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武俠小說就是成人的小人書。要不受如此誘惑,那簡直就是聖人。施耐庵也是人,所以寫水滸,他也忍不住寫出了一些奇怪的兵器,有些,還頗為威風。

  薩看來,這類怪異兵器,大體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兵器本身歸於刀,槍等正常類型,但造型上比較古怪,這多半是為了突出重要人物的性格,適應他們的個性,給他們配備特殊道具,使他們的形象與眾不同。另一類,則純粹是兵器古怪了,使用兵器的人是誰倒反而不大重要。如果說寫第一類老施是讓人出彩,這第二類就是讓兵器出彩了。當然也有介乎兩者之間的,比如老魯的禪杖,秦明的狼牙棒,徐寧的鉤鐮槍,就兩者兼而有之。

  這第二類的,往往有頭無尾,吳軍師的銅錘,陶宗旺的鐵杴之類,前面沒有交代,過後再無蹤影,那就明顯屬於老施一時興起,寫來好玩罷了。

  而第一類,作者則下了不少功夫,典型的比如林沖的丈八蛇矛。

  林沖作為八十萬禁軍教頭,從前後的文脈來看,武學淵源相當深湛,他會用的兵器很多,棒可以使(斗洪教頭),朴刀可以使(斗楊志),禪杖也可以品評(結識魯提轄),而且一生上陣對手兵器千變萬化對他的發揮影響極小,從這個角度看,儘管林教頭善於用槍 – 風雪山神廟林教頭的兵器就是一桿花槍 -- 但實在沒必要固定使用一種兵器,前面有盧員外就是例子。

  丈八蛇矛是和普通槍矛非常相近的武器,只有兩點特殊之處,第一特點是長,長達一丈八尺,在古代這個長度在中國就不該叫槍,而應該叫槊了,在外國就該叫馬其頓長矛了;第二特點其矛頭是曲線型的,這一點實戰中除了給對手造成撕裂性傷口比較恐怖以外,看不出有什麼意義。可見,使用丈八蛇矛對林沖武功的幫助並不明顯。作者將林沖的兵器固定為丈八蛇矛,是另有深意。

  這是因為林驍勇善戰,“軍中呼為翼德。”張飛張翼德的兵器正是丈八蛇矛。讓林教頭使用這種兵器,是為了完成對他外觀的塑造。這裡要注意一下,林沖的外號是豹子頭,也非常接近張飛“豹頭環眼”的造型。因為林沖是逼上梁山,大家印象中的林沖有些怯懦,他的傳統造型清秀多於兇猛。實際上施耐庵筆下的林沖,是一個外貌與內心頗為矛盾的形象,怯懦的是林教頭的內心,他的外形豹頭環眼丈八矛,應該是一個兇悍威猛的武人而不是翩翩公子。

  本來是講分類的,不留神就把林教頭和丈八矛給評了一下,一笑。這類的兵器包括武松的雙戒刀,史大郎的三尖兩刃刀等,仔細研究,各有獨特之處。至於關勝的青龍刀,雖然有特色,每個武舉都要揮舞一番的,卻稱不上奇門了。

  說到丈八矛,就忍不住發揮一下,梁山上百勝將韓韜的兵器也頗為古怪,叫做棗木槊,槊,就是長槍,他這不算奇門兵器。那乾脆說他用長槍好了,幹嗎說得這樣複雜呢?我想原因是棗木槊這兵器頗有來歷,是呼延家族祖上相傳的武器,聯想到呼延灼推薦韓韜,不難領悟二人家族背後暗藏的神秘聯繫 – 韓韜的武藝很可能來自呼延的傳授,或者韓韜對呼延家拍馬屁拍到了家,連兵器都效仿起來。

  除了這些為了突出人物性格“特製”的,刀槍本來都是普通兵器,這些普通兵器中有些雖然帶了特殊的名字,倒也不能算奇門兵器,比如馬麟的大滾刀,楊春的大杆刀,張清的梨花槍,都算不上奇門,其中可稱奇門的,大概只有楊林的傢伙。楊林的傢伙是什麼呢?這位錦豹子出身綠林,用的兵器乃是“筆管槍”。

  什麼是筆管槍呢?就是槍身細長,槍尖中空 – 這是個什麼造型呢?找根鐵管斜著一截,大概就是這個模樣了。這要是一槍紮上,放血都不用拔槍了。

  忽然想明白,哦,楊林的兵器是古代的管叉阿!

  的確可稱奇門。

  ?

  2007-06-29 17:55:22

  大 中 小

  利用奇門兵器渲染人物性格,水滸中史進可算第一人。

  說他是第一人,名副其實,因為史進是一百零八將中最早出場的人物麼。

  也許因為如此施耐庵對他的刻畫比較用心。小說中的史進武功大約也就是弱一流,但性格很有特色,任俠英武,仗義疏財,多情粗疏集於一身,加上九條錦龍花繡,八十萬禁軍教頭王義的點撥下完成了從“繡花枕頭”到“繡花少俠”的轉變,風流少爺形象可謂玉樹臨風,呼之欲出。從武俠小說角度史進是個相當理想的偶像派人物,傳統評書中的羅成,趙雲之屬也。金聖歎就說過“令人有生子當如九紋龍之嘆”。

  偶像派的史大少爺上陣,用朴刀之類未免粗糙,玩弄花槍又有些平常,所以老施給他配了一件獨特的兵器 – 三尖兩刃刀。

  日本文獻中的三尖兩刃刀

  這種傳說中二郎神用的武器,造型優美,剛中有柔,從審美角度來說還真找不出第二件更理想的兵器。您能想像風流瀟灑的史大郎掄金箍棒的形象麼?或者舞一根狼牙棒?那也太殺風景了。

  這件兵器梁山上只有兩個人用,另一個是天目將彭祀,汴梁城的紈絝少爺,可見施耐庵對這種武器的定位。

  其實,歷史上確實有過類似三尖兩刃刀,相當出色的兵器,但卻不是史進這樣的馬上將軍所用,而是大唐西域軍團步兵的愛物,當時稱為“陌刀”,用法是大家排成密集橫列方陣,人手一口兩刃刀,依照鼓點沖向敵軍,不分青紅皂白一通狂劈,此起彼落,第一排劈完第二排馬上從第一排的人縫裡再砍進去,前仆後繼,一面砍錛了口手一轉換一面接著來。三尖刀三面開刃,用於這種戰法有馬其頓方陣四面如鐵刺蝟的優點,又超越馬其頓方陣只能捅刺的缺點,增加了劈砍的兇猛。無論多勇猛的敵將,面對這樣一個立體剁肉機器恐怕也無從招架 – 硬上,就難免剁成排骨了,難怪大唐一直打到鹹海飲馬,所向無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