好的同時,至少不與北京交惡,這是底線。如果越過了這個底線,那遼西距離分崩離析的日子就很近了。
遼西將士和百姓都與女真人有著血海深仇,現在和平共處,甚至是交好,只不過是利益使然,但這也絕對有個底線。
這個,袁崇煥必然是極為清楚的。所以,袁崇煥就是再糊塗,也絕不會糊塗到這個份上。
能讓袁崇煥糊塗的,自然是布木布泰,但大勢如此,袁崇煥就是想糊塗,他也糊塗不起來。
忽然,陳海平眼底閃過一抹寒光,淡淡地道:“最後,剩下的就是皇太極了。”
陳海平的變化,人人都感覺到了,除了孫傳庭和陳啟立,其他人臉上都露出了驚異的神色。
冷意森森,陳海平繼續道:“女真人與我們有著血海深仇,但礙於大義,如果他們老老實實也就算了,但要是他們不安分,那這次我們就要好好算算這筆帳。”
“啊。”陳奇瑜輕輕啊了一聲,然後道:“大人,您這麼急著出兵,是不是就為了給皇太極下套?”
時間拖的越長,他們的實力增長的就多,皇太極的野心就會越弱,所以要想找到報復的藉口,那就要提早出兵,誘使皇太極做出愚蠢的決定。
“這麼做也不全是為了報復。”輕輕點了點頭,陳海平道:“我們要是跟南方和解,那就要組建聯合政府,各方勢力就得相互妥協,會給地方留下很大的自治權。女真人雖然大力漢化,但對皇太極等人以及他們的下一代,影響微乎其微。何況,現在遼東又多了數百萬朝鮮人,他們聚在一起,始終都會是個隱患。所以,我們必須要把遼東控制,並對之進行徹底改造。”
眾人無不點頭。
遼東邊陲之地,四五百萬女真人、朝鮮人、蒙古人匯聚在一處,要不是他們太過強大,必定早就征戰不斷。
這個隱患必須得清除。
遲疑了一下,成基命道:“大人,袁大人是忠貞之士,如果我們說明情況,袁大人一定會站在我們這一方的。”
微微搖了搖頭,陳海平道:“老大人,現在的關鍵不是袁大人的態度,而是能不能誘使皇太極做出錯誤的決定,所以我們不能冒任何的危險。”
成基命一想也是,如果聯絡袁崇煥,就絕難瞞過布木布泰,到時很可能走漏消息。
成基命不再堅持,只是在心裡叨念,但願袁崇煥不要被女人糊塗了心腸。
-----
從紫光閣出來,王元程、申萬雨、秦剛和**海四人回到了總商業協會。
不管好與壞,反正事情已經定了,四人就都輕鬆下來。
眉頭微微皺起,徐光啟道:“陳大人說的對。不過,楊嗣昌這是不是為了以拖待變?”
