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時還年輕,有點過激?你倒不必這麼自責,你也就生長在一個好時代,那個時代不用靠生產什麼產品,只靠劃分右派,就可以讓你出人頭地。這件事奠定了你人生騰飛的基礎,我可以這樣說吧,李新生先生?”

  “沒錯,不過,你不能指責我們,其實我們也生產的,抓革命促生產,階級鬥爭和革命生產兩不誤,我當時由於抓右派有功,很快調到公社裡工作。在那裡,我讓我們公社的糧食畝產達到了三萬斤,遠遠超過了鄰近的公社,致使我們公社很快成為全縣的榜樣——”

  “等等,”楊文峰親切地打斷他,“等等,李新生同志,你因為1957年大膽抓右派而被提拔到公社工作,接著,也就是1958年,你讓你們公社的糧食畝產平均超過三萬斤,你使用了超級化肥嗎?你是怎麼做的?”

  李新生微微睜開眼睛,瞥了一眼楊文峰,發現眼前的人並沒有惡意,於是又放心地閉上眼睛,聲音輕微地說:“如果說真有什麼超級化肥的話,那就是毛澤東思想,其實,畝產三萬斤並不是難事,難的是你必須克服你心中的魔障。當時在討論我們怎麼上報糧食高產衛星時,大家說,隔壁公社都上報了畝產萬斤,我們也上報萬斤吧,不然不是落後?我心中咯噔一下,我是農民出生,我知道畝產萬斤的事純屬于思想領域的玩意,然而,既然是思想認識領域的事,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再多上報一些,兩萬斤,甚至三萬斤。在上報時,我克服了思想和現實的衝突帶來的煎熬,雙手顫抖地寫了下畝產三萬斤這個劃時代的歷史數字,之後我一直戰戰兢兢。沒有想到,材料公布後,我們公社一夜之間成為全縣第一。當然也有遺憾,上報畝產三萬斤只搞了個全縣第一,因為隔鄰縣城有個公社上報了畝產四萬斤的天文數字。這也讓我看到我們和人家思想上的差距。”

  看到李新生臉上閃出的光輝和隨即而起的淡淡的遺憾,楊文峰覺得不可思議。他臉上帶著譏諷,朗聲道:“好,好,我就看出你的起點很高,果然不錯,畝產三萬斤!對了,我從你的口氣中,可以聽出,當你上報畝產三萬斤的產量放出這個高產衛星時,你心裡其實是明白的,你畢竟是一個農民,我說的沒錯吧?”

  李新生點點頭。

  “那麼,你心中有什麼不安嗎?”楊文峰接著問了一句。

  李新生搖搖頭,隨即補充道:“也有不安,那主要是我們上報畝產三萬斤後成了典型,省里有個老領導硬是要來視察。我這下可慌了,到哪裡去找畝產三萬斤的糧田糊弄他們呢?我趕快連夜到鄰居公社取經,發現一個公社為了開好高產衛星現場會,把收割後的稻穀一根根密密麻麻地插進地里,結果那稻穀看起來長得是那麼瓷實,以致小孩子可以跳上稻穀尖上去跳忠字舞——可是,我算了一下,即使那樣,算起來也只能是畝產萬斤,離三萬斤遠著呢。我當時面臨了人生的第一個路口,要就是承認虛報產量,要就是找到一塊畝產三萬斤的稻田——我還真找到了,我讓大家把家裡米缸的米都貢獻出來,倒進一個稻田裡,幾個小時後,白花花的大米鋪了半人高,我計算了一下,一畝地里肯定有三萬斤大米了。”

  楊文峰臉上露出見到外星人的表情,隨即又收回了。

  “地里既然可以生出密密麻麻的稻米,為什麼不能直接產出白米?我當時是這個思路,當然,我承認這有些過分,但,你還年輕,不知道我在說什麼。其實,我是在說一種思想,而你們現在指責我們的時候,就老抓住事實不放。思想,明白嗎?在很多時候,思想是一種可以賴以生存的實物。我這一輩子都在和思想打交道。我扯遠了,對了,說到哪裡啦?省里那位老領導後來沒有下來視察,聽說要來視察的領導對大躍進心懷不滿,是要來弄清畝產萬斤的真相的,好在他出發前就被打倒了。我們畝產三萬斤的事跡順利上了省報,我的一篇心得體會成為全省公社級領導學習的範文——”

  “看得出,你的宣傳才能那時就嶄露頭角了。”楊文峰誇獎道,“李新生同志,到現在為止,對剛參加工作做的兩件事,也就是積極超額完成右派指標和畝產三萬斤,是否有後悔之意,是否想懺悔?”

  “後悔?有什麼後悔,懺悔,向誰懺悔?”李新生睜開了一隻眼,“我做錯了什麼事,或者說錯了什麼話,我一定承認錯誤,並努力改正;但是我絕不向任何人‘懺悔’。因為我從來是根據自己的認識,根據當時認為符合黨的利益和需要那樣去做的。過去如此,今天、今後也如此。這裡不存在什麼‘懺悔’或寬恕的問題。”

  說到這裡,李新生把另外一隻眼睛也打開,不解地問:“第六號情報員,請問,這些和我們要找出真相、抓出誣陷我的人有什麼關係嗎?”

  “當然有關係,”楊文峰果斷地說,“大有關係,你忘記了網絡上如何寫你的,‘一個極左分子’、‘一個不與天都不與地斗,專門找自己的同志和同胞斗的機會主義分子’……我們必須找到你過去工作和生活中得罪過的人,例如被你打倒被你冤枉的人——”

  “可那時我還年輕,也沒有什麼權力,我不可能得罪什麼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