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反而是納蘭家,家底豐厚,當時借款只是因為從眾心理,就10萬兩的借款罷了。
完全還的起,不過胤禔受明珠照顧多年,還是拿了一萬兩銀子過去,府上的側妃納蘭氏也拿了5000兩銀子回娘家。
和卓娘家伊爾根覺羅氏,欠款也不多,就5萬兩,不過和卓還是拿了五千兩銀子回去,左右算是個心意。
另外直親王府的5萬兩欠銀也還清了。
要說還清可是不容易。
京城的滿族大姓,除了富察家,佟佳氏,還有太子妃的外家瓜爾佳氏,和卓的外家伊爾根覺羅氏,宜妃的外家郭絡羅氏,很少有還清的。
到最後四爺還得了個苛刻,冷酷無情的稱號,一時間四爺此人在宗室百官中很不討喜。
反而是太后和康熙,賺了一把子仁厚寬和的名聲。
這兩個簡直是坑兒子,坑孫子。
至於弘昱和弘方兩個輔助要債人員,既沒有得到四爺這種酷吏的名聲,又沒有得到康熙和太后寬和仁厚的名聲。
畢竟他們就是輔助,完成好了四爺交待的任務,就行了。
說到四爺府里,這一年多可以說是雞飛狗跳。
要說四福晉娘家借款這麼多,還可以說是家族家大業大,開銷排場都大。雖然有很多水份,不過看著弘暉的份上,另外四福晉又生育了一對嫡子女的份上。
四爺拿出了5萬兩的銀子幫岳家還債。
任誰說破大天來,四爺對岳家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不過李側妃在四爺後院這一年多日子很不好過。他們家就一個小小的知府,小家族而已,居然敢借款將近10萬兩白銀。
四爺當場看到這個欠款,都氣的摔了杯子。
這一個小家族怎麼敢!!!
第362章 康熙52年,戶部銀案後續3
還不是仗著王府的勢力,仗著當初李氏給他生育三子一女,才膽大包天。
原本四爺再怎麼生氣,也是會幫忙的。
不過看到欠款的日期,氣笑了。
前期欠款5萬兩銀子,後來在弘暉死後那一年,居然陸續在戶部打了3萬兩銀子的欠條,各種名目
這是什麼意思,慶祝爺死了嫡子是嗎?
弘暉出事的時候,四爺已經不在戶部了,所以不清楚。底下人也沒說,以為四爺後院的事情都是知道的,這就造成了現在這個狀況。
弘時才能平庸,又自幼在李氏身邊長大,眼皮子淺,絲毫沒有大局觀,不大氣。
四爺是不會讓他當世子的,這個是一早就決定的,只是沒有宣之於口罷了。
弘時是李氏的幼子,弘盼小小年紀就夭折,弘昀倒是個心思靈透的,不過身體不好,四爺對他也沒有太大要求,平安健壯即可。
不過弘昀在康熙49年的時候還是夭折了,年僅11歲。
弘時出生的時候,弘盼已經夭折了,弘昀身體不好,所以李氏對這個小兒子期望非常高,百般溺愛。
四爺雖然寵愛李氏,但是對於孩子們,更多的是將心思放在弘暉身上,將弘暉當成了繼承人。
又因為弘盼夭折,弘昀身體不好,對弘時多有寬容,養成了弘時現在這幅性子。
愚蠢又自大,嘗嘗以王府長子自居,以為世子就是囊中之物,對弟弟們並不友愛。
這些四爺都看在眼裡,想要掰正,但是性格一旦形成,而且受到李氏常年的影響,隨著四福晉生下嫡子,後院女人接二連三的生下孩子,四爺對於弘時也就放棄了。
所以看到李家的欠條才會這麼光火,形勢如此囂張,在不知道的時候不知道仗著王府在外面如何狐假虎威。
況且,居然膽敢以借款3萬兩,慶祝弘暉死亡。
看看,都是什麼條目,孫子娶妻?
