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宋之拂知他仍是不信任自己,便不再多言,只盼歸德的兵馬能找對地方。
……
卻說慕容檀自知妻兒已由北平出發,便日夜期盼,時不時追問其行程。聽聞已入山東境內時,便已按捺不住,親自領了數千輕騎出金陵北上迎接。
豈料快至歸德時,卻驚聞幼子被擄,妻子更是不管不顧的追去!
他又驚又怒,連夜便帶著人快馬加鞭趕去。
報信者稱王妃令人守歸德往東南與西南兩處去之道路,又將賊人之親筆書寫遞上。
那熟悉的字跡,和妻子的囑咐,令他一下猜到,截人的不是旁人,正是消失的慕容允緒,下一步,大約便是擄走他的妻兒東渡,離開大齊疆土!
探子先行數十里,其餘人隨他一同星夜兼程,不多時便尋到了蹤跡。
原來是數百御林軍殘部,正護送慕容允緒自歸德往東南的淮安方向而去。
慕容檀冷笑一聲,隨即將所領千人分做兩隊,自東西兩面包抄而去,不多時,便形成合圍之勢,將慕容允緒的區區三五百人團團圍住,密不透風。
慕容允緒的御林軍平日以護衛皇帝安危為任,卻並無實戰經驗,遠遠見到兵馬時,便謹慎的後撤,卻不知恰好落入了包圍圈,待醒悟時,已被周圍密密麻麻上弦,蓄勢待發的箭鏃逼得動彈不得。
馬車中,慕容允緒臉色青白,怒與恨交織,靜坐片刻,忽然恢復往日溫潤和煦的模樣,緩緩掀開車簾,拉著抱著嬰孩的宋之拂一同步出車外。
他牢牢握著宋之拂的手不肯放鬆,沖百丈外騎在高頭大馬上的慕容檀朗聲笑道:“皇叔,別來無恙。”說罷,得意的將宋之拂扯進懷裡,一手攬著她腰,張目四顧,“這樣多人,若傷著婦孺便不好了。”
慕容檀臉色一沉,揮手示意眾人放下弓箭,冷聲道:“你若放我妻兒,我可留你一命,封你為王,從此衣食無憂。”
慕容允緒卻仰天大笑:“你休要辱我!什麼封王,什麼衣食無憂,不過是淪為大齊的笑柄罷了!”他忽然目光迷離的望著身側的女子,“況且,阿拂方才已答應我,從此常伴我左右,我若同她死在一處,也值了。”
慕容檀握著韁繩的手一緊,目光不由望向宋之拂。
只見她雙目一眨不眨的望著他,隔著朦朧月色,二人遠遠對望時,她微不可見的搖搖頭,一雙晶瑩的眼眸眨了眨,滿溢著對他的信任。
慕容檀心鬆了松,遂命人點起火把,頓時將黑夜照得晃如白晝。
他取出一物,下馬置於地上,躬身揖了三禮,才道:“緒兒,此乃你父親,先太子之牌位,你父親在此,難道你還要一錯再錯嗎?”
這一聲“緒兒”,乃慕容允緒幼時乳名。他一見那牌位,便渾身一震,猙獰的面目也僵住,心裡湧起千百種情緒,難以名狀。
先太子深得先帝與朝臣鍾愛,於兄弟姊妹中也頗有威望,奈何於慕容允緒十歲時,便英年早逝。臨終前,他曾對慕容允緒寄予厚望,諄諄教誨,令他做個孝悌仁愛的君子。
可他做了何事?他誅殺親叔,驅逐老臣,令大齊陷入紛亂。
若父親還在,怕對他失望透頂吧?
