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相比於後世,現在的婚姻制度無疑有太多不合理的地方,但這些他根本還顧不上,更重要的是這些對國家的根本大計沒有太大的影響。

  婚姻方面,對國家的根本大計有極大影響的唯一一點就是早婚早育。

  孩子生孩子,孩子養孩子,這毫無疑問會造成*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更是會把人人都束縛住。如果不把這個改了,那他的很多計劃都無從談起。所以,他讓鹿繼善制定婚姻法唯一明確的要求就是把這個定下來。

  但沒想到,出問題了。

  正月十三,大會開始審議《婚姻法》,但誰都沒想到,一開始就是火光四射。

  陳海平本應該想到的,但他忽略了,這些在他的培養下成長起來的眾多熱情奔放的女將,又怎會不對基本承襲《大明律》的婚姻法群起反對?

  這其中,反對反的最賣力的卻不是向彩英等人,而是陳海平的師姐戴小蓉。會上,戴小蓉火力全開,那是逮誰滅誰。

  不過兩天,戴小蓉就成了英雄,也取代了風頭最勁的江俞佳,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因為李鳳玉和孫嬌等人某足了勁,幾乎把中國日報做成了戴小蓉的專刊。

  “天下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這兩天,這句聖人古訓被念叨的次數可能比大明朝立國以來一直到今天,加在一起的還要多。

  想到春風滿面、得意萬分的戴小蓉,還有跟掛了牛勁似的李鳳玉和孫嬌等人,陳海平就覺得腦仁疼。

  戴小蓉還好說,容易擺平,但對李鳳玉和孫嬌等人,陳海平就沒轍了,因為他不能自打嘴巴,告訴她們怎麼怎麼做。

  相比於她們給他造成的困擾,陳海平更不願意看到她們的漏*點受挫。而且,最為重要的還是今後有很多事都需要這種漏*點做開路先鋒。

  女人們對《婚姻法》最不滿的是兩點:一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個是七出之條。

  在結婚這件事上,要結婚的男女雙方基本都是局外人,是沒有任何權力的,完全是由長輩和媒人操作和決定的。

  媒人在男女婚定之中是不可或缺的,沒有媒人的參與,婚姻是無效的。結婚的各個步驟都要有媒人的簽字、畫押,否則就是無效的。

  沒有媒人是白做的,媒人這麼忙乎,自然是要有報酬的,所以有很多媒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欺瞞哄騙,造成很多糾紛。

  這些從訓練營出來的姑娘,自然無法忍受這個。此外,比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人們最恨的還是七出之條。

  七出,也叫七去、七棄,是丈夫可以把妻子趕出家門的七個理由,出自《孔子家語》。所謂七出,就是不順父母,無子,yin佚,妒嫉,惡疾,多言,盜竊。只要女人犯了其中一條,丈夫就可以把妻子趕出家門。

  在這七出之中,有很多根本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男人只要真想把老婆休了,那這個老婆就是個完人,也能被休了。總之,有了這個七出之條,百分之九十九的女人就得老老實實的。

  在陳海平看來,最可惡是“惡疾”這一條。所謂惡疾,就是有重病,不能操辦祭品。

  這些確實不合理,陳海平也想改,但現在還顧不上,所以就想暫時拖著。這都拖了上千年了,他再拖上個十幾二十幾年應該不是問題。而且,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只要男女晚結婚和越來越多的女人出來工作,那這方面的變化自然而然就會出現,到時他只要順應潮流就可以了。

  但是,可惜,因為他的疏忽,沒有防範於未然,這事兒已經鬧得是不可收拾,再想按部就班地來已經不可能了,因為現在他要是插手,把事情轉向,那這嘴巴打的也就太重了。

  不能這麼做。

  這些天實在是忙翻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土地改革上,他現在滿腦子都是這些東西,所以鹿繼善、孫傳庭、成基命和徐光啟四人聯袂而來,把這個問題擺到面前時,他的腦袋一時都有點不好使了。

  靜下心來,陳海平默默思索著。

  ------

  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計

  第二百二十四章大計

  屋中很靜,眾人都在等待陳海平做出決斷,但他們各自的表情卻不是一樣的:孫傳庭、鹿繼善、成基命,這三位的臉都多少有點木行行的,但徐光啟卻是有些激動。

  陳海平明白,孫傳庭、鹿繼善和成基命這三位在他對待女人的態度上,實際上都是頗有微辭的,所以在這件事上就難免有些看自己笑話的意思,因為在這件事上他可真是自作孽,典型的作繭自縛。

  女人們反對,那些被他訓練成愛女人愛老婆典範的男人們自然是同樣的態度,而這兩者合流,就使得他這個始作俑者也無可奈何。

  陳海平把目光落在了徐光啟身上。

  徐光啟是絕對的人道主義者,悲天憫人,因為對農民的深切悲憫,所以不論為官與否,徐光啟一生絕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農業上,推廣番薯、在北方引種水稻、修訂立法、著書立說……論對百姓的恩澤,古往今來,實在難有比得上徐光啟的。

  徐光啟是天主教徒,而天主教是主張一夫一妻的,可想而知,徐光啟對女姓也一定是同樣深懷悲憫的,但和悲憫農民不同,在以前,不論徐光啟對女性懷有如何深切的悲憫之情,他都是無能為力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