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這樣帶著不安回到了舅媽家。 半夜躺在床上, 在半醒半睡的狀態下忽然聽到了警迪聲, 警迪聲是從荒村方向傳來的, 咦,莫非警方採取行動了? 看來明天得回新村打聽一下才行…… 第二天一早起床, 舅媽已經做好了早餐, 而舅舅又一早外出辦事了。 “舅媽,昨晚有沒有聽到警迪聲。”吃早餐時,我問她。 “聽到了,應該是警察抓人了。”舅媽說。 不知有沒有全部抓住? 我腦海又閃過了那個滿臉鬍鬚的逃犯的嘴臉。 很奇怪的是,我對這逃犯有一種異常的恐懼感。 是因為他猙獰的面目嗎? “我待會回新村了解情況。”我對舅媽說。 “幫我清理完屋外的藤葛再去。”舅媽請求我幫忙。 “沒問題。”我爽快地答應了。 吃完早餐,我繞著樓房轉了一圈。 舅舅家是三層高的樓房, 樓後是一片茂密的竹林, 樓的左邊靠近一個大池塘, 樓前面是一塊菜園子, 樓右面是一片香蕉地。 舅舅樓房外牆一直沒裝修的, 能看到紅色的泥磚, 也許正因為這點, 藤葛才得以在粗糙的牆壁上攀住。 這些藤葛生長速度可真快呀! 每面牆藤葛都攀長到二樓的位置了, 葉子細長碧綠, 藤干柔韌頑強, 分成幾個分枝向上蔓延, 遠處看就像一個綠色的大手掌嵌在牆壁上。 尤其是左邊牆,也就是我房間窗口的那一面牆最為明顯。 也許是近池塘,水份充足,所以這一面的藤葛更容易生長。 藤葛長勢驚人,真的要清理了。 從風水角度而言,藤葛繞牆最容易藏陰的。 這時舅媽拿出了兩把彎刀,砍柴用的。 遞了一把給我。 小六也自已拿了一把柴刀走到我身邊。 就先從近池塘這一面的牆開始清理吧。 我走近牆根, 彎身用刀將藤葛根部割斷, 把柴刀扔到地上, 雙手抓住藤干使勁往下扯, 費了不少力才將攀在牆壁上藤枝給扯下來。 “那是什麼?”小六指著牆壁問。 在剛才藤葛遮住的地方, 牆根上往上十幾厘米處的位置, 竟發現有根鐵釘, 小半截已經釘在泥磚之間的縫隙中。 本來農村房子牆壁發現有鐵釘也是很平常的事, 只是這鐵釘跟以往見過的鐵釘不太一樣。 這釘子很長, 釘身很粗, 竟還是四方形的, 露在牆外的釘身光滑閃亮,又帶有紅褐色, 估計是以前生過鐵鏽, 後來又被人為的打磨過。 這是什麼釘? 這時舅媽也走到了我們身邊。 “這,這,這……”舅媽一看到那鐵釘馬上顯得驚慌失措。 ‘怎麼了?”我很關切地問。 “這是棺材釘!”舅媽緊張得滿臉直冒冷汗。 棺材釘! 看看其它兩面牆。 我們迅速清理另外兩面牆的藤葛,均找到了兩枚同樣的釘子。 然後小六把這三枚釘子都拔了下來。 外牆被人釘了棺材釘, 這可不得了。 棺材釘雙稱子孫釘, 房子被釘了棺材釘, 家宅的人口會永遠保持同一數目, 如有添丁或娶媳, 其他人丁必會離家或離世。 這在古代屬於一種厭勝之術。 “厭勝”意即“厭而勝之”,系用法術詛咒或祈禱以達到制勝所厭惡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 簡單說就是某些人藉助了超自然的神力來達到其目的。 殘書里就有很多這一類的法術。 我在百度上也曾看過這類故事: 一:偶相鬥:有木匠趁主人不注意將兩個披頭散髮正在相角斗的裸體木偶人藏於房樑上,使得那戶人家每天晚上都聽到房中角斗聲不絕於耳。 二:“磚戴孝”:因木工作祟而使皋橋韓氏整整四十餘年喪事不斷,後來經風雨飄搖敗壞了梁垣,才在牆壁中發現一塊裹著磚頭的孝巾。 三:燒龍骨:吳地的富商請木工造船,因“供具稍薄”,於是懷疑木工會有他意,所以看著木工將收工之時,夜裡潛伏到船尾偷聽動靜,正好看到木工用斧頭敲打著木龍骨在念咒語,後來出船前兩年果然應驗,不是遇風就是遇雨,就沒順當過。 富翁因心生懷疑,就破船取出木龍,把它扔進沸油里煎,木工在隔壁家裡發病了,知道事情敗露,過來請求饒命,但富翁不管他的請求繼續煎木偶,木工倒地身亡…… 照推算, 這些藤葛是這個月才茂密生起來的, 正因為如此棺材釘釘在牆上才不易被發現, 所以估計釘子是最近才被釘上去的。 誰做的呢? 暫時還不知道。 “怎麼處理這棺材釘?”我看著舅媽。 等舅舅回來先。 舅舅回來知道此事後, 又氣又驚。 最後在屋外用幾塊磚頭臨時搭起一個小灶,放一下舊鍋,放點油,把這三顆釘放進入鍋里煎炸很久,最後把它們扔了,扔到哪裡我就不知道了。 傳說當家中發現懷疑是厭勝的鎮物時,必須將其投入烈火焚燒或以沸油煎炸,便能破法,而放置鎮物的人會立即承受對等的報應,甚至飛來橫禍致死。