慕容允緒恍惚不安,後悔惶惑,一時怔在原地。
趁此之時,宋之拂忽而錯身,抱著孩子脫離他身側,大步退出數丈距離,而慕容檀則猛一揮手,暗下指令。
只聽“咻”的一聲,一支箭自不遠處的密林中破空而來,正中慕容允緒心口。
建弘帝終是死了,死在新帝手中。
第48章 結尾
宋之拂母子二人隨慕容檀至金陵時, 正值八月入秋, 再有數日,便是通兒百日。
那日宋之拂恐通兒受驚,便在他耳中塞了兩團棉布,令他始終安睡不受驚擾,如今到了金陵,仍是咿咿呀呀的十分康健。
經數日查問, 事情已然十分清晰。
原是慕容允緒一行人悄然跟著, 暗中與鄭瀟串通。
鄭瀟嫉恨宋之拂許久,見有人慾截走他們母子, 自然竊喜。尤其慕容允緒的人以日後的榮華富貴——以新帝對妻子的寵愛,若路上有失,日後定愧疚難當, 對鄭氏一脈會加倍補償,而她身為宋之拂親表姐, 興許也能代替妹妹入宮侍奉, 奪回原該屬於自己的榮寵。
於是她趁夜偷偷將乳母迷暈,將孩子帶至驛館外, 交給慕容允緒的人, 又假意關心, 以言語激宋之拂獨往。
幸後自慕容允緒身邊的御林軍將她供出,方令真相大白。
慕容檀原想嚴懲殺之, 然想到妻兒死裡逃生,仍心有餘悸, 不願在此時造殺孽,遂命鄭家秘密將鄭瀟送至尼姑庵,從此青燈古佛長伴,對外則稱其暴斃。
而原妄想得榮華,為國舅的鄭承義父子,則相繼被以各舊罪降職,如今只居閒職,從此再無仕途可言。倒是鄭家老夫人,被皇帝加封為誥命夫人,得文書,享俸祿,一時風光無兩。
慕容檀趁著兒子百日前的時日,先是經由禮部擬定,再與妻子仔細商議數日,方定下“煥”字,取意光明。
至八月十六,皇子百日,便行命名儀。
是日,王府正殿,帝升座,百官朝賀跪拜,待妃抱皇子出,由禮部宣文。
宋之拂尚未行冊封禮,此時只稱妃。她原該立在殿中聽宣,慕容檀卻忽然起身止住禮部的宣讀,親自下座抱過孩子,牽著妻子步上台階同坐高位。
……
卻說慕容檀自知妻兒已由北平出發,便日夜期盼,時不時追問其行程。聽聞已入山東境內時,便已按捺不住,親自領了數千輕騎出金陵北上迎接。
豈料快至歸德時,卻驚聞幼子被擄,妻子更是不管不顧的追去!
他又驚又怒,連夜便帶著人快馬加鞭趕去。
報信者稱王妃令人守歸德往東南與西南兩處去之道路,又將賊人之親筆書寫遞上。
那熟悉的字跡,和妻子的囑咐,令他一下猜到,截人的不是旁人,正是消失的慕容允緒,下一步,大約便是擄走他的妻兒東渡,離開大齊疆土!
探子先行數十里,其餘人隨他一同星夜兼程,不多時便尋到了蹤跡。
原來是數百御林軍殘部,正護送慕容允緒自歸德往東南的淮安方向而去。
慕容檀冷笑一聲,隨即將所領千人分做兩隊,自東西兩面包抄而去,不多時,便形成合圍之勢,將慕容允緒的區區三五百人團團圍住,密不透風。
慕容允緒的御林軍平日以護衛皇帝安危為任,卻並無實戰經驗,遠遠見到兵馬時,便謹慎的後撤,卻不知恰好落入了包圍圈,待醒悟時,已被周圍密密麻麻上弦,蓄勢待發的箭鏃逼得動彈不得。
馬車中,慕容允緒臉色青白,怒與恨交織,靜坐片刻,忽然恢復往日溫潤和煦的模樣,緩緩掀開車簾,拉著抱著嬰孩的宋之拂一同步出車外。
他牢牢握著宋之拂的手不肯放鬆,沖百丈外騎在高頭大馬上的慕容檀朗聲笑道:“皇叔,別來無恙。”說罷,得意的將宋之拂扯進懷裡,一手攬著她腰,張目四顧,“這樣多人,若傷著婦孺便不好了。”
慕容檀臉色一沉,揮手示意眾人放下弓箭,冷聲道:“你若放我妻兒,我可留你一命,封你為王,從此衣食無憂。”
慕容允緒卻仰天大笑:“你休要辱我!什麼封王,什麼衣食無憂,不過是淪為大齊的笑柄罷了!”他忽然目光迷離的望著身側的女子,“況且,阿拂方才已答應我,從此常伴我左右,我若同她死在一處,也值了。”
慕容檀握著韁繩的手一緊,目光不由望向宋之拂。
只見她雙目一眨不眨的望著他,隔著朦朧月色,二人遠遠對望時,她微不可見的搖搖頭,一雙晶瑩的眼眸眨了眨,滿溢著對他的信任。
慕容檀心鬆了松,遂命人點起火把,頓時將黑夜照得晃如白晝。
他取出一物,下馬置於地上,躬身揖了三禮,才道:“緒兒,此乃你父親,先太子之牌位,你父親在此,難道你還要一錯再錯嗎?”
