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頁
“你說過的話,我還記得。”
她未言是什麼話,季琅卻是挪開了眼神,伸手搔了搔臉頰:“什……什麼話?”
姜幸笑了笑,沒有回答,抱著熟睡的孩子徑直走了進去。
剛過城門,她忽然停住腳步,不遠處,姜修時和景氏正站在一處,景氏懷中也抱了個孩子,看模樣,已經有一歲了。
她只是停了一瞬,便走了過去,後面的季琅也追了過來。
“大嫂!”姜幸高興地喊了一聲,景氏旁邊的姜修時也揚起嘴角,笑容在聽到那聲“大嫂”後慢慢僵在臉上。
“你們怎麼來了?”
景氏無奈地皺了皺眉,知道姜幸心中並未完全放下,雖然兄妹兩個重歸於好是她期盼的,但她也不強求。
“是聽你大哥說燕王今日回京的,所以就想來迎迎你,一年不見,你都瘦了……”景氏看著她心疼,那麼嬌嫩的一個小娘子,本是最爛漫的時候,夫君遭了難,又跟去苦寒之地受苦,她只想到便覺得心驚。
姜幸沒接這句話,而是伸手勾了勾她懷中孩子的鼻頭:“這是我的侄兒嗎?長得真好看,起名了嗎,叫什麼?”
“宸哥兒,懷宸。”
姜幸細細品了品,靦腆一笑:“感覺長大了又是一個大哥呢。”
沒夾雜任何感情的一句話,卻叫姜修時眼前一亮,可他剛要說話,景氏已經又跟她聊起了別的:“你懷裡這個呢?呦,看著跟瓷娃娃一樣,怎麼這麼乖呀,看著生人都不怕不哭的,取名了嗎?”
景氏生了個兒子,見到姜幸懷中的女娃怎麼瞧怎麼可心,姜幸轉頭看了看季琅,淡笑著道:“還沒取,想讓太夫人取。”
景氏一怔,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
晉王造反,使得安陽損失慘重,如今正當百廢待興之際,陛下卻忽然宣布退位,將皇位傳給了太子李自琛。
原以為重病不治的陛下在平定晉王之亂後,病去如抽絲,完全恢復了往日的威嚴,並退居後宮享清福了,已在獄中的晉王差點沒慪死,心知李庭玉病重只是為引他掉以輕心而故意假裝的了。
晉王以下犯上造反作亂,身後跟著的走狗也被拔去獠牙關進了籠子裡,姜幸的父親姜有盧算是一個,他被貶後本已離開朝廷的權利中心,卻在晉王起事後,和五城兵馬司的人誅殺了不少不肯降伏的大臣,犯得是抄家滅族的死罪。
李自琛念在姜修時始終忠心耿耿不曾叛變,並且大義滅親,救下了許多被圍困的大臣,終究沒有株連。
晉王及其黨羽於午門斬首的時候,姜幸親眼去看了,囚車滾滾前行,披頭散髮的逆臣賊子們抓著囚車邊緣,死氣沉沉的臉充滿不甘,即便馬上就要屍首分離,他們心中還是不服氣。
姜幸看著這些人一個一個從身前經過。
晉王王府和毅南侯府兩門,男丁皆被斬首示眾,女人沒入軍營中充為軍妓,有的成了罪奴,一輩子刻著字抬不起頭來,再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所以她沒有看到李芸環和姜嫣,她們還會活著,只不過會生不如死。
姜幸沒有絲毫同情,她甚至覺得眼前這些即將奔赴刑場的才算是了結和痛快,有時候死比活著容易多了。
如果不是作惡多端,萬不會淪落到這般下場。
她就是要親眼看著他們人頭落地才安心,那樣,天上的娘親和外祖一家,是不是也能瞑目呢?
“幸娘!幸娘!”
她正想著,卻突然聽到有人喊自己,猛地一抬頭,竟看到此時路過她身前的囚車,裡面的人正是姜有盧。
四年前,他笑著把她帶出宮來,以為一時愧疚而大發善心會給自己找回一個懂事乖巧的女兒。
“幸娘!你快救救爹,爹還不想死,都是那個女人逼我的!都是她做的!跟我沒有關係!幸娘你快去跟陛下說!說爹是冤枉的!”
他無與倫比地喊著,披散的頭髮遮擋住眼睛,一張臉狼狽又污髒,他注意到人群里的姜幸,艱難地扭過脖子看著這邊,老淚縱橫。
然後他忽然就不哭喊了。
他看到拿著菜籃子正往這邊投擲爛菜葉子的人群里,唯有那女子手中空空如也,嬌艷得像一朵罌粟,向他綻放出一抹詭異的笑。
她笑了一聲,目送他的囚車駛遠。
他好像聽到她在說:“犯過的錯,遲早有一天會償還的。”
那是通往地獄的聲音。
與姜幸不同的是,行刑那天,姜修時沒有前去觀刑。
因大義滅親被李自琛大加讚賞,他連去收屍的資格都沒有,說不清是什麼滋味,他覺得自己這麼多年來的漠然,此刻也正是被懲罰,忍受嚴刑的時候。
平亂之事塵埃落定,太子登基定在了平熙二十年七月初九。
也是慶隆元年七月初九。
卓九娘受封皇后,統領後宮掌管金印,卓家一時跟著水漲船高享滔天富貴,可遠遠看去,那岌岌可危的高位又不知何時才會崩塌。
眾人慶賀著,好像看不到其中的裂痕一般。
姜幸自打搬入到燕王府就忙得腳不沾地,她如今已不是季家人,太夫人楚氏卻總是拄著拐杖跑過來,說是來看她孫女,小兩口見太夫人年歲這麼大了還兩頭跑,著實有些不方便,就自作主張地搬回醉方居住了一個月。
她未言是什麼話,季琅卻是挪開了眼神,伸手搔了搔臉頰:“什……什麼話?”