  就在舅舅忙於煎炸棺材釘的時候,我拉著小六往新村走去。 棺材釘事件是誰做的? 是誰這麼狠? 我腦里不停閃現出一個人。 七叔公! 七叔公做的嗎? 七叔公跟舅舅好像並沒深仇大恨呀! 不過總覺得這事跟他多少有點關係。 因為這麼稀奇古怪的法術,整個村子可能也就只有他這一輩人才會運用了。 趕到新村,已是中午時分,外出勞動的村民們正陸續回來。 在村口我剛好就碰到了三嬸。 問了昨晚的警迪聲。 “聽說真是抓到人了。”三嬸說。 “抓了幾個人?” “抓了兩個,好像。” 才兩個? 包括阿戈在內,至少應該有四個人的。 逃跑了兩個? 我把那晚在荒村聽到的麻將聲的事再重說了一遍。 “會不會這幾個逃犯一直就住在荒村里?”我對三嬸說。 三嬸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 為了證實這種猜想, 三嬸決定跟我回荒村看看。 為了安全起見, 三嬸又跑回家中拉上了三伯。 這樣也好, 有三伯在身邊,心裡也踏實點。 不過估計昨晚這麼一鬧, 即使沒捉住的那兩個逃犯也逃之妖妖了。 從新村到荒村只需十幾分鐘的路程, 每次站在荒村前, 心情總會很壓抑, 這是祖輩曾經生活生存的地方, 不曾繁華卻熱鬧過,不曾輝煌卻美好過, 如今剩下的只是破碎的磚瓦,以及尚未完全倒塌的殘牆。 踩著瓦礫, 沿著幾乎不是路的路, 我們幾個人來到了三伯的舊瓦房面前。 荒村中絕大多數的房子都倒了, 就剩上這附近的幾間房子。 可能跟地形、地勢有關係。 這裡又屬於村後地帶。 山洪沒有首先衝擊這裡。 當洪水到達這裡的時候,威力相對要減弱很多了。 另外在荒村中這一附近的地勢都相對要高出一點。 受洪水洗刷的牆根自然就少一點, 另外這裡地勢高,洪水散的也快, 泥磚在完全浸泡變軟之前, 山洪就散去了, 房子才得以屹立不倒。 不過三伯的大門口還是有點傾斜了。 推門而進, 屋裡光線充足。 農村的瓦房, 採光設置還是很好的, 因為裡面都有一個天井。 在大廳地面上,散落一地的麻將, 地面上還橫躺著很多的空碑酒瓶, 還有到處都是花生殼。 看來果然逃犯是藏在這裡。 而且時間也很久。 算一算,都快有一個月的時間了。 如果不是我報警的話, 逃犯說不定都要在這裡安居了。 “啊!阿芸,是你報警的!”當三伯、三嬸知道是我報警後驚訝無比。 “你怎麼知道他們是逃犯?”三嬸好奇地追問。 我把那次在火車站看到通輯令的事簡單說了一遍。 “啪、啪”門外忽然傳出一個聲音。 我們回過頭,門口一人影馬上縮了回去。 “誰?”三伯大喊一聲。 屋外傳來迅速遠去的腳步聲。 我們走出門口張望時,早已不見那人的身影。 莫非是逃犯又回來了? 或許是拿遺落下的東西, 又或許是抱著“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心態。 那個是誰?我沒看清楚他的臉。 “好像是阿戈的身影。”小六突然開口。 阿戈! “唉,多可憐的孩子。”三伯唉了口氣。 阿戈跟八叔公之間是不是有什麼恩怨? 我忽然想起了一些往事。 “嗯。”三伯停頓一下,開始給我說起當年的往事。 故事從當年八叔公回村子開始, 八叔公回到家門口時,看見他的妻子正同隔壁家的三婆吵架。 八叔公看到鄰居三婆兇巴巴的樣子,皺了皺眉頭。 這時妻子一看幾年不見的丈夫歸來, 十分高興,馬上就停止爭吵, 拉著丈夫的手就回到了家裡。 後來正在八叔公跟家人交流的過程中,突然下起了雨。 那時院子裡正曬著很多菜乾,可雨來得特別的快,眼看著菜乾就要全濕了。 八叔公順手拿起家裡地面上的一根掃帚枝,一邊在地面著,一邊口裡念念有詞。 瞬時,天氣好轉,雨沒下下來。 可隔壁院子卻響起了傾盆大雨聲。 事後家裡人才知道,隔壁院子被大水沖得很爛, 還有好幾個大坑,而隔壁三婆在掃水的時候, 一不小心踩到大坑,摔了一跤,右腿骨折了…… 這件事很快在村中傳開, 從此八叔公跟三婆家正式交惡起來。 兩家的矛盾越鬧越大。 後來三婆家家道中落,據傳都是八叔公施了法術。 再後來三婆死後, 三婆的兒子(六叔公),帶著家人, 一家五口人(六叔公、六叔婆兩個老人,兒子、媳婦、孫子), 搬了家,搬到村尾, 重新建了房子, 那房屋是靠著一處峭壁建的,峭壁上長的全是竹子。 風水先生也曾說過房屋背後是峭壁,是要出大事的。 但是六叔公他們不以為然, 還說只要不跟八叔公做鄰居, 住哪裡都是幸運事。 誰料後來,六叔公的兒子因意外死掉了。 隔一年六叔公也去世了。 媳婦為了生計外出打工,後來認識了一個男的,跟其走了。 從此就剩下體弱多病的六叔婆帶著孫子生活。 而這個孫子正是阿戈。 這麼說阿戈回來還有一個目的是報仇的。 而六叔公正是七叔公的親生大哥。 阿戈跟七叔公也是有親戚關係的。 難怪七叔公跟阿戈這麼親密。 聽了三伯的述說,我愈發覺得不可思議。 那麼八叔公又是怎麼死的? 為何八叔公死後墓要被符咒封住? 這背後又藏有什麼隱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