這一聲“緒兒”,乃慕容允緒幼時乳名。他一見那牌位,便渾身一震,猙獰的面目也僵住,心裡湧起千百種情緒,難以名狀。
先太子深得先帝與朝臣鍾愛,於兄弟姊妹中也頗有威望,奈何於慕容允緒十歲時,便英年早逝。臨終前,他曾對慕容允緒寄予厚望,諄諄教誨,令他做個孝悌仁愛的君子。
可他做了何事?他誅殺親叔,驅逐老臣,令大齊陷入紛亂。
若父親還在,怕對他失望透頂吧?
慕容允緒恍惚不安,後悔惶惑,一時怔在原地。
趁此之時,宋之拂忽而錯身,抱著孩子脫離他身側,大步退出數丈距離,而慕容檀則猛一揮手,暗下指令。
只聽“咻”的一聲,一支箭自不遠處的密林中破空而來,正中慕容允緒心口。
建弘帝終是死了,死在新帝手中。
第48章 結尾
宋之拂母子二人隨慕容檀至金陵時, 正值八月入秋, 再有數日,便是通兒百日。
那日宋之拂恐通兒受驚,便在他耳中塞了兩團棉布,令他始終安睡不受驚擾,如今到了金陵,仍是咿咿呀呀的十分康健。
經數日查問, 事情已然十分清晰。
原是慕容允緒一行人悄然跟著, 暗中與鄭瀟串通。
鄭瀟嫉恨宋之拂許久,見有人慾截走他們母子, 自然竊喜。尤其慕容允緒的人以日後的榮華富貴——以新帝對妻子的寵愛,若路上有失,日後定愧疚難當, 對鄭氏一脈會加倍補償,而她身為宋之拂親表姐, 興許也能代替妹妹入宮侍奉, 奪回原該屬於自己的榮寵。
於是她趁夜偷偷將乳母迷暈,將孩子帶至驛館外, 交給慕容允緒的人, 又假意關心, 以言語激宋之拂獨往。
幸後自慕容允緒身邊的御林軍將她供出,方令真相大白。
慕容檀原想嚴懲殺之, 然想到妻兒死裡逃生,仍心有餘悸, 不願在此時造殺孽,遂命鄭家秘密將鄭瀟送至尼姑庵,從此青燈古佛長伴,對外則稱其暴斃。
而原妄想得榮華,為國舅的鄭承義父子,則相繼被以各舊罪降職,如今只居閒職,從此再無仕途可言。倒是鄭家老夫人,被皇帝加封為誥命夫人,得文書,享俸祿,一時風光無兩。
慕容檀趁著兒子百日前的時日,先是經由禮部擬定,再與妻子仔細商議數日,方定下“煥”字,取意光明。
至八月十六,皇子百日,便行命名儀。
是日,王府正殿,帝升座,百官朝賀跪拜,待妃抱皇子出,由禮部宣文。
宋之拂尚未行冊封禮,此時只稱妃。她原該立在殿中聽宣,慕容檀卻忽然起身止住禮部的宣讀,親自下座抱過孩子,牽著妻子步上台階同坐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