陳海平道:“徐老大人說的是,楊嗣昌打的就是這個主意,他在指望皇太極、袁大人和陝西的王嘉胤等人一起出來跟我們搗亂,好令我們左支右絀,最後不得不放棄經略中原的計劃。”
鹿繼善道:“大人,這不是不可能的,我們千萬不能輕忽。”
“我們當然不能輕忽。”陳海平道:“這三方,我們先說陝西的王嘉胤。王嘉胤只是名義上的農民軍領袖,他手下擁兵自重的草頭王不下數十人,裡面當然有幾個是我們的人。其實。就算是他們能抱成團,一心想跟我們為敵,他們也沒有這個能力。”
“王嘉胤要跟我們為敵,有兩個進攻的方向,一個是過黃河,攻擊上黨,一個是進入河南,跟我們正面為敵。”
“王嘉胤要是想走第一條路,那首先就要過申喜仁這一關,我看他連這一關都難過來,何況在上黨,我們本就駐有大軍,而且,在上黨的鐵匠和工人當中,本就有很多人從過軍的,所以只要我們一聲令下,聚起數萬大軍旦夕可成,如果用來據守上黨,那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這話沒有任何人懷疑。
陳海平繼續道:“至於王嘉胤進入河南,想要與我們正面爭鋒,那不過是以卵擊石罷了。”
這話也沒人懷疑,因為陝西農民軍的訓練和裝備跟他們是沒法比的,雙方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
頓了頓,陳海平道:“至於袁大人,我想我們是不用擔心的,因為先不說袁大人自己如何,我相信遼西的將士是絕不願跟我們為敵的。”
陳海平這話說的含蓄,但意思很明白。
誰都不是傻子,以遼西的人口、土地和所處的環境,遼西是不可能有多大作為的,所以對遼西最大的利益而言,在保持獨立性的同時,就是與北京交好。
誰都知道,如果跟北京為敵,就是這次打勝了,他們也絕無可能侵入關內,最多只是維持原來的平衡而已。如此一來。跟北京交惡,後果就是商路斷絕,而這對遼西所有人都是有巨大影響的。
何況,與北京交惡,自然就得跟皇太極交好。但是,對絕大多數遼西人而言,在與皇太極交好的同時,至少不與北京交惡,這是底線。如果越過了這個底線,那遼西距離分崩離析的日子就很近了。
遼西將士和百姓都與女真人有著血海深仇,現在和平共處,甚至是交好,只不過是利益使然,但這也絕對有個底線。
這個,袁崇煥必然是極為清楚的。所以,袁崇煥就是再糊塗,也絕不會糊塗到這個份上。
能讓袁崇煥糊塗的,自然是布木布泰,但大勢如此,袁崇煥就是想糊塗,他也糊塗不起來。
忽然,陳海平眼底閃過一抹寒光,淡淡地道:“最後,剩下的就是皇太極了。”
陳海平的變化,人人都感覺到了,除了孫傳庭和陳啟立,其他人臉上都露出了驚異的神色。
冷意森森,陳海平繼續道:“女真人與我們有著血海深仇,但礙於大義,如果他們老老實實也就算了,但要是他們不安分,那這次我們就要好好算算這筆帳。”
“啊。”陳奇瑜輕輕啊了一聲,然後道:“大人,您這麼急著出兵,是不是就為了給皇太極下套?”
時間拖的越長,他們的實力增長的就多,皇太極的野心就會越弱,所以要想找到報復的藉口,那就要提早出兵,誘使皇太極做出愚蠢的決定。
“這麼做也不全是為了報復。”輕輕點了點頭,陳海平道:“我們要是跟南方和解,那就要組建聯合政府,各方勢力就得相互妥協,會給地方留下很大的自治權。女真人雖然大力漢化,但對皇太極等人以及他們的下一代,影響微乎其微。何況,現在遼東又多了數百萬朝鮮人,他們聚在一起,始終都會是個隱患。所以,我們必須要把遼東控制,並對之進行徹底改造。”
眾人無不點頭。
遼東邊陲之地,四五百萬女真人、朝鮮人、蒙古人匯聚在一處,要不是他們太過強大,必定早就征戰不斷。
這個隱患必須得清除。
遲疑了一下,成基命道:“大人,袁大人是忠貞之士,如果我們說明情況,袁大人一定會站在我們這一方的。”
微微搖了搖頭,陳海平道:“老大人,現在的關鍵不是袁大人的態度,而是能不能誘使皇太極做出錯誤的決定,所以我們不能冒任何的危險。”
成基命一想也是,如果聯絡袁崇煥,就絕難瞞過布木布泰,到時很可能走漏消息。
成基命不再堅持,只是在心裡叨念,但願袁崇煥不要被女人糊塗了心腸。
-----
從紫光閣出來,王元程、申萬雨、秦剛和**海四人回到了總商業協會。
不管好與壞,反正事情已經定了,四人就都輕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