姜幸笑了笑,沒有回答,抱著熟睡的孩子徑直走了進去。
剛過城門,她忽然停住腳步,不遠處,姜修時和景氏正站在一處,景氏懷中也抱了個孩子,看模樣,已經有一歲了。
她只是停了一瞬,便走了過去,後面的季琅也追了過來。
“大嫂!”姜幸高興地喊了一聲,景氏旁邊的姜修時也揚起嘴角,笑容在聽到那聲“大嫂”後慢慢僵在臉上。
“你們怎麼來了?”
景氏無奈地皺了皺眉,知道姜幸心中並未完全放下,雖然兄妹兩個重歸於好是她期盼的,但她也不強求。
“是聽你大哥說燕王今日回京的,所以就想來迎迎你,一年不見,你都瘦了……”景氏看著她心疼,那麼嬌嫩的一個小娘子,本是最爛漫的時候,夫君遭了難,又跟去苦寒之地受苦,她只想到便覺得心驚。
姜幸沒接這句話,而是伸手勾了勾她懷中孩子的鼻頭:“這是我的侄兒嗎?長得真好看,起名了嗎,叫什麼?”
“宸哥兒,懷宸。”
姜幸細細品了品,靦腆一笑:“感覺長大了又是一個大哥呢。”
沒夾雜任何感情的一句話,卻叫姜修時眼前一亮,可他剛要說話,景氏已經又跟她聊起了別的:“你懷裡這個呢?呦,看著跟瓷娃娃一樣,怎麼這麼乖呀,看著生人都不怕不哭的,取名了嗎?”
景氏生了個兒子,見到姜幸懷中的女娃怎麼瞧怎麼可心,姜幸轉頭看了看季琅,淡笑著道:“還沒取,想讓太夫人取。”
景氏一怔,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
晉王造反,使得安陽損失慘重,如今正當百廢待興之際,陛下卻忽然宣布退位,將皇位傳給了太子李自琛。
原以為重病不治的陛下在平定晉王之亂後,病去如抽絲,完全恢復了往日的威嚴,並退居後宮享清福了,已在獄中的晉王差點沒慪死,心知李庭玉病重只是為引他掉以輕心而故意假裝的了。
晉王以下犯上造反作亂,身後跟著的走狗也被拔去獠牙關進了籠子裡,姜幸的父親姜有盧算是一個,他被貶後本已離開朝廷的權利中心,卻在晉王起事後,和五城兵馬司的人誅殺了不少不肯降伏的大臣,犯得是抄家滅族的死罪。
李自琛念在姜修時始終忠心耿耿不曾叛變,並且大義滅親,救下了許多被圍困的大臣,終究沒有株連。
晉王及其黨羽於午門斬首的時候,姜幸親眼去看了,囚車滾滾前行,披頭散髮的逆臣賊子們抓著囚車邊緣,死氣沉沉的臉充滿不甘,即便馬上就要屍首分離,他們心中還是不服氣。
姜幸看著這些人一個一個從身前經過。
晉王王府和毅南侯府兩門,男丁皆被斬首示眾,女人沒入軍營中充為軍妓,有的成了罪奴,一輩子刻著字抬不起頭來,再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所以她沒有看到李芸環和姜嫣,她們還會活著,只不過會生不如死。
姜幸沒有絲毫同情,她甚至覺得眼前這些即將奔赴刑場的才算是了結和痛快,有時候死比活著容易多了。
如果不是作惡多端,萬不會淪落到這般下場。
她就是要親眼看著他們人頭落地才安心,那樣,天上的娘親和外祖一家,是不是也能瞑目呢?
“幸娘!幸娘!”
她正想著,卻突然聽到有人喊自己,猛地一抬頭,竟看到此時路過她身前的囚車,裡面的人正是姜有盧。
四年前,他笑著把她帶出宮來,以為一時愧疚而大發善心會給自己找回一個懂事乖巧的女兒。
“幸娘!你快救救爹,爹還不想死,都是那個女人逼我的!都是她做的!跟我沒有關係!幸娘你快去跟陛下說!說爹是冤枉的!”
他無與倫比地喊著,披散的頭髮遮擋住眼睛,一張臉狼狽又污髒,他注意到人群里的姜幸,艱難地扭過脖子看著這邊,老淚縱橫。
然後他忽然就不哭喊了。
他看到拿著菜籃子正往這邊投擲爛菜葉子的人群里,唯有那女子手中空空如也,嬌艷得像一朵罌粟,向他綻放出一抹詭異的笑。
她笑了一聲,目送他的囚車駛遠。
他好像聽到她在說:“犯過的錯,遲早有一天會償還的。”
那是通往地獄的聲音。
與姜幸不同的是,行刑那天,姜修時沒有前去觀刑。
因大義滅親被李自琛大加讚賞,他連去收屍的資格都沒有,說不清是什麼滋味,他覺得自己這麼多年來的漠然,此刻也正是被懲罰,忍受嚴刑的時候。
平亂之事塵埃落定,太子登基定在了平熙二十年七月初九。
也是慶隆元年七月初九。
卓九娘受封皇后,統領後宮掌管金印,卓家一時跟著水漲船高享滔天富貴,可遠遠看去,那岌岌可危的高位又不知何時才會崩塌。
眾人慶賀著,好像看不到其中的裂痕一般。
姜幸自打搬入到燕王府就忙得腳不沾地,她如今已不是季家人,太夫人楚氏卻總是拄著拐杖跑過來,說是來看她孫女,小兩口見太夫人年歲這麼大了還兩頭跑,著實有些不方便,就自作主張地搬回醉方居住了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