自此,李家上了四爺的黑名單,濃墨重彩的。
被狠狠的記了一筆。
關於弘暉的死,四爺確實查到了和李氏有關係,不過因為當時他所有的子嗣都是李氏所出,就輕輕的揭過了。
不過現在就沒那麼容易了。
秋後算帳了。
一來李氏年老色衰,不再得寵。
府里最得寵的是側妃年氏。
和年氏一比,李氏無論是家世姿色,性格都被比下去。
此番戶部欠銀,年家又最省心,年羹堯又是自己一手扶起來的。
四爺的天平自然偏向了年氏。
此番福晉的做法也很敞亮,直接拿了五萬兩銀子給娘家,並沒有像爺哀求什麼。借著夫妻情分,或者弘暉的情分,也得到了四爺的憐惜。
如此一比較,李氏就顯得面目可憎了。
李氏和弘時幾番求情,四爺都避而不見。李氏足足在府里坐了一年多的冷板凳,私下裡說四爺冷血,四爺也不理會。
最後被逼的沒辦法,李氏變賣了自己的私房,也只堪堪湊了2萬兩銀子給娘家。
李氏當年是格格進府,沒嫁妝。升為側福晉之後,娘家送了嫁妝,不過不多。但是得寵,四爺送了兩個鋪子,一個莊子給她。
第363章 康熙52年,戶部銀案後續4
現在可以說是一窮二白了。
又不能不管娘家。
所以也是顧不上爭寵這件事情了,焦頭爛額的。
李氏原本攢了一些私房給女兒做嫁妝的,這會全部填給了娘家。
李氏的獨女,也可以說是四爺的獨女。準確的說是在四福晉產女之前是四爺的獨女,唯一活下來的女兒。
完全還的起,不過胤禔受明珠照顧多年,還是拿了一萬兩銀子過去,府上的側妃納蘭氏也拿了5000兩銀子回娘家。
和卓娘家伊爾根覺羅氏,欠款也不多,就5萬兩,不過和卓還是拿了五千兩銀子回去,左右算是個心意。
另外直親王府的5萬兩欠銀也還清了。
要說還清可是不容易。
京城的滿族大姓,除了富察家,佟佳氏,還有太子妃的外家瓜爾佳氏,和卓的外家伊爾根覺羅氏,宜妃的外家郭絡羅氏,很少有還清的。
到最後四爺還得了個苛刻,冷酷無情的稱號,一時間四爺此人在宗室百官中很不討喜。
反而是太后和康熙,賺了一把子仁厚寬和的名聲。
這兩個簡直是坑兒子,坑孫子。
至於弘昱和弘方兩個輔助要債人員,既沒有得到四爺這種酷吏的名聲,又沒有得到康熙和太后寬和仁厚的名聲。
畢竟他們就是輔助,完成好了四爺交待的任務,就行了。
說到四爺府里,這一年多可以說是雞飛狗跳。
要說四福晉娘家借款這麼多,還可以說是家族家大業大,開銷排場都大。雖然有很多水份,不過看著弘暉的份上,另外四福晉又生育了一對嫡子女的份上。
四爺拿出了5萬兩的銀子幫岳家還債。
任誰說破大天來,四爺對岳家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不過李側妃在四爺後院這一年多日子很不好過。他們家就一個小小的知府,小家族而已,居然敢借款將近10萬兩白銀。
四爺當場看到這個欠款,都氣的摔了杯子。
這一個小家族怎麼敢!!!
第362章 康熙52年,戶部銀案後續3
還不是仗著王府的勢力,仗著當初李氏給他生育三子一女,才膽大包天。
原本四爺再怎麼生氣,也是會幫忙的。
不過看到欠款的日期,氣笑了。
前期欠款5萬兩銀子,後來在弘暉死後那一年,居然陸續在戶部打了3萬兩銀子的欠條,各種名目
這是什麼意思,慶祝爺死了嫡子是嗎?
弘暉出事的時候,四爺已經不在戶部了,所以不清楚。底下人也沒說,以為四爺後院的事情都是知道的,這就造成了現在這個狀況。
弘時才能平庸,又自幼在李氏身邊長大,眼皮子淺,絲毫沒有大局觀,不大氣。
四爺是不會讓他當世子的,這個是一早就決定的,只是沒有宣之於口罷了。
弘時是李氏的幼子,弘盼小小年紀就夭折,弘昀倒是個心思靈透的,不過身體不好,四爺對他也沒有太大要求,平安健壯即可。
不過弘昀在康熙49年的時候還是夭折了,年僅11歲。
弘時出生的時候,弘盼已經夭折了,弘昀身體不好,所以李氏對這個小兒子期望非常高,百般溺愛。
四爺雖然寵愛李氏,但是對於孩子們,更多的是將心思放在弘暉身上,將弘暉當成了繼承人。
又因為弘盼夭折,弘昀身體不好,對弘時多有寬容,養成了弘時現在這幅性子。
愚蠢又自大,嘗嘗以王府長子自居,以為世子就是囊中之物,對弟弟們並不友愛。
這些四爺都看在眼裡,想要掰正,但是性格一旦形成,而且受到李氏常年的影響,隨著四福晉生下嫡子,後院女人接二連三的生下孩子,四爺對於弘時也就放棄了。
所以看到李家的欠條才會這麼光火,形勢如此囂張,在不知道的時候不知道仗著王府在外面如何狐假虎威。
況且,居然膽敢以借款3萬兩,慶祝弘暉死亡。
看看,都是什麼條目,孫子娶妻?
自此,李家上了四爺的黑名單,濃墨重彩的。
被狠狠的記了一筆。
關於弘暉的死,四爺確實查到了和李氏有關係,不過因為當時他所有的子嗣都是李氏所出,就輕輕的揭過了。
不過現在就沒那麼容易了。
秋後算帳了。
一來李氏年老色衰,不再得寵。
府里最得寵的是側妃年氏。
和年氏一比,李氏無論是家世姿色,性格都被比下去。
此番戶部欠銀,年家又最省心,年羹堯又是自己一手扶起來的。
四爺的天平自然偏向了年氏。
此番福晉的做法也很敞亮,直接拿了五萬兩銀子給娘家,並沒有像爺哀求什麼。借著夫妻情分,或者弘暉的情分,也得到了四爺的憐惜。
如此一比較,李氏就顯得面目可憎了。
李氏和弘時幾番求情,四爺都避而不見。李氏足足在府里坐了一年多的冷板凳,私下裡說四爺冷血,四爺也不理會。
最後被逼的沒辦法,李氏變賣了自己的私房,也只堪堪湊了2萬兩銀子給娘家。
李氏當年是格格進府,沒嫁妝。升為側福晉之後,娘家送了嫁妝,不過不多。但是得寵,四爺送了兩個鋪子,一個莊子給她。
第363章 康熙52年,戶部銀案後續4
現在可以說是一窮二白了。
又不能不管娘家。
所以也是顧不上爭寵這件事情了,焦頭爛額的。
李氏原本攢了一些私房給女兒做嫁妝的,這會全部填給了娘家。
李氏的獨女,也可以說是四爺的獨女。準確的說是在四福晉產女之前是四爺的獨女,唯一活下來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