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著,他不知道從哪掏出一份紙質的檔案夾,推到了宋璇面前。

  宋璇猶豫了一下,翻開了檔案的第一頁,在頁面的左上角,貼著一個男子的正面照片。

  照片中的男子穿著寬大的病號服,面色蒼白,髮際線很高,整個臉顯得狹長而且尖銳,

  看上去,有點像是陳笑。

  但不同的是,他的發色是黑色的,而且嘴角兩邊也沒有那兩條看上去很噁心的傷疤。

  最關鍵的,是他的眼睛。

  呆板,渙散,沒有焦點,毫無生氣......

  就像是那些許久沒有見過陽光,甚至很久都沒有與人交流過的精神病人,剛剛從單人病房中被帶出來,還順手被打了幾管子鎮靜劑後的樣子。

  ------------

  第190章 從前,太真實

  這是一份排版很規整的病例檔案,在所有的醫院裡都隨處可見,唯一稍稍有些不常見的是,這份病例的標頭,是一家精神病研究所。

  其患者的名字,也正是“陳笑”。

  宋璇皺了下眉頭......

  照片上的男人,雖然臉型一樣,但是給人的感覺,和現在的陳笑簡直是天壤之別。就像是同一雙襪子,穿在一個有潔癖的女人腳上,和穿在一個幾個月沒洗澡的流浪漢腳上,就算是拋去味道,只用看的,也能分辨出二者之間的詫異。

  當然,她疑惑歸疑惑,手上的動作卻沒有絲毫的拖沓。直接略過第一頁,翻到了基本信息。

  就像是其他病歷檔案一樣,翻開扉頁標頭和患者的一寸照片,就是病人的年齡,家庭住址之類的信息了。

  陳笑

  31歲

  K市xx區xx街道

  剩下還有一些身高體重之類的數值,看上去和現在沒有太大的變化

  而最下方的入院日期,是四年前。

  宋璇皺了皺眉,似乎是想到了什麼,但是卻沒有明說,緊接著,她又翻開了檔案的正文部分,讀了起來。

  由於是精神病研究所的檔案,所以除去患者本有的病症描述之外,還有一段比較詳細的生平經歷的介紹。

  也就是說,在這洋洋灑灑的幾十萬字水文中,陳笑的“身世”,第一次進入了我們的視線,

  ......

  ......

  就好像一個三流肥皂劇一樣,開頭的幾句話,就上演了一段悲情的戲碼,在陳笑3歲時,一家三口在一次旅行中發生了車禍,父母當場身亡,而陳笑由於兒童座椅的原因,很幸運的活了下來。

  由於沒有其他的親屬,所以陳笑也順理成章的,被寄託於市區內的孤兒院內,(和美子所在的“陽光孤兒院”沒什麼關係,請收起你們猥瑣的想法。)

  可能是由於車禍時的腦部撞擊,或者是他本來腦子就不怎么正常,總之,隨著年齡的增長,陳笑開始表現出一些異於常人的行為。

  易怒,莫名其妙的恐慌,喜歡獨處,在人群中會自己尋找假想敵,甚至出現過毫無緣由的狂躁,攻擊性行為,而且愈演愈烈,終於,在他13歲的一年,再一次午飯時將筷子戳進了一位女生的耳孔後,孤兒院不得不申請將這個孤僻怪異的孩子轉移到醫院治療。

  在這些簡報之下,還貼著一張明顯已經很有年頭的照片。

  上面是一個十幾歲的消瘦男孩,頭髮稀疏,顴骨很高,臉頰深陷的像是已經凹進了口腔里,照片上的他正低著頭,視線陰冷的盯著前方,暴躁,不安,像是一個沒有被文明馴化的動物,對一切都充滿了畏懼和攻擊性。

  這個人......就是當年的陳笑......?

  宋璇微微的猶豫了一下,她的視線在照片上停留了一秒鐘,就翻過這一頁。

  接下來,就是陳笑的病例部分。

  從那些繁長又充斥著專業性名詞的文字中,宋璇的大概捋清了之後的經過。

  陳笑在13歲第一次踏入醫院後,就被診斷還有間歇性狂躁症,結合之前的表現,這個診斷幾乎是沒有任何異議的。所以這個消瘦不堪的孩子又被貼上了“危險”的標籤,被送往精神病院進行治療。

  而結果大家也都想像到了,不但原本的狂躁症沒有好轉,臆想,自閉,精神分裂,重度強迫症,迫害妄想......總之,在書本上能翻到的精神類疾病幾乎開始接連的出現在了這個人的身上,就像是待產的蛆蟲,終於找到了一塊新鮮肥碩的糞便,迫不及待的將所有的卵泡全部都種植在這塊珍貴的養料之上,而陳笑也如同一個精神黑洞,將所有的病症全盤接受,並且將這些都滋養的出奇的茁壯。

  又一個終於,在一次惡性傷人事件後(不錯,是用咬的,那個倒霉醫生的一個小指和半隻耳朵都被陳笑嚼成了碎肉,還順帶撤掉了他所剩無幾的幾撮頭髮,還帶著下面的幾塊頭皮。)......陳笑被判定為沒有任何醫療價值的絕對重症患者,隨後就被轉移到了K市郊區的一間重症精神病研究中心,並被關進了封閉式的單人病房。

  對照一下病例的日期,正好也是四年前,那麼很容易就能想到,在封頁上的那張照片,應該就是在剛剛轉移進單人病房前,所留下的了。

  此時,陳笑25歲......也就是說只要不出以外,陳笑就將在這個單人病房裡,伴隨著每天的舒服衣和鎮靜劑,一直呆到死亡為止。

  宋璇繼續的翻閱下去,四年的病歷記錄很長,但是大都千篇一律,這很容易理解,畢竟一個已經在治療領域宣判了死刑的病人,不會有人想去真正的去記錄他每天的病情變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