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手中的銀槍因為感受到主人高漲的情緒發出陣陣嗡鳴,那遠離戰場的男人不屑的輕笑一聲:“若是皇子願意退下,此事就這麼了了如何。”
聞言,夜尋飲大笑了三聲,用輕蔑的語氣回答道:
“怕到時候該退下的人是你!”
————————
“話說這尋飲大將與這凶獸窮奇啊,在這石頭城大戰了七天七夜,那可謂是天地為之變色,萬物為之動容啊!這尋飲戰神以一己之力逼退凶獸,期間戰鬥的餘威踏平了鬼族八個城鎮,就連那召喚出窮奇的鬼王也死在戰神的銀槍之下。
這七天七夜之後啊,只見戰神“呔!”的一聲,銀槍直直的啊就穿過了這窮奇的心臟,將他定在了鬼族的大地之上。這血月也被這英雄鎧歌所震撼,隨之消散。說到我們這魔族盛世,還得多謝這位尋飲戰神啊。”
往日夜尋飲逃亡時經過的那簡陋的鄉間茶館裡面,正坐著一個說書人繪聲繪色的講著尋飲與窮奇大戰的故事。在茶館的角落,一個身穿黑衣的男子,正垂著眼喝著碗裡還漂浮著茶葉梗的粗茶,靜靜的聽著說書人所說的故事。
片刻後,他留下一塊魔石走出了茶棚,一群正在玩著過家家的小孩子突然跑了過來,最前面的一個小孩手裡緊緊拽著一個面具,邊跑邊說:“不管,我就要當大將軍尋飲!”
避開那群不看路的小孩子,那名男子看著小孩子跑遠的背影,轉身一步步向邊陲走去。
————
天空中的血月正在慢慢的破碎,夜尋飲躺在地上無神的看著天空,身邊是窮奇散發著惡臭的屍體,身下是粘稠的血液,他朝著血月伸出五指似乎想抓住什麼。
他聽到從遠處傳來的腳步聲,微微側頭,他似乎看到那人焦急的向他跑來的模樣,然而終於沒能等到他來到自己身邊,便疲憊的閉上了雙眼。
戰神之亡,終結血月。
換萬年太平盛世。
作者有話要說:
[1]:《史記正義》注引《神異經》
窮奇的外表描述來源於想像(……)
第44章 爽靈·完
北辰山上有一座破破爛爛的寺廟,沒人知道他原本叫什麼名字,門口掛的牌匾上的字也早已隨著歲月的流逝變得模糊不清。
這寺廟占地面積極大,裡面的佛像也都是實打實的鍍金佛像。那些個個個在外面能吵到天價的物件,在這寺廟裡面也不過是個擺設而已。想必早些年也應當是個香火旺盛的地方,不然哪來這麼多寶貝。
山下的人都說這寺廟裡面大概是住了真的神仙,因為那北辰山上除了這寺,還有一群無惡不作的山賊。這過往的車輛行人遭遇到他們的毒手的多了去了,但是這群山賊從來沒敢動過來這寺廟裡面跪拜的善男信女。
山下的人往往調侃說:“沒想到這山賊也信佛?”
這偌大的一座寺廟裡面只有一個看起來八九歲模樣的小和尚,這小和尚白日裡擦擦香爐,掃掃地,整理整理那些壓根沒多少的香火錢。不管自己的日子過得多緊緊巴巴,也要堅持每天抓一把米去後山喂喂鳥。
小和尚的衣服總是破破爛爛的,可是小和尚愛乾淨,小臉總是洗的乾乾淨淨的,衣服上的補丁也打的規規矩矩的。再加上這小和尚十分愛笑,有些面容和善的婦人總是忍不住給他塞點小零嘴什麼的,小和尚也沒餓著過。
江山易主本與佛陀無關,可是這新任的帝王重道輕佛,下令查封國內所有的寺廟。
小和尚所在的寺廟也沒能倖免。
那是一個陰雨天,小和尚端著自己的小碗坐在寺廟門口,睜著一雙杏眼看著手持棍棒刀劍前來的士兵,他將手伸進碗裡攪拌了片刻,再次伸出來時,白嫩的手已經被染紅,這才發現那小碗裡面是滿滿的一碗硃砂。
“妖僧!我們奉天子之命……”
早已枯朽的寺廟大門,掉色的牆壁,紅與白的極度對比,白的不正常的皮膚。這一切都讓小孩看起來有些陰森森的,就連那些官兵也覺得瘮得慌。
“天子?”小和尚站起來打斷了這名官兵的話,他笑了笑,肉肉的兩側臉頰上浮現出了兩個深深的酒窩:“我活了快300年,見過的天子多了去了,誰敢來碰我的寺廟!”
