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香港電影成熟的運作模式有利於好夢開拓亞洲市場。

  劉德樺對此持積極的態度,他看重好夢的影響力和專業性,《無間道》系列電影的成功讓他的演藝事業再攀高峰。

  在和好夢合作的過程中,雖然有過小摩擦,但總體上較為愉快。

  憑藉《小雪的大冒險》系列影片,好夢公司如今已經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兩部電影全球超過十二億美金的票房,收益巨大。

  資金雄厚,前景光明,還有專業的製作團隊。

  這樣的公司正是最好的合作對象,眼下需要討論的是投資比例和股權分配的問題,包括一些合作上的細節。

  劉德樺有了前兩次創業失敗的經歷,這次格外的謹慎。

  在亞洲的名氣和在香港的人脈關係是他最大的資本,他想在合作中拿到更多的話語權,不至於被好夢公司吞掉。

  第二天,林子軒和於東等人陪著劉德樺聊了聊。

  既然是在度假,聊天的氛圍相當輕鬆,他們一邊喝著紅酒,一邊望著外邊的陽光和沙灘,三亞的天氣讓人心曠神怡。

  在座的還有馮小剛、葛優、秦鳴和小葉。

  和劉德樺合作一直是於東在主導,今後秦鳴將會接手,小葉是港台地區經紀方面的負責人,少不了和劉德樺接觸。

  「華仔你在內地有很多的影迷,應該來內地拍片,內地的市場很大,有機會咱們可以合作。」馮小剛邀請道,「在香港演員裡面,我最希望合作的有兩位,一個是周星馳,還有個就是你。」

  馮小剛原本想讓周星馳和葛優在一塊演部片子,後來想想不靠譜,也就算了。

  周星馳和葛優兩人的風格差別太大,在周星馳的電影裡他是絕對的主角,雙主角的架構非常冒險,除非有人甘當綠葉。

  相比較而言,劉德樺的表演風格中規中矩,不是那種另類,可以和其他演員搭戲,給雙方留有更多的合作空間。

  馮小剛這麼說主要是考慮到劉德樺在內地的票房號召力。

  如果有了劉德樺,他的電影打開南方市場就不用那麼費力了。

  「我也希望來內地拍戲,有好劇本馮導可要記得我。」劉德樺回應道。

  港台明星來內地發展已經成為大趨勢,特別是在電視劇方面,在他們看來,在內地拍電視劇片酬高、待遇好、工作輕鬆。

  馮小剛回到房間,和徐帆說起了於東離職創業的事情。

  他的心思活泛,進入這個圈子,拍影視劇,不只是為了藝術,更是為了賺錢。

  他現在每年拍片子,拿片酬和股份分紅,有上千萬的收入,但賺錢沒有止境,不是說賺上一個億就退休。

  對一些人來說,一個億可望而不可及,對另一些人來說,只是一個小目標。

  馮小剛看到於東離職,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你是說咱們成立一家公司,投資拍影視劇?」徐帆詢問道。

  「我是這麼想的,這家公司主要投資我自己的片子,大部分的資金還是來自好夢,咱們從中分一部分利潤。」馮小剛考慮道,「要是碰到合適的劇本,也可以投資,或者弄一批新人培養。」

  馮小剛是想從導演轉變成投資商。

  以《手機》為例,兩千萬的投資,好夢拿出一千五百萬,他拿五百萬,這樣最後能分到四分之一的純利潤。

  如果是導演的話,只能拿到片酬加票房分成,他投資自己的電影更有保障。

  除此之外,他還可以投資其他影視劇,多方面發展。

  在好夢公司有同樣的例子,趙麗穎投資了《小雪的大冒險》,張國立和好夢是合作上的關係,獨立性很強。

  只是這麼一來,馮小剛和好夢的關係需要重新定位。

  他在好夢公司的股東地位不變,職務不變,不過需要簽訂新的導演合約,約定在電影製作過程中的各種責任和權益。

  或者說馮小剛不再是好夢的終身制導演,而是簽約導演。

  在享受各種權利的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義務,看起來似乎變化不大,可一旦如此,代表著雙方變成合約關係。

  好夢到了第十個年頭,發展成為華國最大的民營影視公司,總資產超過十個億,員工上千人,正處在最好的時代。

  然而,早期創業的激情逐漸變淡,有了各自的小心思。

  第八百二十六章 跟過去乾杯

  於東在酒店房間裡和妻子打著電話,電話那頭還有女兒咿咿呀呀的聲音。

  女兒去年出生,剛滿一周歲,聽到女兒的聲音,他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在電話里,他大致說了三亞的情況和博鈉影業的籌備工作。

  於東的妻子是圈內人,從事電影的宣傳發行,兩人在工作中相識,並最終走到了一起。

  這次離職創業是夫妻倆商量後的決定,博鈉影業寄託著一家人的新希望。

  掛了電話,於東坐下來,鬆了口氣。

  好夢這邊的工作交接基本完成,平穩過渡,接下來才是真正考驗他的時候,博鈉影業能不能成功就看明年了。

  以前在圈子裡大家給他面子,是因為他是好夢公司的總經理,手裡有龐大的資源和關係網,現在那些關係還能不能維繫,還有沒有人給他面子,真不好說。

  他必須放下大公司總經理的架子,讓自己還原成普通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