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鐘山龍招呼著我走了進去。此時灰塵已經差不多散盡。

  我跟在中山龍身後隨著他的手電筒光線看去,就發現這竟然是一間很小的屋子,牆壁是灰白色的,落滿了無數灰塵,更為壯觀的是,地上,竟然堆積起了猶如小山般的一封封檔案紙袋!整間屋子沒有別的東西,只有檔案袋一直堆到了門口。

  “這些?!”我看到這密密麻麻的檔案,腦子裡嗡的一下,難道就從這裡面找?或者說,他真是來幫我解開疑惑的?我不禁懷疑了起來。

  “這些沒用。”鐘山龍漫不經心的說。

  我聽聞此話就放下心來了,之前的顧慮也就打消。看來,還是有希望的。

  我隨後就見鐘山龍向右邊照了照,踩著地上的檔案袋就走了過去。接下來的行為令我吃驚不已——他蹲下摸了摸牆角,然後像是抓到了什麼東西,接著手臂一用勁,順勢站起來,牆壁,竟然被揭了起來!

  原來,外面的一層牆壁只是貼上的一層膠紙,只是外層比較像牆壁罷了,而這樣做的目的也很明顯。我猜這層牆紙下面會有一扇門。

  果不其然,牆壁上露出了一個門狀的縫隙,但那並不是門,而直接是一塊木板樣的東西。鐘山龍扣住那兩邊的縫,向外一拉,便輕易的將那塊木板拉了出來,看起來非常輕快。

  整個過程我都在一邊傻看著,兩手擺來擺去卻不知從何下手。其實我心裡明白,我是太緊張了,一想到三年來第一次如此接近真相,就不由得無所適從。

  那個入口裡面,緊接著是一個V形的水泥樓梯,從這邊下去馬上又要向上爬樓梯,然後就會到另一個房間。我不得不說,這樣的設計是非常巧妙的。從外面看,這片區域只有兩扇門,給人一個“兩間屋”的訊號,仿佛沒有什麼特別的,但如果注意一下兩扇門之間的距離,再親身走進前一間房間丈量房間長度就會發現,這裡絕對不止兩房間。而其中的奧秘就在於,兩牆之間別有一番天地。加之牆紙掩蓋,就幾乎是察覺不出來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絕不可能發現這個隱蔽空間了。

  我起初同樣不會想到會有這樣一個地方,因為剛進來沒有任何空間小的壓抑感覺和察覺。也就是說,這個隱蔽的房間並不是直接占了一個房間的面積,而是兩邊房間都均占,所以它處在兩房間之間。根據這些,我估計這間房間不會太大,至少應該不會大於進來堆滿檔案袋的房間。

  這間隱蔽房間藏得如此嚴實,也怪不得傳了這麼多年一直都僅限於傳聞。這麼有技術含量和有用心的設計,恐怕對於普通的機密是不會輕易使用的,可見其重要性。而且我想到,這裡既沒有重兵把守,也沒有機炮相加,卻只有一老頭,我想,這便是最好的掩蔽了,因為俗話說得好,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令我欣慰的是,這裡有燈,而且非常明亮。燈一打開,整個房間就沒有秘密了。

  打眼一看我就發現,這房間果真不大,反而有點小。裡面的燈是現代化的節能燈,但燈線都露在外邊,顯然是不久前才加上的。很奇怪的是,這裡反而比外面那間房間乾淨得多。

  不可忽略的是,在這樣一間小房間裡,卻擺放了幾個碩大的書架,書架異常的大,一直碰到屋頂,幾個之間空隙並不大,只能差不多允許一人側身通過。書架上塞滿了檔案袋,從側面看去參差不齊,一封封緊急在一起,數量實在驚人。

  我數了數共九個書架,從頭排到尾。我忽然冒出一個很奇怪的想法:難道這檔案館的“九號“卻是因此而得?

  我和鐘山龍把那兩個箱子放到了一邊,然後他對我說:“這些資料啊,全都是文革那會兒的,除去1966年沒有,1967到1976年間考古的檔案大大小小都在這兒,從那邊開始一年一年排下來的,一共九年的。你想知道的,應該都這兒。”

  “文革時候的?”我心裡一驚。

  “唉,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你從第三個開始找,很明顯很好找。”他指著左邊第三個書架對我說。

  我點了點頭,就晃晃蕩盪向那個書架走去了,心裡卻感到萬分詫異。我實在猜不出,文革時期,我的父母和姑媽都僅僅不到二十歲,我可能還在地府打醬油。那麼,那個時代發生的事又怎麼會與半個世紀後的我扯上關係呢?難道是鐘山龍想錯了?

  我邊想著就漫不經心的審視過一個個檔案袋。由於每個檔案袋頂端都夾著一個露出半截的紙條,上面寫著記錄工作地址,所以一目了然,而且這些考古活動似乎都很複雜,通常幾個檔案袋連續起來都是一系列連起來的,最多的有十多個。更為奇怪的是,很多看起來收穫都比較大,成果重大,但我卻都沒有聽說過。毫不誇張的說,建國以來有點轟動的考古事件我大概都記得,但這些我卻都聞所未聞。我不由得想到,這也許是歷史的原因。十年動亂,國家領導人都把工作重心投向了治理反革命集團,怕是沒有人在考古上“浪費時間”了,所以便將這些檔案埋沒了。

  我看完了整個書架,也就大概看到了十多個不同的考古事件,卻沒有一個看似與我有關的。我看了看鐘山龍,發現他正在把箱子裡的一封封檔案袋逐一放到書架上,一聲不吭,看似很認真,便也不好打擾他,於是我就乾脆又查看起了第四個書架,心想即使沒有收穫也當看看好。




章節目錄