說完以後,小和尚將碗裡的硃砂抹到了自己的身上,臉上。他雙手合一對著天空低念了一聲“阿彌陀佛。”
——用硃砂染身,神佛便不會看到我的罪惡。
早在百年前,這個寺廟還是有名字的,叫“大爺廟”。誰都不知道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只知道裡面和別處的寺廟一樣供奉著如來,菩薩,十八金身羅漢。
這一片兒的寺廟就屬大爺廟最靈,因而裡面也是常年香火鼎盛的模樣。
這一天,寺廟裡的兩個和尚去山下擔水,卻在那山下的河流中看到了一個端坐在木盆中的小孩子。
那孩子長得極為可愛,粉雕玉琢的,在看到他們的時候揮了揮手臂,拼命的就要從木盆裡面爬出來。
兩個和尚急忙將那孩子拉上了岸,這才注意到這木盆裡面放著一封染血的書信和一塊玉佩。見到這般情景,兩名和尚急忙將小孩子連著書信,玉佩一起給主持帶了回去。
寺廟中的主持看完這信以後,嘆了口氣,愛憐的將小孩抱進了懷中。
“你以後便叫彌遠吧。”
小孩似懂非懂的坐在主持的懷裡點了點頭,隨即將頭埋進了主持的懷裡。
大家都知道大爺廟裡面來了個小沙彌,看起來也就一兩歲的模樣,平日裡十分乖巧,不哭不鬧卻也不怎麼說話,別人讓他做很麼他就做什麼,十足的惹人疼愛。
彌遠總是喜歡抱著從自己木盆裡面拿出來的小碗坐在角落裡面發呆,起初的時候大家都以為他是餓了,但是往他碗裡放東西的時候他就一直搖頭,也沒見他用那碗吃過飯。
就這麼春夏秋冬挨個輪了好幾遍,這孩子還是沒開口說一句話。
那天,主持將彌遠叫到自己的房間去,垂著眼睛看著桌子上的經書。陽光從外面灑進這古樸的屋子裡,照在靜靜的站在哪裡的彌遠臉上。
“彌遠,把舌頭伸出來。”
彌遠聽到這話抿了抿嘴唇,一邊搖頭一邊往後退去。可是在主持抬眼的那一瞬間,他停下了所有的動作。
那雙幽靜深遠的眼中沒有半分惡意,沒有猜忌,只有他所熟悉的那一日將他抱在懷裡時的溫暖。彌遠握了握拳頭,笑了一下。
大不了就是再離開就可以了,怕什麼。
主持看著彌遠伸出來的舌頭上的金色印記,雙手合一道了一聲“阿彌陀佛”。
“此乃佛印,你為何不願將它展示出來。”
彌遠閉上嘴用牙齒磨了磨舌頭上的印記,笑了。
“以前我爹娘看到我口中的印記,也覺得是好事。家裡的哥哥姐姐也對我很好,可是十多年過去了,我還是這個樣子。到後來哥哥姐姐們都已婚嫁,我依舊是這般模樣。縱使哥哥姐姐們不將我當成怪物,我也不能出現在別人面前。”
聞言,夜尋飲大笑了三聲,用輕蔑的語氣回答道:
“怕到時候該退下的人是你!”
————————
“話說這尋飲大將與這凶獸窮奇啊,在這石頭城大戰了七天七夜,那可謂是天地為之變色,萬物為之動容啊!這尋飲戰神以一己之力逼退凶獸,期間戰鬥的餘威踏平了鬼族八個城鎮,就連那召喚出窮奇的鬼王也死在戰神的銀槍之下。
這七天七夜之後啊,只見戰神“呔!”的一聲,銀槍直直的啊就穿過了這窮奇的心臟,將他定在了鬼族的大地之上。這血月也被這英雄鎧歌所震撼,隨之消散。說到我們這魔族盛世,還得多謝這位尋飲戰神啊。”
往日夜尋飲逃亡時經過的那簡陋的鄉間茶館裡面,正坐著一個說書人繪聲繪色的講著尋飲與窮奇大戰的故事。在茶館的角落,一個身穿黑衣的男子,正垂著眼喝著碗裡還漂浮著茶葉梗的粗茶,靜靜的聽著說書人所說的故事。
片刻後,他留下一塊魔石走出了茶棚,一群正在玩著過家家的小孩子突然跑了過來,最前面的一個小孩手裡緊緊拽著一個面具,邊跑邊說:“不管,我就要當大將軍尋飲!”
避開那群不看路的小孩子,那名男子看著小孩子跑遠的背影,轉身一步步向邊陲走去。
————
天空中的血月正在慢慢的破碎,夜尋飲躺在地上無神的看著天空,身邊是窮奇散發著惡臭的屍體,身下是粘稠的血液,他朝著血月伸出五指似乎想抓住什麼。
他聽到從遠處傳來的腳步聲,微微側頭,他似乎看到那人焦急的向他跑來的模樣,然而終於沒能等到他來到自己身邊,便疲憊的閉上了雙眼。
戰神之亡,終結血月。
換萬年太平盛世。
作者有話要說:
[1]:《史記正義》注引《神異經》
窮奇的外表描述來源於想像(……)
第44章 爽靈·完
北辰山上有一座破破爛爛的寺廟,沒人知道他原本叫什麼名字,門口掛的牌匾上的字也早已隨著歲月的流逝變得模糊不清。
這寺廟占地面積極大,裡面的佛像也都是實打實的鍍金佛像。那些個個個在外面能吵到天價的物件,在這寺廟裡面也不過是個擺設而已。想必早些年也應當是個香火旺盛的地方,不然哪來這麼多寶貝。
山下的人都說這寺廟裡面大概是住了真的神仙,因為那北辰山上除了這寺,還有一群無惡不作的山賊。這過往的車輛行人遭遇到他們的毒手的多了去了,但是這群山賊從來沒敢動過來這寺廟裡面跪拜的善男信女。
山下的人往往調侃說:“沒想到這山賊也信佛?”
