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三天,三月初十,武英殿。

  懿安皇后端坐在龍書案後,兩廂站立著內閣閣臣、六部尚書、糧道提督、都察院的都御史和參議司的九名參議。

  翻看了一會兒書案上的奏疏,懿安皇后抬起頭,道:“宣。”

  “宣眾商家進殿!”

  隨著值日太監尖銳的聲音遠遠傳了出去,不一會兒,一溜十七八人魚貫而入,進了大殿。

  這十七八人以盧金財、趙萬林和江同仁為首,他們是整個大明朝最大的大地主和大商人。這些人雖然都富可敵國,但何嘗能有資格進到這裡。一進到大殿,眾人遠遠的就匍匐在地,叩頭參拜。

  等了一會兒,懿安皇后道:“平身。”

  待眾人都站起身來,懿安皇后道:“哀家已經看過你們的動議,並深以為然。如今之勢,成立行庫勢屬必然,現在哀家就可以表個態。第一,今後朝廷的稅賦、軍需、官餉等一切用度都由行庫打理;第二,這是國家行庫,朝廷要占五成的份額,至於本金,商定之後從每年的賦稅中抽取一定比例支應。”

  現在朝廷一兩銀子都沒有,一切用度都要跟他們借,就這樣懿安皇后還獅子大開口,一下子就要五成的份額。眾人心裡都咧嘴,但自然誰也不會在這裡提出反對的意見,那是下去後和相關官員談判時才能說的。

  從皇宮裡出來,眾人緊張的心情這才鬆快了下來。離開皇宮老遠了,盧金財停下腳步,回身向紫禁城望去。

  其他人見盧金財停下腳步,也都跟著停下,跟著回身向紫禁城望去。

  片刻之後,眾人又都趕緊回過身來,繼續向外走去。

  雖然誰也沒看誰,但彼此的心情如何人人都清楚,因為每個人的心情都是一樣的。北方的大變激起了他們的野心,但現在野心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是生存。所以,對於橫空出世的懿安皇后,他們的心情是極為矛盾的。一方面,為了生存,他們需要懿安皇后這樣強勢的君主,但如此強勢的君主又勢必會極大地壓制他們的野心。

  盧金財等人退下後,懿安皇后接著與眾位大臣商量了一些政務上的事情。這個時候,那九位參議一言不發,就在旁邊聽著看著。

  很多人的感覺都很怪異,顯然,這九位參議參加這樣的會議,懿安皇后的目的就是要培養這些人,讓他們學習如何處理政務,而這些人就是懿安皇后安排的準備取代他們的人。

  對於懿安皇后的統馭之術,人人都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同時也無可奈何。

  大的方面,懿安皇后以孫承宗、秦良玉和盧象升三位封疆大王為外,震懾四方,只要這三位不起異心,那就沒有任何人任何勢力可以挑戰懿安皇后的權力。而小的方面,就是這個參議司,懿安皇后輕而易舉地激起了年輕人的野心,使得他們這些身居高位的大臣人人自危。何況,還別提就是他們內部,又有多少人對懿安皇后死心塌地。

  是故,雖然廢除了內廷,但懿安皇后的權力現在就已直追洪武帝朱元璋和永樂帝朱棣。這極為不可思議,但卻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懿安皇后才可以事事乾剛獨斷。

  大臣們退下之後,就剩下了九名參議,氣氛登時就輕鬆下來。

  這九名參議雖然是天子近臣,但懿安皇后是不能和他們常常見面的,更是不能隨意見面的。不管懿安皇后的權力有多大,她都不可能成為武則天第二,不要說公然蓄養面首,就是瓜田李下的傳聞都不可以有。所以,懿安皇后就是要見她的這些近臣,也是要見就一起見,單獨召見那是必須避免的。

  現在要說還有什麼能夠威脅懿安皇后的權力的,那就是這方面出事了,這是不可逾越的底線。

  今天,這是第二次見面。

  “諸位大人,你們對這個行庫是怎麼看的?”懿安皇后問道。

  眾人之中,對經濟方面的常識多少都是有的,但精通卻大都是說不上的,而在懿安皇后面前,大家的心裡都有些微妙,就是都極渴望在懿安皇后心裡留下好印象。

  這種心理當然和權力有關,但另一方面,這也和懿安皇后是個絕頂美麗的女人有關。當然,他們誰也沒有覬覦之心,但這種心理是本能,是天生的,懿安皇后在他們眼中已經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女人了。

  見眾人都有些踟躇,黃宗羲上前一步,躬身道:“皇后剛才所言,有一點臣覺得不妥。”

  這小子也太楞了,懿安皇后心裡笑,但神色依舊莊重而平靜,她問道:“黃大人,哀家哪裡不妥?”

  黃宗羲挺直身軀,慨然道:“皇后,天下無商,貨不暢其流,百姓必貧,國家必弱,但對商人,朝廷也必須嚴加管束,否則商人就是國家積弱之源。”

  懿安皇后一聽就來了興趣,她道:“黃大人你詳細說說,商人如何是國家積弱之源?”

  黃宗羲道:“皇后,太祖定鼎之初,牙行和錢莊多為豪商把持,他們抬高貨物價格,逼迫小商人接受他們規定的價格,並不得不從他們手裡高息借貸,而這就不僅使得生產凋敝,也讓貨流和交易同時凋敝,所以我太祖皇帝方才以嚴刑峻法,嚴厲打擊這些豪商。”

  這些都是懿安皇后聞所未聞的,她的神色凝重起來。

  黃宗羲繼續道:“歷朝歷代,商人們有了錢,大都是買地和放貸。這兩者皆於國有大害,歷代所謂抑商就是為此,而今尤烈。現在我們要使國家富強,同樣要抑商,但土地之弊已成,臣不知當如何,但放貸之弊必須制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