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偵探推理] 《羔羊們的聖誕夜》作者:[日]西澤保彥【完結】

  作者簡介:

  西澤保彥(Yasuhiko Nishizawa)

  1960年出生於日本高知縣,畢業於美國艾可德學院(Eckerd College),曾任教於高知大學。1990年以《聯殺》投稿第一屆鯰川哲也賞,進入最終決選;1995年以連作短篇集《解體諸因》獲得島田庄司賞識而出道。同年另發表了兩部帶有科幻風格的推理作品《完全無欠的名偵探》及《死了七次的男人》,並陸續發表匠千曉系列、神麻嗣子系列、和屬於科幻推理的非系列作品《人格轉移殺人》。

  西澤保彥的作品多以超乎現實的場景為主題,但故事完全符合本格推理的定義,解謎過程合乎邏輯,更具備足夠的意外性,堪稱科幻與推理的完美結合,受到許多推理迷的喜愛。

  關於西澤保彥

  ◎1995年以連作短篇集《解體諸因》獲得島田庄司賞識而出道。接下來連續以《完美無缺的名偵探》和《死了七次的男人》震撼日本推理文壇。

  ◎1996年的作品《人格轉移殺人》同時入圍當年度「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本格推理BEST 10」「最佳SF小說」前十名,同時跨足推理與科幻領域,成績斐然。

  ◎由於曾經在美國讀書,因此故事中常出現歐美式的遣詞用語。

  ◎作品多採用科幻設定,又能維持通俗有趣的推理解謎為其獨特的風格。閱讀西澤保彥的小說,是永遠不會害怕情節老套的,因為他的每一部小說總帶有一個獨特創意,因而被推崇為「SF新本格之雄」。

  序言

  ★日常的推理

  有篇短篇推理小說,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台灣中部某大學醫學系的室友六人組,其中一人在考完試後忽然相當焦慮,深怕自己在作答某科高達一百題的考卷時,因為某些原因而填錯答案卷,從此兵敗如山倒,換來一個被當的結果。整個謎團就這樣開展了,所有人(包括讀者)就在一個美好的午後,聽著神探室友解釋究竟當事者有無填錯考卷答案……

  這是藍霄的名作〈考試卷〉的大要,相當受讀者歡迎,但是如果我們把這篇小說的核心謎團與詭計抽取出來,賦予符合國情的外表,放到二十世紀初的歐美推理小說市場中,會得到怎樣的評語與看法呢?

  我想「無聊」、「無趣」、「毫無吸引力」是最為可能的答案。

  當然,我絕對不是仗著作者人好才敢這樣「嗆聲」,而是在當時的推理小說書寫中,這種沒有「屍體」的作品還是相當少見的,就像某二十守則說的:「推理小說絕對需要屍體」,屍體可以催化情緒與煽動讀者的正義感,對於推理小說本身的娛樂性有著加成的作用,像〈考試卷〉這樣「簡單」的小說是不會被接受的(不過當時還是有少數的如布朗神父探案有類似的展演);隨著時間的演進,推理小說也開始演化了,不再那麽強調血腥與屍體,而著重在謎團本身的吸引力,甚至還顛覆了「犯罪」的本質,讓推理小說中的謎團純粹化,不再帶有司法或道德的審判秩序意味。

  特別是在日本,有一系列被稱為「日常推理」的作品,強調的是一種「日常生活」的氛圍,雖然並不到江戶川亂步所言「奇妙之味」的地步,但仍舊是將目光投射向我們每天都經歷的日常事情,將或有不解之處膨大變形成舞台上的焦點,用個人的經歷、才智、邏輯推演,予以推敲出事件的原型,回歸日常生活。早一點的作者如戶板康二稱得上是開創此種類型可能的重大功臣(其中〈綠車廂的小孩〉格外值得一讀),晚近到了北村薰推出他的《空飛?馬》(空中飛馬),日常推理成為日本推理小說界的重要類型(特別是東京創元社推出許多作者都是專攻這個類型),如加納朋子、若竹七海、光原百合都是其中佼佼者。

  還有,西澤保彥的「匠千曉系列」也是絕對不會被忽略的作品。

  ★匠千曉與他的朋友們

  不管台灣或是日本,許多讀者對於西澤保彥的印象都是從《解體諸因》開始的,這本經由島田庄司推薦因此得而出版的短篇連作集不僅僅是西澤的出道作,更同時是他筆下著名系列「匠千曉」系列的首部作品,這個在日本也被稱為(匠與高千)的系列,其實與其他我們習慣的推理小說系列有許多不同之處。

  首先,雖然名為「匠千曉系列」,但其實除了身為安槻大學大學生的匠千曉(匠仔,括號內為暱稱)之外,這系列的常備出場人物起碼還有外表冷調但卻相當溫柔的高瀬千帆(高千)、有著能與任何人在第一時間混熟絕技的邊見佑輔(漂撇)、性格天真卻熱愛照顧人的羽迫由起子——其中由起子在《解體諸因》中還未出場,而在同本書大顯身手的中越警部之後多為串場角色。這四個人物的推理能力大致上都在伯仲之間,因此所謂的偵探角色也可以說是輪流擔當,匠千曉有時只能淪為跑龍套的角色。

  其次,過去的系列小說,大體上都照著故事中時間的順序出書,也就是續集的故事發生在前一集故事之後,偶爾作者會讓系列主角過去的故事出來串場(如筱田真由美的建築偵探系列中的《櫻闇》一書),綜觀來說多以時間順序為主要依據。但是匠千曉系列從《解體諸因》開始就是時序亂跳的各個短篇,「第一因 解體迅速」時匠千曉早已從大學畢業,到了「第四因 解體讓渡」時變成是大學時期的故事,即便是之後的長篇作品《她死去的夜晚》卻又回到匠千曉的大二時期,號稱是「匠千曉的第一個案件」。這樣的組合除了帶給眾多書迷們製作時間表的樂趣之外,也看得出來西澤保彥對於系列作的不同看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