這偌大的一座寺廟裡面只有一個看起來八九歲模樣的小和尚,這小和尚白日裡擦擦香爐,掃掃地,整理整理那些壓根沒多少的香火錢。不管自己的日子過得多緊緊巴巴,也要堅持每天抓一把米去後山喂喂鳥。
小和尚的衣服總是破破爛爛的,可是小和尚愛乾淨,小臉總是洗的乾乾淨淨的,衣服上的補丁也打的規規矩矩的。再加上這小和尚十分愛笑,有些面容和善的婦人總是忍不住給他塞點小零嘴什麼的,小和尚也沒餓著過。
江山易主本與佛陀無關,可是這新任的帝王重道輕佛,下令查封國內所有的寺廟。
小和尚所在的寺廟也沒能倖免。
那是一個陰雨天,小和尚端著自己的小碗坐在寺廟門口,睜著一雙杏眼看著手持棍棒刀劍前來的士兵,他將手伸進碗裡攪拌了片刻,再次伸出來時,白嫩的手已經被染紅,這才發現那小碗裡面是滿滿的一碗硃砂。
“妖僧!我們奉天子之命……”
早已枯朽的寺廟大門,掉色的牆壁,紅與白的極度對比,白的不正常的皮膚。這一切都讓小孩看起來有些陰森森的,就連那些官兵也覺得瘮得慌。
“天子?”小和尚站起來打斷了這名官兵的話,他笑了笑,肉肉的兩側臉頰上浮現出了兩個深深的酒窩:“我活了快300年,見過的天子多了去了,誰敢來碰我的寺廟!”
說完以後,小和尚將碗裡的硃砂抹到了自己的身上,臉上。他雙手合一對著天空低念了一聲“阿彌陀佛。”
——用硃砂染身,神佛便不會看到我的罪惡。
早在百年前,這個寺廟還是有名字的,叫“大爺廟”。誰都不知道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只知道裡面和別處的寺廟一樣供奉著如來,菩薩,十八金身羅漢。
這一片兒的寺廟就屬大爺廟最靈,因而裡面也是常年香火鼎盛的模樣。
這一天,寺廟裡的兩個和尚去山下擔水,卻在那山下的河流中看到了一個端坐在木盆中的小孩子。
那孩子長得極為可愛,粉雕玉琢的,在看到他們的時候揮了揮手臂,拼命的就要從木盆裡面爬出來。
兩個和尚急忙將那孩子拉上了岸,這才注意到這木盆裡面放著一封染血的書信和一塊玉佩。見到這般情景,兩名和尚急忙將小孩子連著書信,玉佩一起給主持帶了回去。
寺廟中的主持看完這信以後,嘆了口氣,愛憐的將小孩抱進了懷中。
“你以後便叫彌遠吧。”
小孩似懂非懂的坐在主持的懷裡點了點頭,隨即將頭埋進了主持的懷裡。
大家都知道大爺廟裡面來了個小沙彌,看起來也就一兩歲的模樣,平日裡十分乖巧,不哭不鬧卻也不怎麼說話,別人讓他做很麼他就做什麼,十足的惹人疼愛。
彌遠總是喜歡抱著從自己木盆裡面拿出來的小碗坐在角落裡面發呆,起初的時候大家都以為他是餓了,但是往他碗裡放東西的時候他就一直搖頭,也沒見他用那碗吃過飯。
就這麼春夏秋冬挨個輪了好幾遍,這孩子還是沒開口說一句話。
那天,主持將彌遠叫到自己的房間去,垂著眼睛看著桌子上的經書。陽光從外面灑進這古樸的屋子裡,照在靜靜的站在哪裡的彌遠臉上。
“彌遠,把舌頭伸出來。”
彌遠聽到這話抿了抿嘴唇,一邊搖頭一邊往後退去。可是在主持抬眼的那一瞬間,他停下了所有的動作。
那雙幽靜深遠的眼中沒有半分惡意,沒有猜忌,只有他所熟悉的那一日將他抱在懷裡時的溫暖。彌遠握了握拳頭,笑了一下。
大不了就是再離開就可以了,怕什麼。
主持看著彌遠伸出來的舌頭上的金色印記,雙手合一道了一聲“阿彌陀佛”。
“此乃佛印,你為何不願將它展示出來。”
彌遠閉上嘴用牙齒磨了磨舌頭上的印記,笑了。
“以前我爹娘看到我口中的印記,也覺得是好事。家裡的哥哥姐姐也對我很好,可是十多年過去了,我還是這個樣子。到後來哥哥姐姐們都已婚嫁,我依舊是這般模樣。縱使哥哥姐姐們不將我當成怪物,我也不能出現在別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