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心裡雖然跟電閃似的,但嘴裡一刻都不敢耽誤,劉旺立刻道:“皇后,奴才這就吩咐人去。”

  周皇后打斷了劉旺,吩咐道:“你親自去。”

  劉旺心裡更哆嗦了,躬身道:“是,怒這就去。”

  崇禎死了,最悲傷的人不是崇禎的后妃,更不是哪個大臣,而是大太監王承恩。從崇禎服毒自盡的那一刻起,一直到下葬,王承恩就沒有離開過崇禎的屍身。

  不一會兒,劉旺領著王承恩來了。

  王承恩老了,腰也彎了,人更是有些發乜。一見王承恩這個樣子,周皇后的心立刻就酸了。

  見到周皇后,和任何一個太監都不一樣,王承恩沒有絲毫的誠惶誠恐,他從容地給周皇后行禮,然後又從容地站在周皇后面前。

  這個王承恩,一個已經沒有絲毫權勢的太監,竟然給了周皇后莫名的壓力。

  不自覺地晃了晃頭,似乎要把那股莫名的壓力驅散,然後看著王承恩,周皇后道:“王承恩,你是先皇最信任的人,現在先皇去了,你願不願意輔助太子和哀家?”

  王承恩的眼眶紅了,躬身道:“皇后,陛下去了,奴才現在是苟活於世間,您有什麼吩咐儘管說。”

  周皇后忽然明白了,一個無權無勢的太監為什麼會給她這麼大的壓力。王承恩在她面前,原本該誠惶誠恐才是,但王承恩對生死都已經漠然,又怎會在她面前誠惶誠恐。正是這種反常,所以王承恩才給了她這麼大的壓力。

  想通了這個,周皇后不覺鬆了口氣。

  輕輕嘆了口氣,周皇后道:“哀家和太子孤兒寡母,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現在國事紛繁,哀家想聽聽你的意見。”

  一過監國皇后對一個太監說這種話,那真是無上的殊榮了,一旁的劉旺嫉妒的心都在滴血,但王承恩還是那副樣子,對這份無上的殊榮似乎毫無感覺。

  王承恩躬身道:“皇后,奴才對軍國大事是不懂的,不敢妄言。”

  周皇后道:“你說,是對是錯都沒關係的,哀家不怪。”

  王承恩道:“皇后,古語說疾風識勁草,國難見忠臣,此番逆賊暴*,全賴孫閣老孫大人和秦良玉秦將軍,皇后和太子才能安然來到南京安國。”

  “大膽奴才,閉嘴!”忽然,周皇后斷喝一聲。

  周皇后臉色氣的煞白,但對周皇后的雷霆震怒,王承恩神色依舊,他緩緩跪倒在地,叩首道:“皇后,奴才愚鈍,孫閣老和秦將軍都對先皇對大明社稷忠心耿耿,如果皇后棄他們而不用,非是社稷之福。”

  “夠了,下去!”周皇后氣的渾身顫慄,雙拳緊握,骨頭節儘是一個個的白點。

  輕輕嘆息一聲,王承恩站起身來,身上的最後一點生機似乎也消失了,他對周皇后又一躬身,然後轉身踉蹌地去了。

  “該死的奴才!”王承恩已經看不見了,周皇后依然氣的渾身直打哆嗦。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哀求

  第二百一十一章哀求

  從紫園出來後,周延儒沒有回家,他徑直去了南唐宮旁的藤輝園。

  藤輝園是南京城著名的私家園林,周延儒到時,正有二十餘人聚集一堂,高談闊論,張溥、張采、陳子龍、冒辟疆、方以智、陳貞慧、夏允彝等人都在。

  張溥、張采這些人都是復社中人。

  復社是繼東林黨之後,江南人創立的最大的社團。

  大明朝以八股文取士,讀書士人為砥礪文章,求取功名,因而尊師交友,結社成風,而以江浙一帶尤其,復社就是一些小社團結合在一起而組成的大社團。

  復社的創立者和領導者是張溥張采兩兄弟。

  張溥,萬曆三十年生人,今年二十八歲,字天如,號西銘,江蘇蘇州太倉人。張溥幼年時,家中財產被身為工部尚書的兄長張輔之凌奪、訟爭,父親張虛宇鬱郁而死。

  張溥因為是庶出,家族中人都看不起他,連家中的奴僕也譏笑他“塌蒲屨兒何能為”。張溥不妄自菲薄,幼時即灑血書壁,日夜苦讀,對經典文章一遍又一遍抄錄、默誦,直到能夠流利背誦為止。

  張溥抄錄文章,默誦之後即.焚燒,然後再抄錄,再默誦,再焚燒,一般七次而止,因而他的讀書室被稱為七錄齋。

  張溥與同鄉張采齊名,合稱“婁東.二張”。兩人相互砥礪,切磋文理,情同手足。天啟四年,張溥張采與江南文人在蘇州創立應社,人員有楊廷樞、楊彝、顧夢麟、朱隗、吳昌時等十一人,後來又發展夏允彝、陳子龍、吳應箕等人加入,他們以文會友,兼議朝政。

  張溥才華橫溢,一時無兩,又壯.懷激烈,憂國憂民,每每激於大義,蹈死不顧。天啟六年,周順昌被捕,顏佩韋、楊念如、馬傑、沈揚、周文元五人奮起於草野之間,為周順昌鳴不平,不屈而死。張溥在五人墓前,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哀痛五人墓只是塊無字石,便寫下了著名的《五人墓碑記》。

  崇禎二年,張溥在江蘇吳江尹山召開大會,聯合雲.間□社、浙西聞社、江北南社、江西則社、歷亭席社、□陽社、雲簪社、吳門羽朋社、吳門匡社、武林讀書社、山左朋大社、中州端社、萊陽邑社、浙東超社、浙西莊社、黃州質社與江南應社,組成了繼東林之後最大的民間社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